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回 刘玄德巧遇水镜 单先生投效皇叔
作者:冷西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97

刘备也感觉自己失言,借口上厕所叉开话题。看到自己髀肉重新生出,想到自己寄居人下,难以一展抱负,不觉悄然泪下。回到席上,刘表见刘备面有泪容,奇怪的问道:“贤弟何事落泪?”

刘备长叹一声答道:“想当初我与大哥征战北方,长期身不离鞍,髀肉都被磨去。现在久不骑乘,髀肉又重新长出。岁月蹉跎,已经四十多岁了,却不能建立自己的功业,所以有些伤悲。”

刘表说道:“我听说当年攻打董卓,贤弟与燕公、魏公、吴侯一起在洛阳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举尽天下名士,都觉得够不上英雄,认为天下英雄,只有你们四人。现在他们三人都是雄霸一方的雄杰,以他们的权势,尚且不敢小瞧贤弟,贤弟何患不能建立功业?”

刘备借着酒兴,脱口而出说道:“我要是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天下诸侯实在不足为虑。”刘表听了以后,顿时默然无语。刘备马上知道自己酒后失言了,推脱喝醉回馆驿休息。

刘表听了刘备的话,嘴里虽然不说,心里暗暗感觉很不舒服。送走刘备,回到内宅。蔡夫人说道:“我刚才在屏风后面听到刘备的话,此人野心勃勃,吞并荆州的意图已经跃然而出。现在不除去他,早晚要成大患。”刘表摇头不语。

蔡夫人立即招蔡瑁进府商议,蔡瑁说:“今夜就在馆驿之中将他干掉,然后再报告主公,我想主公也不会说什么。”蔡夫人说:“就这么办。”于是蔡瑁离开,回去点兵准备当夜杀死刘备。

刘备离开刘表府衙,骑着的卢向馆驿走去,见一人在路旁对自己作揖说道:“齐侯坐骑妨主,不可骑乘。”刘备仔细一看,原来是刘表的幕僚伊籍伊伯机。下马见礼问道:“伯机为何这么说?”伊籍将蒯越对刘表说的情况告诉刘备。

刘备笑道:“多谢伯机先生如此爱护于我。但是死生有命,岂是一匹马可以妨害的?”伊籍听候深表佩服:“齐侯果然是天下英雄,见识确实比那些凡夫俗子高明太多。”两人作别。刘备回到馆驿,坐到二更时分,正准备休息,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伊籍急急忙忙冲了进来。

伊籍紧张的对刘备说:“皇叔赶快离开,蔡瑁调集人马正在赶来,要杀齐侯。我回到府衙得知,特来给皇叔报信。”刘备谢过伊籍,顾不上召唤从人,慌忙跳上的卢向城外跑去。蔡瑁带五百军卒赶到馆驿,见刘备逃走,问清方向,向西门追来。

刘备来到西门,以紧急军情为借口骗开城门,匆匆冲出,跑了几里,眼前一条宽约四丈的大溪拦住去路,水流湍急,难以渡过。勒马回转,一片火把越追越近,刘备暗说:“今天难道要死在这里了吗?”只好回马来到溪边,回头一看,追兵已经很近了,刘备无奈催马下溪。

向前走了几步,忽然马的前蹄陷了下去,将刘备的衣袍全部浸湿。刘备心急如棼,挥鞭猛抽坐骑,大声喊道:“的卢!的卢!今天真的要妨我了吗?”话音刚落,只见的卢马在水中一跃而起,跨过三丈距离,已经飞上西岸。刘备感觉腾云驾雾一般,睁开眼睛一看,自己过了大溪。

这时天色已经大亮,回头看到蔡瑁带领人马已经赶到对岸边上,大声叫道:“齐侯何故连夜逃走?”刘备说:“我和你远日无仇、近日无怨,你为什么要加害与我?”蔡瑁口中说着:“我没有加害齐侯之心,定是有人从中挑拨。”手里却摸向弓箭。刘备看见急忙拨转马头向西南方向急驰而去。蔡瑁见状只好带兵回城。

刘备不顾方向,疾驰一阵,见追兵没有追来,放慢了马步,缓缓而行。正在行进,看见一个牧童骑在水牛背上,口吹短笛慢慢走来。刘备心想:“如此生活到也悠闲。”于是立马向那牧童观看。

那牧童也放下短笛,叫牛停下,仔细打量刘备。忽然一笑问道:“将军是不是剿灭黄巾、大破番夷的刘皇叔?”刘备惊诧的问道:“你一个山村牧童,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牧童略显得意的说道:“我那里知道,只是平时随侍师傅时,师傅家中有客人来时,谈论天下英雄,经常提到将军的相貌。所以我见到将军,试着猜测,没想到还真猜中了。”

刘备问道:“不知你师傅是那一位?”牧童说道:“我师傅是颖川人氏,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号为水镜先生。”刘备说:“你师傅现在那里居住?”牧童指着前面树林说:“前面的林中有一座庄园,就是我师傅居住的地方,师傅现在那里建一学馆,教育弟子。”

