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逃
作者:大马哈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33

唐荣一行二百二十八骑,其中五十六名轻重伤员,带着四十一具烈士遗体,历经两日生死恶战,终于来到河内。

城门前立着前往报信的数名骑士及昨晚出发求援的林丹,林丹一见,即率众人上前跪倒在地:“小的有负大人所托,请大人治罪。”

唐荣连忙扶起众人,“你们这一夜也辛苦了,怎么样,弟兄们都没什么损失吧。”

林丹等人见唐荣不责怪自己未能请得援兵,却先问自己是否平安,心中又感激又自责,加上看见一旁马背上捆住的数十具尸体,以及众人的伤势,头一低,眼泪便纷纷流了下来,“谢大人关爱,兄弟们无一损失,只是,这救兵却一个也未搬到。我等昨晚已将书信呈过张太守,但他却以夜间出兵恐防中伏为由,非要今天才肯发兵。而今日一早,又言军中将校日前剿匪,多有伤病须重新调度,所以一直迟迟拖延至此时,也未有一兵走出军营,真是一贪生怕死之徒。”

唐荣越听脸色越是沉重,经过吕布一事之后,心中对这河内的官员全部都生出一分警惕,当下心念电转,“难道连张扬也收到何进命令,整个河内都是兵匪一家?”转头向李典一望,见其也满眼猜疑地看向自己,唐荣眼神向后一丢,以李典聪明伶俐,立时心意相通,当下默不做不声地便转回队中,召集几名领队吩咐一番,令刚轻松下来几人立时吓得面如土色。

正说之间,几名官吏打扮之人迎出城来,原来是张扬属下几名主簿功曹前来迎接,相见已毕,便引得众人入城。

不一时来到太守府上,唐荣下马正欲入内,忽见一旁人群一阵大乱,前后二人一追一赶,夺路而出,看看跑到近前,一人大呼道:“纪平,我看你还如何跑。”

“纪平?”唐荣心中猛然一震,跟着狂喜,难道是与赵成在一起的纪平?

只见当先一人身手敏捷,已快速晃过几名官兵,边叫边喊:“子成兄,不过欠你十个大钱,何必如此相逼。过得几日一定奉上,你忘了当日帮你治那管线虫病了吗……”一路说个不停。唐荣耳尖,一下便听出正是纪平之声,更听其言及数月前自己在下邳为陈登治病时说出的管线虫学名,只怕天下知道的也不过当日十数人,立时心知这是纪平提醒自己相认之意,当下一步上前,便将纪平拦住。

却见来人抬起脸来,正是那貌似粗鲁,实则精明的纪平!望着唐荣明白了自己的心意,纪平眼中流露出无限欢喜,却故做一个收脚不住,通地一声撞入唐荣怀中,跟着迅速将一件物事塞入唐荣手中。

一旁河内府吏即刻大怒,“尔等刁民,竟敢冲撞官军。想反了吗?”一迭声叫喊来人拿下。

唐荣忙伸手拦住,“算了,这等市井小民,日日在街头游闹,多不胜数,何必与其斤斤计较。你这毛头小子,日后行走小心些,快走吧。”

当下领先走进府门,跟着背对着众人假意咳嗽,迅速将右手中布条打开一看,只见写着几个字,“赵成无恙,小心张扬不可信”

唐荣心中立时怒火万丈,站在一边让过河内众人,再狠狠地望向李典等人,右手伸出一个食指,再将右掌向下一切,轻轻点一点头。

府堂正中,立着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文吏,身高约一米七,眉粗眼大,四方阔口,衬以一脸黝黑的肤色,貌似忠厚可信,正是张扬。唐荣一边心中暗叹知人知面不知心,一边大步上前,恭手见礼,“下官东郡功曹唐荣,见过张太守,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参拜。同时在下有机密要事呈上,可否容许上前回禀?”

张扬心中疑念重重,不知以吕布之能,为何会被唐荣领军逃出。但却未曾想及吕布兵匪的身份已然暴露,也料不到唐荣一见面就要下手,当即点头道,“唐功曹果是少年英雄,竟能从数千黑山匪军重围中突出,好,不知你有何机密,可上前道来。”

唐荣心中冷笑,似不经意间回望一下李典众人,以目视意,再堆起一脸谦恭的笑容,慢步上前,轻轻在张扬耳边道:“我已查清那黑山军乃武猛都尉属下吕布假冒,实是官兵,如此掠劫河内,形同造反,张大人可知否?”

张扬心中立时一惊,望向厅中的最得力的干将睦固,便要放言有变。却猛然觉得半身一酸一麻,竟已被唐荣伸出右手,紧紧扼住腕中内关穴,同时双眼狠厉如电地盯着自己,顿时想及其能从吕布手下杀出重围,肯定武艺不凡,即刻吓得半句声也不敢开得。

唐荣看着张扬一脸惊慌,笑咪咪地问道:“大人也如此吃惊?大人说要一同前去查实么?好,请随下官来。”

随后拉起张扬,不理众人神色,由李典等人互相掩护,遮挡住河内官吏,率先大步走向厅外。

一旁张扬手下的睦固等人均一时反应不及,目瞪口呆地看着张扬亲热地与良荣携手而出,不明白为什么昨夜还对其请发援兵之事不理不睬的大人,现在却被一句机密之言吸引得如此急匆匆便要离去。当下也不明所以,一个个跟着李典身后出了府门。

唐荣来到门外,正见到赵成及纪平等人已骑马提枪,相候在旁,赵霖一见之下,喜从天降,飞身扑上前去,抱住便要放声大哭,唐荣虽也心中激动,但自知此刻非是相叙之时,立刻低喝一声,“四妹,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要哭也逃出去再哭,”跟着对林丹说,“你可知离这附近最近的渡口?”

“距此十五里,横塘渡口。”

…………

关于蓟县话的问题,当初只想做为一个让主角快速融入东汉的契机,一笔带过,但既然多人关注这一点了,就再说说。(仅在正文中保留一周。)

曾见一些历史书中,将汉朝方言分七八区,或十三四系类,至于汉朝的官方语言,则与现时广东客家话略有相似,因为客家人的第一批祖先是从王莽篡位到三国时期南下的汉人,所以保留了相当部分的汉古语,而且连习俗也延续了下来,因此现在有说,要研究汉朝文化,一定要先研究客家文化。

当时蓟县话应该属于几大区的方言之一,但不是官话。那么究竟蓟县话是怎样的方言,又与现在的北京(普通)话又无大的差别,就真未再见过相关的文献资料了。(不过这里非常欢迎古文学、考古学有心得的大师指教。)也有鉴于此,才敢放胆给主角设定了这样一个快速融入的契机,本来还想再写一写主角学完蓟县话,再学官话的内容,但怕读者说罗嗦,也就省了,或者也因此引起有读者误会。总而言之——

汉朝官话不是京腔、也不是蓟县话,蓟县话仅是幽州一个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