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还不行,刘海宁还考虑必须使蒙古与汉民族同化,最起码也使他们对汉文化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刘海宁下令,要求蒙古各部落的上层子弟都到南京来学习,他们的生活由汉政府负责照顾,这批人三年一轮换。同时,汉政府也将派一部分年轻人到蒙古各部落去生活和学习(主要是学习骑射)。这样双管齐下,从他们的上层开始同化。
刘海宁和伍子方、诸葛明等人反复讨论了建立中央银行的事情,同时,也从全国请来大批钱庄的老板和商人进行讨论。刘海宁决定,建立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同时,也允许私人开设银行,但是国家对此规定的条件非常严格。
其实在当时已经有纸币,就是明朝发行的大明宝钞.。明初铜源十分紧张,政府在民间搜括铜器,仍不敷使用,而商人们仍习惯于元朝的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设立宝钞提举司,第二年三月,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体沿袭元钞的形制,分为六等,即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与铜钱混合流通。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又造十文至五十文小钞。严格禁止使用金银和实物作货币,商税按比例兼用钱钞。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宝钞发行之初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钞值基本上是稳定的。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大约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前后,一些地方的宝钞开始贬值。特别是南方两浙、江西、闽、广一带,民间重钱轻钞,钞一贯,只能换铜钱一百六十文,若按铜钱购买力不变计,用纸币计算的物价已经上涨了六倍。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一贯钞只值一文钱,到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年间,钞法已实际上废止不行了。
由于百姓对明的纸币的害处心有余悸,所以,刘海宁他们决定:纸币与白银和黄金一同流通发行。采用金银本位制度,国家法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成色的金币、银币,作为具有无限法律效力的本位货币来流通;金币、黄金、白银和银币可自由输出、输入;金币、银币可自由铸造,可持生金、生银请求国家铸造机构代铸;纸币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白银和银币。这样逐步确立起国家发行的纸币的权威性,商人们渐渐的会因为纸币的方便而抛弃使用金银交易的。同时,以后逐渐把银本位给去掉,变成纯粹的金本位制。
为了以后与外国人打交道的需要,刘海宁还下令建立同文馆,从外国传教士中选一批比较老实的人教授拉丁语(属于当时欧洲上层人士以及学术上运用的语言)。
九月的天气开始渐渐的凉爽起来,但刘海宁和众位大臣的心却一点也爽利不起来,因为堂堂的大汉帝国没钱了!
虽然大汉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对外国的几次战争获得了数百万两的银子,对恶霸的镇压也获得了不少钱。但是,花的更快,救济灾民、进行战争、生产军火、发展科技,什么多需要用钱。刘海宁愁的是满头满脑的,他根本就没有治理一个国家的才干,国家的治理主要是靠内阁来进行的。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的话,内阁再有本事,又怎么办事?难道画饼充饥么?
户部希望能够通过增加税赋来筹措资金,可是被刘海宁和诸葛明断然拒绝了。大明亡就亡在对百姓的不断压榨上,各种“辽饷”、“剿饷”压的百姓没法活了,所以百姓才起来反抗,刘海宁他们才不想走大明的老路。而且,刘海宁已经命令减赋税了,不能出尔反尔,这有损国家的威望。
这次给刘海宁带来解决办法的是杜方程,他向刘海宁提出可以采用西方的发行公债的做法。采用发行附有息票的定额公债券的方式,定期还本付息。刘海宁立即接纳了杜方程的意见,准备向全国范围内发行公债。
先是利用国家的公告和《中华时报》等手段,向全国百姓宣布国家目前面临的困难,同时声明国家信守诺言,不增加赋税,为了解决目前的难题,国家决定发行公债。把各种公债的期限、利息做了详细的说明,号召百姓为国家解决困难。
为了增加收入,还必须对全国土地和人口进行一次完整的统计,这样其实还有利于以后经济政策的确立。明朝虽然有鱼鳞图册(中国古代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以所绘田亩状如鱼鳞而得名),但是到明末的时候已经明存实亡,大批的地主官僚买通官府,制造假材料。有的官府为了方便甚至提前就把土地、人口给编好,以至于汉军在检查一些府库的资料的时候,出现了崇祯二十年的鱼鳞册。所以必须要重新进行一次清查,为了打消百姓的疑虑,政府宣布废除人头税,只按土地、财产、收入数量收税,而且,国家分配土地也是按照人口数进行分配的,男女都有份(古代清查人口的时候,经常不把女人算在内)。这样,百姓们积极与官府的调查人员配合。同时,还要求各地百姓积极举报隐瞒地产的地主,国家将对举报者进行重赏。
十月十一日,汉国前往日本做生意的商人(按照刘海宁他们的政策,所有到外地做生意的商人必须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进行详细的考察,向国家汇报,否则将取消其对外经营权,如果汇报的很有价值,国家将给予奖励)汇报说:“日本岛原的天主教徒起事,现在基本蔓延岛原全境。”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海宁倒没觉得有什么,但伍子方一个高蹦了起来:“老天有眼呀!”
刘海宁斜睨了他一眼:“不就是农民起义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你别小看这场起义,”伍子方兴奋的说,“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日本岛原起义,如果利用的好的话,我们可以让小日本的吃不了兜着走!”
一听说可以对付日本,刘海宁的兴致立刻来了:“真的吗?我们可以打日本了?”
但他旋即又泄了气:“现在财政吃紧,平常的用度都问题,哪还顾的上与日本人打仗呀?虽说能出口恶气,可是自己也把自己给糟践了,这可是赔本的买卖呀!”
“赔钱?”伍子方笑了,“中日甲午一战,向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八国联军一战,中国里里外外赔了十亿两,你认为哪个是赔钱的买卖?”
