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蜀国战守大计
作者:一剑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53

魏国五路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蜀国而来。

孟达合申耽、申仪兄弟,征上庸壮年,大军有十万众。

路上孟达魏申耽、申仪曰:“我等不得已而降魏,上庸之地东有沔水,西有汉水,北接秦川,此乃称王之地也。今弃上庸而取葭萌关,实非我本意也。”

申耽道:“取了葭萌关,乃属大魏国土,只怕我等落得个兔死狗烹。”

申仪也道:“葭萌关易守难攻,若强攻空耗军力。若不攻打又违了魏帝旨意,如之奈何?”

“唉——”孟达叹息道:“魏国欲以上庸兵抵挡蜀国,为魏国屏障,而魏国始终对我不放心。”

申仪道:“我等有十万大军,此乃称王图霸资本也。如受制于魏,则首尾不能相顾也。将军不如下令大军慢行,徐徐进发。且先观望其他四路大军,如四路大军皆不进兵,我也不强出头,若四路大军胜,我取葭萌关易也。到时候有北汉水天险,南下西川,此乃王资也。”

孟达大喜,传令大军慢行,徐徐进发。

孟达正行进见,忽人报蜀国李严有书信至。孟达接着,谓申耽、申仪曰:“我与正方贤弟乃生死之交,不知信中所言何事?”

于是孟达、申耽、申仪拆开共阅李严书信,信中曰:“子庆兄,为弟自知兄降魏实属不得已,然兄据上庸足以图王也。若南下葭萌关,倘魏帝发兵上庸如之奈何?如此兄进退维谷矣。今贤弟为兄进言,不若托病,如此则还军可以保守上庸,而魏国也不得奈何兄也。向日我二人誓生同死,不想今日各为其主矣,得见兄面难矣。 弟正方泣笔。”

孟达谓申耽、申仪道:“你兄弟以为如何?”

申耽谓、孟达、申仪道:“李严之信,正合我意,将军托病便可。上庸乃我之根本也。”

孟达大喜,从其言。

当日深夜,孟达忽然染疾。三军惊慌,莫敢行动。大军乃就地屯扎。此时大军离上庸不过百里,后续大军也因孟达染疾,停止开拔。

不说孟达大军停滞不前,再表南蛮王孟获。十万大军渡过泸水,杀奔南中而来。这一天大军扎营,孟达率数百将领至山顶望南中一带。之见南中山岭之见无数兵马,往来不断,且见旌旗飞扬、衣甲鲜明。又见阵中各门,门户分明。隐约无数兵马。

孟获谓左右曰:“魏国使者曰蜀国南中一带不足两万人,今日一见,何止是十万大军也。”

左右皆惊慌不定。

孟获曰:“此必是魏国伐蜀恐不能成功,欲借我兵消耗蜀国,他却从中取利。我等只宜在此扎营,不可进入南中。”

孟获言未了,只听见鼓噪声大振,山下旌旗翻翩,早有一将来到。

孟获急忙吩咐抵敌,各营兵马皆出营。

只见来将大喊曰:“蛮兵行走,魏延在此!”

魏延扬刀一指,蜀国几路兵马冲杀而来。孟获见得尘土遮天,不知蜀兵人数有多少,只觉得有排山倒海之势。

蛮兵不能抵挡。孟获急命大军撤退。数路蛮兵脱得蜀兵,屯扎住兵马,只在此观望。魏延大军依旧在南中一带跟蛮兵对峙。

西平关外,羌王轲比能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只见关门大开,关内数百骑兵拥出,,轲比能一看,为首大将乃马超也,后面是马岱,轲比能大惊。

马超来至阵前,指着轲比能到:“你坐镇西羌,来此贵干?”

轲比能脸红,不能回答,他马上拱手道:“天威将军,近来可好?”

“你老兄也别来无恙?”马超也回礼道:“只可恨曹贼杀我父兄之仇未报,将来必亲领大军杀入长安、洛阳,杀尽曹贼后人,掘墓鞭曹贼之尸,以泄我心头之恨!”

羌王轲比能诺诺连声。

马超又道:“西凉乃我先人基业,你等务必要为我守好。今我在大汉,领五虎上将衔,待杀尽曹贼,我必回西凉亲祭父兄。你等可速回西凉。”

“天威将军,天威将军!”西凉兵一起发喊。

羌王轲比能唯唯诺诺,下令回兵。

魏国大都督曹子丹十万之众出秦川,击阳平关。阳平关地势险要,魏军奋力攻击。凡一月有余,不能攻克。魏军粮草紧张,曹真又闻其他四路大军没有成事,只好悻悻收兵。曹真亲自断后。大军徐徐撤退。

忽然背后尘土大起,原来赵子龙亲率主力追击。

魏军听闻赵子龙亲领大军在此,皆不敢应战,掉头便走。

曹真大怒,亲斩临阵后退者十余将。赵子龙大军赶到,曹真命副将辛宪出战赵云。赵云挺枪来战,二马相交,只一合,赵云枪起处,早刺辛宪于马下。

赵云挺枪一招,蜀兵尽皆冲杀而来,魏兵大败。曹真、孙礼、曹尊、朱赞死命方才抵住赵云。魏军败退五十里方才收住兵马。

东吴方面,孙桓、朱治二将领十万大军西上。孙桓大军屯扎巫峡口,命朱治率大军一万西进巫峡。而巫峡水流湍急。而兵贵神速,只得走陆路。道路崎岖,吴兵迤逦前进,穿梭于山谷之中。<font style="display:none">[万卷书屋 http://wjsww.com]</font>

<div align="center"><u><font color=#E7F4FE>[万卷书屋 http://www.wjsww.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fo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