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如读者在18章以后发现有一些不耐烦之处,请先看看本书后面“答公众问”第1、2、3、4、6条。谢谢。
全厅安静,只有唐荣清声朗朗,吟出的正是王昌龄的《出塞》。“诗名《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公孙在,(后三字原为“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公孙瓒眼睛又再次回潮,这次是他第二次哭了,但他发誓,今日之后不会再流眼泪。
《游子吟》他是为母亲哭,是家事,《出塞》是为自己的理想哭,是国志,为家为国,都哭完了,还会有什么值得哭呢。
公孙瓒突然觉得唐荣才是自己一生唯一的知己。公孙瓒幻想着如果能重头开始,那自己一定要和唐荣做个真正的朋友,但现在,自己却已经配不上这样的英雄,配不上这样的英雄气。
公孙瓒非常希望有一天唐荣能找自己帮忙,尽管这是一种奢望——那他一定会报答这位希骥中的朋友与知己,哪怕倾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士为知己者,死。
二个月后的某一天,蹋顿坐在雪融春至的大帐中,读着这两首唐荣的诗,沉默不语,手下禀报唐荣早已离开幽州,去向不明,他却心中未敢有再兴对公孙瓒之战,唐荣是个真正的英雄,公孙瓒以前只是个枭雄,但《出塞》一出,就算得上半个英雄,这样的英雄,哪怕半个,也能令幽州军民用命,决不是乌恒可以面对的。
蹋顿将诗往案上一放,说出三段话。
“全族离开辽西,迁去柳城,公孙瓒现在的势头我们挡不得。”
“传令全族,从此不得再在箭垛、刀垛上刻写公孙瓒的名字和图像,有本事,就自己上去面对面杀了公孙瓒。”
“将王刀被唐荣夺去的事告知全族,让这个英雄更加为人传诵吧。”
矮小敦实的典军校尉曹操握着《出塞》,“但使龙城公孙在——公孙瓒,你是多么令人向往啊,连我也想去你手下当哪怕一员小兵啊。”
身躯昂藏的中军校尉袁绍却心中惋惜,“你就这样靠一首诗成了天下英雄,是这样地快捷,而我四世三公,十数年折节下交,恐怕现在也比不过你的名声,真是令人不忿。好运的公孙瓒,你何其有幸遇上了唐荣,唐荣,你为什么不来洛阳,给我也写这样一首诗!而我的属下,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人才。唔,听说有个陈琳陈孔璋……”
大红头巾的孙坚屹立长沙城头,遥望东北方向,“我对付的区星是同为汉人,赢了没什么光彩,而公孙瓒却在扑灭二张之外,大败乌恒外族,更逼得其逃出辽西,远遁柳城。公孙瓒,我远不如你啊,德谋,你是右北平人,给我讲讲公孙瓒的伟绩吧。”
刘宏反复将两首诗低诵,转头向赵忠,“想不到当日朕也小看了这位公孙英雄,免了右北平五年的赋税吧。”然后站起来,擦擦眼角的湿润,“罢驾长秋宫,好久也没去看太后她老人家了,这个儿子就算不是亲生的,也是不孝啊。”
顿了顿,“派人把这个唐荣找来,如此文武双全的大材,朕一定要见见。”
赵忠一恭身,“回大家的话,老奴早已派人去找了,连老奴也想见见这个上马提刀被称为飞将,下马赋诗被称为家诗军诗双绝的大材呢,可是他一早离开幽州,杳无音讯一两个月了,老奴这就加派人手,只要一有消息,即刻带来见陛下。”
望着皇帝的背影,赵忠心里也在思念一直不肯原谅自己的已故的母亲和兄弟赵苞,微叹是否应派人去打扫一下荒墓了。
(赵苞与赵忠虽为兄弟,但素不和睦,从不来往,后任辽西太守。力抗鲜卑时,母亲被执,命其不要理会威胁,决不能降,结果母亲被杀,自己悲痛若死,挟恨大败鲜卑,扶母亲灵柩回乡,伤悲太过,吐血而死。
最后说,“食禄避难,不得为忠;杀母全义,亦不得为孝;我还有甚么面目媮息人世呢?”——大马哈鱼曰,英雄,时也命也,生多厄逆,常令悲叹!一母二子,忠奸迥异,这个母亲可真是当得辛苦啊。)