“你的意思是说……”刘海宁有点明白了。
“我们应该这样…………”伍子方趴在刘海宁的耳边嘀咕,刘海宁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大了。
刘海宁立即命令朱啸天的东海舰队、李恒瑞兼任司令的北海舰队准备对日行动,以伍子方为总指挥,李恒瑞为副总指挥,同时还有老奸巨滑的金鑫一同前往。先委派了一支由四十艘战舰组成的先遣队开赴济州岛。
岛原起义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十六世纪起,西方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的传教士也开始在日本传教。这种新鲜的宗教很快就在日本传播开来,在各地大名的支持下,天主教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到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东面从美浓西到萨摩,天主教教堂多达二百余座,教徒达到约十五万人。在西部地区,天主教的影响更大。丰后国大名大友宗麟,肥前国大名大村纯中,有马晴信等人,都是天主教的虔诚教徒。由于当时荷兰算是最强大的西方国家,因此许多研究西方的人建立起一门新的学问:“兰学”。天主教的“天主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日本的封建统治是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幕府政府严厉禁止信教,还把外国人驱逐出日本,实行锁国政策。1636年,他们把葡萄牙人从平户迁至长崎港内的一块人造陆地——出岛居住,以便与日本人隔绝往来。
岛原半岛是天主教信徒有马氏的领地,有马氏因推行禁教政策不力,与1616年调离岛原,幕府调任松仓重政为新藩主。松仓重政上台后,严格贯彻禁教政策,强迫天主教徒“改宗”,凡拒不放弃信仰者,或受水刑,火刑;或在面孔上烙“天主教”字样;或脱掉衣服捆绑于闹市,让其受冻挨饿;或被虐待致死。1634年起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灾荒,饿殍遍野,农民纷纷起事。1637年10月,岛原藩有马村的农民角藏和三吉违反藩主禁令,公开悬挂天主圣像,信徒们闻风而往参拜。结果遭到岛原藩代官的残酷镇压,角藏、三吉两人被杀害了。愤怒的天主教信徒们揭竿而起,袭击并杀死了代官,即使不信教的农民们也纷纷起来响应,很快的,岛原地区各要地,大部分被起义农民占领。
汉军舰队在十一月十三日的时候,陆续抵达了济州岛,大批物资通过朝鲜也运到了济州岛,然后汉军就坐观岛原起义形势的发展。
岛原起事,与他们一衣带水的天草岛信徒们也积极准备响应。天草岛以小西行长的遣臣大矢野松右卫门、大江原左卫门、森总意、山善右卫门等为核心,也谋图复兴天主教,称天草四郎为“天童”,拥他为首领。十一月末,两地的农民起义军会合(当时起义的不只是天主教徒,还包括不堪压迫的农民),一致拥戴天草四郎为总大将,大矢野松右卫门等人为军事顾问。岛原,天草起义时,岛原藩主松仓胜家正在江户参觐(日本江户幕府严密控制各地大名的重要措施。规定各地大名要在一定期间轮流来江户参觐,又称参勤交代),官兵没有统一的指挥,因此在十二月三日,农民军占领了岛原的原城,农民军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在原城城头高高飘扬。
得知情况的伍子方立即派人与天草四郎联系,声明大汉皇帝(虽然还没有正式登基,但都还是习惯的称刘海宁为皇帝)对天草、岛原人民深表同情,愿意出售军火和粮食给他们。天草四郎大喜,立即派人与汉军联络,表示愿意购买汉军的粮食和军火。
金鑫与天草四郎的代表大矢野松右卫门进行了谈判。金鑫与大矢野松右卫门在汉军一艘战舰上见了面,他微笑着说道:“今年我国兵祸、天灾连连,因此粮食也很紧缺,粮价定的可能要高些。希望贵使不要以为我们是在讹诈你们,这也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大矢野松右卫门连连点头,他是一个有较高地位的人,中国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了,知道中国发生了饥荒。
金鑫开出的价码是一石粮十八两银子,这个价码把有所准备的大矢野松右卫门吓了一跳,现在虽然是饥荒时期,可是日本的粮食也没这么贵呀,所以他断然拒绝了。
金鑫面带遗憾的说道:“对不起,大屎野葱(日本名字他记不牢)大人,我们最低就是这个价了,这还是我们从国内购买时的价钱,没把路费算进去,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们也没办法了。”
大矢野松右卫门犹豫了半晌说道:“等我回去商议一下!”
原城里,天草四郎静静的听完大矢野松右卫门的汇报,斩钉截铁的说道:“就按他们给的价钱去办,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粮食,不是银子,空有银子而没有粮食的话,我们是撑不了多少时间的。”
大矢野松右卫门点了点头:“我这就去办!”
“等等,”天草四郎叫住了他,“你还和他们商议一下购买他们的火器,我听说中国人的火器天下无匹,连荷兰人都在他们的手下吃了大亏。有了火器,我们就不用怕官兵了。”
很快,大矢野松右卫门就和金鑫达成了协议:汉军供应农民军粮食一万石,火枪一千枝,大小火炮三十门,弹药一宗。农民军共为此支付白银七十万两,因为没那么多的白银,所以有一半是按照日本的1:5的金银比率换成了金子(当时中国国内的比率是1:10)。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金子搬上船,金鑫一个劲的摇头:“农民军就是农民军,没多少油水,希望幕府不要让我失望。”
12月9日、12日,江户的德川幕府先后接到岛原和天草起义的消息,极为惊恐,急忙命令正在江户的四国及本州岛西部的藩主归藩,让九州地区的大名也急速返归领地,以防止起义的蔓延。与此同时,幕府将军德川秀忠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对农民军进行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