第二十一章
作者:双头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53

经过讨论,决定,由李金运的第一集团军、钱强的第五集团军、吕延明的第六集团军、风秋雨的第八集团军共同组成东方面军,李金运所部沿长江东下,占领九江;钱强所部负责长江北边襄阳、枣阳、麻城等地;吕延明所部、风秋雨所部,负责江南地区的进攻,负责进攻湖南剩余地区和江西、广东,具体有吕延明负责江西,风秋雨负责广东。由胡波的第二集团军、张连升的第七集团军共同组成北方面军(防务由第四集团军接管),负责对陕西的进攻,主要的军火也集中到这一路,共装配了新式火枪四千枝,老式火枪的全部,大口径火炮六十七门,小炮二百三十一门。

接着,大家就赶紧分头去布置了,各集团军的首脑也连夜赶回防地,进行准备。刘海宁也开始准备后勤事务的筹备工作,这时,来了两个非同寻常的客人。第一个客人是木龙派人送来的,这个人叫李信,是河南的官宦子弟,他父亲是明朝逆案中的尚书李精白。

刘海宁对这个对李自成有过卓著功勋的人非常重视,他在书房里接见了李信。李信早就听说过这位名震天下的汉王,据说是东华帝君派遣下凡的,虽然,他对佛道神仙一向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对这个汉王能利用百姓的迷信心理在短期内搞这么大的声势还是非常佩服的。

刘海宁亲切的握住李信的手说:“久闻李公子侠义干云,足智多谋,今日一见,不胜荣幸。”

李信连说“不敢”,刘海宁说道:“不知李公子有何见教?”

李信明白这是人家在考他,不慌不忙的说:“不知汉王是想做一方之雄,还是想做天下共主?”

刘海宁不禁大感兴趣:“当然是统一天下了!”

“汉王如果要统一天下,必须北占陕西、河南,东据湖广,南克闽粤。”

刘海宁感到很有意思,因为和今天会议的决定基本一致,只是为什么要占领河南呢?那里的形势不如陕西,经济不如东南诸省。于是就问道:“其他地方的重要性本王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占领河南呢?”

“汉王,河南古称‘四战之地’,就地理形势而言,险固不如陕西,但洛阳号称天下之中,西有函谷之险,东有虎牢之固。函谷关在灵宝西边,用一支部队守函谷关,就可以使陕西明军不能出潼关向东,况且,崤函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处处可以设防。虎牢关在汜水县境,自古为防守洛阳的东边门户,断崖百丈,易守难攻。有了河南,我们东可以进攻江苏、安徽,北可以进攻山东、山西,进而直逼京畿,夺取天下。”

“好!”刘海宁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公子所言极是!来人!”

他冲进来的卫兵嘱咐了几句,然后对李信说:“不知道公子对福建都督同知郑芝龙这个人如何看?”

“此人海盗出身,贪婪成性,所部军力相当强劲!”

“如果我想占领广东,不知可不可以说服他不出兵?”

“这……我想,只有诱之以利,应该可以。”

“那好,本王将来想说服此人,让他在我军进攻广东的时候,拥兵自守,不知道公子可不可以………”

李信站了起来:“汉王放心,李某决不辜负汉王的期望。”

刘海宁又和他商谈了一会儿,然后把他送了出去。

第二人的来临完全出自意外,原来,攻克衡州的第六集团军第三旅旅长吴贤俊(原解放军战士)在视察与江西接壤的前线的时候,士兵们抓来两个人,说这两个人在附近鬼鬼祟祟,是奸细。

吴俊贤当场提审,这两个人,为首的一个中等个子,长的黑瘦,象是长年在野外,但却有一股文雅的书生气,另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象是他的仆人。

吴俊贤仔细观察了一下两个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胆敢窥视我军?是谁派你们来的。”

那个仆人打扮的吓的两腿直打颤,哆嗦着说不出话来。那个为首的倒是很镇静,一口南方口音:“在下江阴徐宏祖,不是奸细,也没人派我们来。”

吴俊贤一听,耶,是老乡!又问道:“既然不是奸细,你从江阴跑到这穷乡僻壤的来干什么?这里又没有什么好的风景。”

“在下生性喜欢探察地理,希望踏遍我中华的山山水水。因此就到了这个地方来。”

“哦?”吴俊贤一听他的话,想起自己家乡的那位名人徐霞客来,算起来,也是这个年代的人,于是顺口说道:“你知道徐霞客吗?”

那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本人就是徐霞客。”

“扯淡!你不是叫什么徐宏祖吗?怎么又改名叫徐霞客了?”吴俊贤大怒。

那仆人一看,以为吴俊贤要杀他们,连忙扑通跪下说:“将爷,我们家老爷的确是徐霞客呀!”

那人说道:“宏祖是本人的名,霞客是别号,朋友们都这么称呼徐某人,不信将爷可以打听打听。”

吴俊贤吃了一惊:“真的?你到过很多地方,还做了详细的笔记?”

“当然,”那人一回头,“徐三,把我的笔记拿出来!”

“哎,是是!”那仆人手忙脚乱的在背筐里掏取,掏出一个蓝布包裹的方形物体。打开一看,是一个本子。

吴俊贤接过一看,上面一些文章的落款的确是徐霞客。他连连拱手:“实在不知道是先生本人,多有得罪,得罪!”

这倒把徐霞客给搞愣了,因为自己不是什么达官、文豪,这人怎么对自己这么恭敬呢?

吴俊贤也没有说自己是从未来来的人,只是说仰慕徐霞客已久云云。

刘海宁见了徐霞客,寒暄一阵后,就开门见山的邀请他做王国政府的能源部地质司长官。徐霞客婉言相拒:“汉王,徐某一向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先母也非常支持在下云游天下,恐怕不能接受汉王的美意。”

刘海宁哈哈大笑:“徐先生,你放心,你可以继续四处云游,只是,我提供给你云游的方便,让各地官府给你供给所需要的一切东西。而且先生只想看遍我中华大地吗?外面有许多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先生所没有见过的,那里有肚子上有个袋子的动物,有脖子长达5尺的鹿,还有很多希奇古怪的东西和美丽的山川。我们可以提供先生方便,帮先生去见识一下。”

“这……”徐霞客有些迟疑了,他的确被打动了,“不知汉王这样做用意何在?”

“我只是想请先生把每个地方的地理、物产、民风详细记录,我还给先生拨一批人,做先生的弟子和随从。”

“好,愿意为汉王效劳!”

刘海宁摆平了两个自己仰慕已久的人物,心里非常高兴,这时,卫兵带着诸葛明来了。刘海宁见已经近中午了,便叫人弄了几个菜,要和诸葛明喝上两杯。

诸葛明奇怪的问道:“汉王好象心情很好,不知道照微臣来有何吩咐?”

刘海宁哈哈大笑,就把刚刚接见李信的事告诉了他,还说了李信的观点。诸葛明连连点头:“不错,此人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们到时候可以命令钱强、胡波、张连升所部,到时候夹击河南。恭喜汉王得此人才,真是我大汉之幸啊!”

刘海宁更高兴了,端起酒杯:“来,丞相大人,为我大汉的明天,干一杯!”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