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练
作者:大马哈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21

“哈哈……”李乾看着唐荣一幅故意挤眉弄眼的邪笑,不由也忍俊不禁,伸手拍拍其肩膀,“浩延总是不断有惊喜呈现,从河内败黑山,到营救老夫人,都总是算无遗策、发人所未想。与你结盟,真是平生最大快事。看来这入主之事也为时不远了,只是——你现在与各郡豪强门阀的关系,似乎进展仍不大啊?”

唐荣摇摇头,手一摊,“唉,我又不会那分身之术,李大哥也应见到,这月余来为练新军,我日夜住在军营中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一起训练,连家也没回过一次。别说远在陈留的卫家等,便是近在眼前的濮阳豪强,至今也未曾去拜访过。”

而不提练军尤可,一提之下,唐荣越说越是担心,收起适才的笑容,一脸严肃,“所谓轻重缓急,我现在于各豪强倒不是最担心,必竟兖州之事尚须步步演进,来日方长。最担心的是,却是这新军训练时日尚短。如今这天下之势,迫在眉睫,旦夕可变,我怕临来之时,这队新军达不到要求、不堪大用啊。”

随即双拳狠狠用力击在一起,发出咔地一声脆响,“嗨!我现在什么都不想,首要的就是练出一支铁军,有时自己心中焦急,都恨不得冲上去效那宋人做拔苗助长了。”

李乾哑然失笑,“果不其然,我便是担心你年轻气盛、太过急进,只顾着眼前,对你身边其他的人与事都不闻不问,这就危险了。所以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有件事要对你提个醒。”

唐荣心中猛地一震,一低头,将所知的人物迅速在心中搜索一遍,然后抬起双眼,目光炯炯,“李大哥,请恕小弟身在局中,当局者迷——莫不是郡内有变?”

李乾并不直接答言,只在亭中坐下,悠悠说道:“浩延可知这东郡太守,本不是桥大人所有,只因一位陈留英雄,刚正不阿,得罪豪强,不愿就任,才由桥大人迁任。”

“哦?那人是——”

“姓曹名操字孟德。”

“竟然是他!”唐荣后世虽读过相关汉末史书、小说,但也不是事无巨细,一一尽知,心中大叹好彩,幸好曹操没得了东郡。

“其人初任洛阳北部尉,执法如山,置五色棍打死蹇硕叔父。后因征黄巾功迁济南相,查奸断罪,全国十余县,一下便罢了8名县令,为各地豪强不容,再升东郡太守时,知事难为,便辞官归隐。

而浩延今日处境与那曹公当日正有相似,你初时在督邮任上,惩奸恶黜贪官,虽是大快民心,但无疑得罪不少势力。虽因你各种背景,暂时无奈你何,却已互通声气,形成暗流,只待你一朝疏忽或失势,便要于你不利……这王留你可了解?”

“王都尉?”唐荣一听立时心中雪亮,“怪不得近日以来,旧军大小将领对我十分冷淡,而且拨来的兵士都是那些目无法纪、惯好惹是生非之徒,原来是这王留针对于我,嫌我分了他的兵权。

呵呵,只是他料不到,送来的虽是些不听号令的蛮横之人,但却都是好战的精锐,这半月来,多得你那侄儿李典弹压得力,再加上有典韦这员猛将震得住场,嘿,王留一定想不到,除了四五百个老弱病残,其他却尽是虎狼之师,倒是意外收获。”

李乾见唐荣如此机敏,不由欣赏地一笑,“你所料不错。当日你校场选将之后,王留便宴请于我,言语中多次拉拢,更诋毁你恩将仇报,夺他兵权。我只推以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但因典儿之事,料来也瞒不过许久,你要小心防备了。”

唐荣想了想,“若非此段紧要关头,我倒想撩他一撩,看看能否抓住他痛脚,一举将他手中的二万多兵一齐夺过来。好了,这事我会加倍提防,李大哥,似此等事,还要您帮忙留心了。”……

汉朝的军中兵法,多延用先秦诸子百家及汉时刘安的《淮南子》、张良的《三略》,占据主流地位的共计十余种,而这些书虽然各有所长,但均各成体系,总体来说较为零乱,一直缺乏系统规化,而另外在军队训练的具体科目上,也着墨较少。因此,唐荣召集满宠、李典等人,分成两班人员,日夜不休,焚膏继晷,终于在五十天后完成了初步的汇编整理,删繁就简,浓缩为一本。同时另创新出一本具体的练兵专著《强兵纪》,主要几大结构:

第一为选兵源、查能力,分兵种,使兵源可靠,并各取所长,让每人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第二为练操行,明号令,使万兵行动一致,统一指挥,如指臂使,使勇不冒进,怯不后退。