——也因母亲身死外族之因,赵忠才对抗击乌恒的公孙瓒特别关照。
而也就是这一年,公孙瓒手下人材荟集,关靖、田楷、单经、严纲、田豫、邹丹……皆因这位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公孙龙城”而来。
…………
话表从头,当晚宴毕之后,不知有几多痴心少女,情窦初开,情丝一系,最终情难自禁,情思难眠,第二日一早,便撮掇母亲派人前往刘府,不料从此不知又有多少蓟县女儿恸哭失声,玉牙咬碎,只因此时的唐荣,早已黄鹤一去。
唐荣是个不喜欢喧哗的人,早已料到次日的麻烦,于是当晚便向刘虞辞行,刘备官瘾迫切,也同时辞行,直让老爷子好阵伤感。
次日一早天刚亮,唐荣加上刘关张和一直在背后为刘备奔波的简雍,五骑人马便打马出城。至于城郊临时纸坊,已由唐荣谴散众人,只将各种纸质的材料和做工,一一记录在册,以备日后之需。而晾出的大堆纸张,也够唐荣好几个月的生活用度了。
轻马扬鞭,不一时已十里之地。道分两边,一条南下高唐,一条西行高阳。
众人在一旁小铺坐落,刘备满眼殷切地望着唐荣,“浩延贤弟,难道你真的决心要一人游历吗?其实,你随我南下高唐,也是一种游学啊。”
唐荣心道,我要去找几位高人,怎能带你去,给你抢走了怎么办?当下推辞,“就算南下高唐,玄德公日理万机,也不可能时常聚在一起,一样也要分离,迟分早分,不如早早分开免得挂肠。”
刘备不禁悲叹一声,眼泪说来就来,“当日我与浩延一见如故,为兄本有意相邀,你我兄弟四人,同心协力,何愁不能为大汉开创一份大业,但相处日久,越觉浩延定非池中之物。
果不其然,昨日便获荐幽州茂才,想来他日高官厚禄,与我刘备不可同日而语,相邀同行,备实知事不可为。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一听教诲,令备不禁悲从中来。”
唐荣心中不耐,不想一大清早就听人哭得丧气,没得坏了一天心情。当下举起盛满甜浆的陶碗,(注:汉时六种主要饮料:水、浆、醴(甜酒)、酉京(寒粥,或酒加水)、梅浆、黍洒。平时除水外,浆最为普及,有点象米汤类,其味有酸有甜。而茶却尚未普及,虽然有却极其之少,主要在蜀及荆州二地,另外汉末连“茶”这个字也没有。另见拙作后面第31章。)
“玄德公差矣,同为汉人,在哪不是为国建功,何必一定要在一起。而且所谓高官,一则未有,二则就算它日有幸,你我兄弟友情,又岂会因官职大小分隔?
男子汉大丈夫,何必效儿女哭泣之态,来,唐某以浆代酒,敬四位一杯,祝各位身康体健,鹏程万里,就此话别。”
正要喝下,张飞却突然将陶碗一顿,“老唐你好没道理。”
“哦?什么——”
“你说是与我三兄弟交情深,还是公孙兄交情深?”
“这——当然是你们深得多。”
“那你说我们算不算英雄?”
“你们不算,天下便没有英雄。”
“那好,又是英雄,又是深交,为什么你就送公孙伯珪一首诗,让他一夜成名,对我大哥却只字欠奉?”
“哦?呵呵,这样啊。”唐荣望着眼泪汪汪的刘备,略一思索,一首最适合这位哭包的离别诗,脱口而出,“诗名《送刘玄德之高唐》,
城阙辅幽燕,风烟望河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大师原谅我,因为地理位置不同,不得不改了前二句应景。)
吟毕,将浆汤一口气喝光,放下陶碗,头也不回,一马绝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园三杰及简雍望着唐荣那远去的身姿,不觉痴了。
刘备却不管什么“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只任由泪水汩汩流下,划过脸庞,淌入嘴角,一时怅然若失,又苦又涩。
下一章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