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尚未到五更天,昏暗的夜色中,从东王府中疾冲出一队骑兵,正是参护曾永祥率领五百护卫,拱卫着傅善祥前往神策门。队列中,周中华用风帽遮住了头檐,紧随傅善祥身后。
这队东王府的护卫骑兵在长街上急速奔走,不多时便赶到了神策门。
众人尚未抵达时,远远便听闻神策门方向喊杀声一片,此时到了近处,只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一场屠杀正在进行。
当日在秦淮河小舟中与张继庚密议献城的二人,除了曾化名为“朱世杰”的蒋仲恩,还有一人便是太平天国织造营总制,吴长庆。
吴长庆原是江苏江宁县人,此人家境富裕,喜好结交宫僚,曾入资作监生。太平军攻克江宁后,他奉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的密令,混入太平军中,为清军作内应,伺机袭取天京。
此后,吴长庆走托关系,结识了太平天国的殿前丞相钟芳礼,建议道:“金陵以机业为首,居民习此者半,若招集数千人,足供诸王服御。”由此,太平天国乃设立织造营,任他做总制,负责官员、诸王的礼服衣冠。
前日夜间,吴长庆与张继庚、蒋仲恩三人密议、定计,本来约定数日后献朝阳门,放清军入城,夜袭天京。不料昨日一早,张继庚在浆人衙门口,被张沛泽捕获。事起仓促,蒋仲恩和吴长庆为防夜长梦多,而张继庚万一吃刑不过,吐露出众人及计划,则不免所有计划付诸东流,于是决定铤而走险,提前行事。只是朝阳门防守众多,不可图谋,遂决定改为偷献防守相对松懈的神策门。
昨日中午,吴长庆亲自出城到清军营,约定今夜献城,而蒋仲恩则匆忙用暗号通知所有暗藏在城内的清军细作,约定今晚起事,以当时而论,太平天国的主力除了北伐、西征外,重点是防御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围绕天京城建有连绵堡垒,重兵把守。而天京城依靠城池高险,反而兵力空虚。如此时祸起萧牆,变生肘腋,则历史之走向、局势之变化殊难臆测,而天京城自定都以来的危险,也莫过于此。
※※※
熟料天不从人愿,往日疏于防守,战备松懈的神策门,就在这日,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
这日黄昏,清军暗藏在城内的奸细侦查得知,神策门内忽见木匠斫木,要在城门口树立栅栏,加强防卫。吴长庆与蒋仲恩商量后认为,栅栏一夜不可能树立成功,况且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遂决定按照原定方案,计划不变。
谁知太平军的木营进展迅速,未到半夜竟然已将层层叠置的栅栏树立完好。
这一夜三更,清军江南大营的数千绿营兵,在悍将游击张国梁的率领下,从孝陵卫起队,衔枚疾走,四更时分就已经抵神策门外潜伏。
张国梁,字殿臣,乃广东高要人,原名张嘉祥,自幼家贫,好勇斗狠,武艺高强,乃是天地会广西分堂主洪大全的一员干将,曾一度随洪大全加入太平军,后叛变投靠清军。此人心狠手黑,反复无常,为清军江南大营统帅,人称“铁公鸡”的向荣麾下第一大将,每战皆为前锋,骁勇善战,双手沾满了太平军的血腥,由此染红了顶子,积功擢升游击之职。此次夜袭天京,他理所当然成为急先锋。
城内蒋仲恩、吴长庆等人也在四更时分,持着刀械枪棍等急急趋聚神策门。哪知到门边一看,重栅已然树立而成,巨大的铁炼环绕其上,并多处加以铁锁。
众人乃从栅栏的罅隙窥望,只见栅栏内的守门卫士都当门而睡,此时已无退路,于是决定分头行事。
