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童
作者:大马哈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36

一行众人即刻将张扬挟扶上马,簇拥之下,打马向城门跑去。

睦固等河内众官隐隐见出不妥,纷纷大叫,“张大人,唐大人,你们要去何处?”

唐荣心中一想,如果就此挟持张扬逃去,保不定日后被人参上一本,如何因势利导,扭转日后不利呢,望着满城围观的民众,立时有了计较,将李典众将叫来吩咐几句,再一一传话下去,不一刻东郡兵便齐齐叫喊起来:“东郡功曹唐荣唐大人,率二百六十九名东郡精骑,大败数千黑山军,现与河内太守前去收缴战利品。河内居民从此不用再担心黑山军了。”

此言一出,令河内军民立时欢声雷动,一时之间,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河内全城皆知,人人高呼大汉万岁,更纷纷大赞东郡军马英雄,令张扬在马上有苦说不出,原想回来后参上唐荣一本,说其无礼挟持朝廷大吏,并隐瞒其大败黑山军的功绩,但如此一来,势难压制,而且还要上表为其奏功,不由一脸郁闷。

“大哥,你等是如何逃过一劫?”唐荣边跑边招来赵成等人询问。

“嗨,说来也险,我等五人恰是河内分店遭难后第二日来到,如果早了一日,怕也遭了那毒手。此后我等商议,派出一人回东郡报信,余下之人便由纪平带领调查真相。

初时听城内众人言是黑山军所为,我等也信以为真,不料纪平后来在查寻黑山军踪迹时,无意中尾随一队河内押粮军前去,却发现这粮草竟是送到了黑山军中!再由纪平抓得两名敌匪军一问,才知是由吕布带领官军所扮,只为响应那何进逼宫之举,而河内太守张扬却是在暗中运粮支持,助纣为虐。唉,真不知是什么世道,当权者为达目的,竟可如此牺牲无辜百姓生命,这朝廷,唉——

自来民不与官斗,既然知得事件真相,我等也只好自怨命苦,于是打点行装,便装备这两日回程。不料今日一早却听到东郡来军,我等出来一看,便见到二弟,我怕张扬于你不利,便由纪平与另一人便假装厮打,向你传信,前后便是如此了。”

纪平听完,却在一旁忍不住接口道:“大老爷太过软弱,就算是朝廷,也不可滥杀无辜,岂不闻当年黄巾所言,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么?杀人偿命,逼得急了,保不定哪天,哼。”

“呵呵,纪平你放心,这个仇,我已为河内众人报了一半,剩下的来日方长,但自不会少了利息。”

当下由赵霖将三射吕布经过告之,连善良老实的赵成在内,也纷纷叫起好来。

正行之间,众人眼前忽然一空,一条奔腾的黄色大河呈现眼前,原来竟已来到了黄河岸边的横塘渡口。

下马一看,却令众人大失所望。只见渡口边稀稀了了,只有三四支小船,眼见一次也只装得了三四十人马,而自己一方总共三百多骑,二百余人,按此运力,何时过得了河,众人不由大急起来。

唐荣一边令众人即刻分批上船渡河,一边发出人手四下找船,正说之间,忽闻前方一阵如夜枭般的笑声响起,“嘎嘎……不错不错,止有四分之一柱香。”

…………

唐荣等人大吃一惊,这二日伏兵异变层出不穷,心中时时都怀着一分警惕,现在乍闻此声,不知前方是否又有变数,纷纷如临大敌,拔刀拉弓一阵紧张。

唐荣手按龙刀,定神向前方一看,却见黄河岸边的码头入口处,铺就一张白色竹席,席上端坐一名十一二岁的小男孩。

小孩形体偏瘦,身穿宝蓝色绸缎长袍,系一条白色腰带,上悬一块绿色玉佩,乌亮的黑发裹起一帕灰色幞头,脑门宽广,额角峥嵘,一双浓眉十分厚重,显示其人先天精力极为旺盛。双眉下两只鹰眼,望向众人,转动之间,虽然年纪还是童子,却如同六七十岁老人般,充满老谋深算的冰冷、狠厉、与无情,配以眼下一只犹如鹰嘴般的钩鼻,令唐荣等人均是心中生出一股不寒而栗。

只见小孩从容不迫地震衣而起,捧起席边插着一支清香的小炉,尖声说出一句话,别人尚无所觉,但唐荣听罢,却是又惊又喜。

…………

关于蓟县话的问题,当初只想做为一个让主角快速融入东汉的契机,一笔带过,但既然多人关注这一点了,就再说说。(仅在正文中保留一周。)

曾见一些历史书中,将汉朝方言分七八区,或十三四系类,至于汉朝的官方语言,则与现时广东客家话略有相似,因为客家人的第一批祖先是从王莽篡位到三国时期南下的汉人,所以保留了相当部分的汉古语,而且连习俗也延续了下来,因此现在有说,要研究汉朝文化,一定要先研究客家文化。

当时蓟县话应该属于几大区的方言之一,但不是官话。那么究竟蓟县话是怎样的方言,又与现在的北京(普通)话又无大的差别,就真未再见过相关的文献资料了。(不过这里非常欢迎古文学、考古学有心得的大师指教。)也有鉴于此,才敢放胆给主角设定了这样一个快速融入的契机,本来还想再写一写主角学完蓟县话,再学官话的内容,但怕读者说罗嗦,也就省了,或者也因此引起有读者误会。总而言之——

汉朝官话不是京腔、也不是蓟县话,蓟县话仅是幽州一个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