第三遵法纪,习律例。禁止营内斗殴、散漫无状、抢掠民间等,约束个人的行为规范,成为仁义之师,文明之师。

第四练胆气,固心志。养士兵爱国之志、耻辱之心,临危不惧,生死无畏、达到齐心协力,胜不乱,败不溃。

第五练个人技术,明耳目、强手足、习兵种,由唐荣、典韦等一改军中原有的刀枪戟术,去花巧、务实战,并加入各将自创的实战马上步下刀法、枪法、箭术以及骑术心得,绘制成标准图谱,并逐渐淘汰长戟,军中士兵的兵器仅保留长枪、长刀、短刀、盾、弓弩五种,只是军中没有擅长水战之人,让水兵成为一大空缺。

第六练列阵,熟悉一字长蛇阵,二龙绞尾阵,三才天地人阵,四面兜底阵,五虎断门阵,六花阵,七星阵,八卦阵,九曲连环阵、十面埋伏阵以及锋矢攻击阵、马其顿方阵、鸳鸯阵等阵法,

第七练结营,掌握并灵活应用在不同地理情况下,驻军行营与野外行营的选址要求、布营格局,做到固如金汤,让敌无隙可趁。

另外还有攻城守城法、设伏遇伏要诀、巡查警示、通信联系等,提供了循序渐进、系统整体的练兵方法,全书编成之后,满宠李典等人立时将各人户籍、家族登记在案,严令此二书内容不得外泻,否则全家坐罪,而两本书也仅存于让唐荣信任的十余人手中,妥善保管。

于是实战有李典等人教练,理论也有了两部兵书指导,新兵训练终于步入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正轨,唐荣也可以放下心来,回到月余未归的府上。一回到家,香儿等人见到长久不见,累得又黑又瘦的唐荣心痛不已,纷纷使出浑身解术,让唐荣备极享受,乐不可支,就不一一细表了。

数日后,中平六年七月底,刘协由渤海王改封陈留王,何进将其置于天子近畿,以便于监视。……

唐府独院。

董太后坐在糜竺按唐荣提示开发造出的木椅上,手扶椅臂,轻轻叹口气,“你前日送来的这些桌凳等物,心思巧妙,兼且极为适用,若是宏儿在时,一定会非常喜欢了……”

唐荣禀完刘协之事,默立一旁,直到半柱香时间,才听得董太后开言,却不知如何以对。

“只可惜他走得太早,否则以他多次吩咐赵忠寻你踪迹、以及当日对你如此推重,若能见到你,必有重用,而以唐大人之才,又何必屈身于一个小小都尉。

这一个多月来,我也从你府中众人以及濮阳民众口中,知道唐大人的为人与才能,更见唐大人为练新军,竭尽操劳,心中感慨敬佩。只是心中不解,想问一句唐大人,你当日承诺哀家兴义兵征讨何进,如今何进步步进逼,我那协儿朝不保夕,而你也兵权在握,为何唐大人仍迟迟不动?”

唐荣心中郁闷,当下将自己手中仅有四千人以及军资不足的情况一一禀上,跟着道:“所以非是唐荣惜身,一来兵力不足;二来何进之恶未彰,此时兴兵,怕是不仅无人响应,更会招来天下何进觉羽的讨伐;三来董侯尚在何进手中,所谓投鼠忌器,不得不小心。”

董太后原本焦燥的神色,听着唐荣的陈述,渐渐平和下来,最后站立起身,在屋中慢慢地来回踱了几圈,在窗前停下,“唉,唐大人所言甚是,请恕老身考虑不周,只是,唐大人要到何时才能兴兵呢?”

“近日何进大招各地势力进京,连西凉董卓也一并在内,窃以为何进与内宦之争一触即发,一二月内,洛阳必有变数,我正欲禀明太后,等下月中即起行洛阳,以随时应变,其它不敢说,但势必保董侯平安。但因未有调令,动不得兵马,只有带几个亲兵前往。”

“好好,唐大人一心报国,哀家就放心了,盼你无负当日灵帝与哀家所望。至于唐大人所言军资不足——”董太后望着唐荣的眼睛徐徐说道:“唐大人,我是否可信任你呢?”

唐荣连忙跪倒,“臣唐荣立志为国除奸,救护董侯,此心天地可鉴。”

董太后盯着唐荣,点点头,“你可知当日何进迁我出宫,除了因为我乃藩王之女,更因为中常侍夏恽代我各地敛财,他们所言也是非虚,只是他们并未料到,我的大部分财产存并不在永乐宫,而是在洛阳东南120里嵩山闲云庄……”

唐荣回到居室,回想着董太后的谆谆叮嘱,以及意料之外的倾财相助,心中更是坚定决心:就算那董卓有西凉雄兵十万,这一次,我也要斗他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