吴长庆急急率领百余名奸细摸上城楼,大声呼喊道:“官军攻城了!”一名城头看守火炮的太平军士兵从梦中被惊醒,急忙走出,询问清军在哪里。吴长庆狞笑应声答道:“就在此处!”一刀将这名士兵杀死。
吴长庆一挥手,众人纷纷上前,胡乱斩杀守卫在城楼上的太平军士兵。城上炮台守兵情知有变,龟缩到炮台之内,拼死紧守,坚拒待援。
吴长庆在城楼上啃“硬骨头”,与此同时,城门洞口处的蒋仲恩也带着百余名同党拔栅破栏,准备开闸断锁,放清军入城。谁知栅栏坚固异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不能冲开。众人纷纷投掷火把,只是栅栏中空,无引火之物,虽有燃烧,却难以形成火势。
此时守门士兵全都惊起,或用长矛透过栅栏乱刺,或用火枪轰射,逼得蒋仲恩等人无法再靠近栅栏,一时焦灼相持。
※※※
潜伏于城外的张国梁闻听到城上的喊杀之声,一马当先,越过濠沟直抵城下,步兵紧跟在他的身后,马队也接踵而来,辔不及收,一时士兵呼啸之声、马匹嘶鸣之声四起。
环城的太平军守兵闻声也纷纷惊起,“乌乌”的号角声划破夜空。
天京城内的巡防部队也闻警而来,一支由佐天候陈承镕率领的精锐之师则迅速扑向神策门。
蒋仲恩见栅栏无法破坏,而城内的太平军已经云集而至,情知不妙,此时逃匿已然不及,只好率领同党仓皇占据左近的集贤里馆驿,负隅顽抗,阻击太平军的增援部队,寄希望于清军能迅速破城。太平军一部旋即将馆驿团团包围,伺机强攻。
城楼上的吴长庆仍抱存侥幸,大呼酣战,指望用绳索将城外的清军缒上城墙,一时有里应外合之虞,形势复杂,天京城岌岌可危。
周中华跟随着傅善祥便在此时来到了神策门内,集贤里馆驿之外!
此时的傅善祥戎装打扮,在护卫拱卫下威风凛凛,勒马立于馆驿之外,大声喝问道:“这里谁是领军?”
只听一人高声叫道:“末将后四监军、城门巡守李秀成参见傅丞相,战事紧急,请恕末将不能下马施礼。”
※※※
听到“李秀成”这响当当的三个字,周中华当真是如雷贯耳,眼睛立时便被吸引了过去。只见傅善祥坐骑之前,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将官骑在马上,手执宝剑,面容坚强果断、沉着镇定,服饰虽不为尊贵,但凛然一派大将风度,这日后威名赫赫的“忠王”当真是“名不虚传”!
“李秀成?”傅善祥却对此人没什么印象,脑海中也没有此人的记忆,她摆摆手道:“不必多礼,馆驿中有多少清妖?情形如何?馆驿中还有没有我们的弟兄?”
李秀成大声回禀道:“馆驿中不过一百名清妖奸细,只有十几个弟兄和小刀会的信使被困在其中。末将已将馆驿团团包围,定叫他们插翅难飞。为防他们作垂死之战,以免我军伤亡过大,末将已经吩咐调来开花大炮,少时便让他们全部去见阎王爷。”
周中华被李秀成这句话吓了一大跳,对付这馆驿之中的一百来号清军奸细,而出动火炮攻击,的确是狮子搏兔,只怕大炮一响,馆驿中的太平军和周秀英、林仁杰也要玉石俱焚。
周中华情急之下,勒马人立,大声吼道:“断断不可用炮轰击!”话音刚落,他已经策马冲过了太平军的包围圈,单人匹马迅如闪电般闯入了馆驿之中。
傅善祥连声吩咐道:“李秀成,东王殿下有令,要活捉奸细,尔等万万不可动用火炮,立刻给我冲进去救人。”她毕竟是个弱质女流,虽然心中为周中华担惊害怕,却也不敢冲入馆驿,只好大声调派太平军强攻进去。
李秀成不敢违抗军令,马上发号司令,身先士卒,也冲进了馆驿之中。
※※※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将《中华演义》放入书架!猫儿谨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