刘备说:“我正是刘备刘玄德,你带我去拜见你师傅好吗?”牧童答应,带着刘备奔树林而来。走过这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雅致的庄园出现在眼前。刘备下马,在牧童的引领下进入庄园,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刘备止住要进入通报的牧童,贮足倾听。琴声忽然激昂起来,过了一会琴声嘎然而止,一个人笑着迎出,边走边说:“琴声清幽,忽然起了高亢之调,必定有英雄窃听。”牧童指着来人对刘备说:“这就是家师水镜先生,”刘备打量来人,只见松颜鹤骨、气度不凡,连忙施礼。两人见礼后,水镜先生请刘备进入草堂。

分宾主坐定,水镜问道:“齐侯何故来到此地?”刘备就将襄阳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水镜。水镜说道:“我早就听说过齐侯兄弟在北方的所作所为,现在燕侯已经安定北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只是齐侯自从徐淮战败之后一蹶不振,落魄至此,不知齐侯可曾思考过这是为何?”

刘备叹道:“在徐淮被曹贼击败之后,无法返回北方与大哥相会。在荆州寄人篱下,只能怪自己命运不济,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水镜笑道:“恐怕不是命运的问题,我觉得是齐侯左右缺乏人才呀!”

刘备说道:“我虽然才能平庸,但是我文有糜竺、孙乾,武有关、张、赵三位兄弟以及太史慈、武安国一帮猛将。他们人人竭力辅佐,我很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啊!”水镜说道:“齐侯手下武将个个都是万人难敌,可惜没有善于使用这些猛将之人。糜竺、孙乾都是一介书生,缺乏济世安邦的才能。”刘备陷入深思。

水镜接着说道:“你大哥燕公在这方面可以说人才济济,曹操、孙坚手下也不乏这样的人才。齐侯想要济世安邦,必须要有这样的人才,否则很难在这乱世之中取得一席之地!”刘备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是我上那去找这样的人才那?”

水镜说道:“齐侯难道没有听过孔子的话:十事之邑,必有忠信!怎么能说没有人才那?”刘备说:“在下愚昧,不识人才,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水镜说道:“荆襄之地自董卓祸乱,大批百姓逃入。这里面有大量的人才,只要齐侯全力收罗,定有济世安邦的人才肯去辅佐于将军。”

刘备说道:“先生肯定就是这样的大才,何不出山相助尽快安定天下?”水镜笑着说:“老夫只是清谈之人,对将军没有什么作用。不敢去耽误天下大事。”刘备苦苦相求,水镜说道:“我确实没有这样的才能,请齐侯不要再强求于我。我给齐侯再说透一些,现在荆襄有两个青年,人称卧龙、凤雏。此二人以我看来,得一人可安一方,得二人可定天下!”

刘备反复问这二人姓名,水镜微笑着说:“这要看齐侯与他们的缘分了,有缘就有相见日,将军可以细细寻访。老夫不便直接相告。”刘备见水镜先生执意不愿讲,只好作罢。当夜住在水镜山庄之中。

刘备在房中,思考着水镜的话,夜不能眠,坐在窗前沉思。天亮后告辞离开,返回新野,走到半路遇见前来寻找的赵云。原来刘备的随从见刘备失踪,找寻不到,赶紧回报新野的各位将军。大家听说大惊,分头出来寻找,赵云沿路找来,正好遇见,大家一起返回。

回到新野城,一进城门,见一个儒生打扮、身高七尺、腰悬宝剑的青年,正在大街上放声高歌,对旁边观看的人群熟视无睹,显得十分潇洒。刘备心中一动,连忙上前施礼说道:“在下是新野刘备,见先生歌声激昂,想请先生到府衙一叙,不知先生可愿前往?”青年儒生说道:“颖川野人单福见过齐侯,愿随齐侯前往。”众人一起来到府衙。

刘备与单福坐下后谈论起来,谈了一会刘备发现单福对兵书战策无所不晓,排兵布阵更是精熟,对这个青年的见识深感佩服,当下就要拜单福为参军。单福也不推辞,马上答应,刘备大喜,立即安排酒宴为单福接风。

席间刘备问单福:“我听水镜先生说,荆襄有卧龙、凤雏二位贤士,不知单先生可是其中之一?”单福说道:“卧龙、凤雏都是安邦大才,在下怎敢与他们相比。”刘备说:“先生过于谦虚,先生之才已经罕见,这二人难道如此厉害?”单福说:“我的才华只能及到卧龙、凤雏二位的十分之一。”

刘备大感惊诧,问道:“先生与这二人熟悉吗?”单福说:“此二人都是我的好友。卧龙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现在邓县隆中隐居。凤雏乃是庞统、庞士元,现在游学在外。这二人年龄都在二十上下,经常自比管、乐。”

关羽听后说道:“年轻人恐怕太狂妄了吧?管乐之才也是凡人可以随便相比的?”单福一笑说道:“将军现在不信,我可以理解。但是依我看来,这二人与管乐相比,并无过分,只怕还不足表现他们才华。我认为孔明、士元可以比做兴我大汉基业的萧何、张良!”众人大感惊愕。

刘备说:“还请先生为我将二位高才请来,一起匡扶大汉!”单福说:“主公,这忙我可帮不上,这样的大才需要主公亲自相请。”刘备心中还是有些不信,说道:“好吧,改日我亲自上门相请。”

过了几天,有人来报河北燕公派人来了,刘备和几个兄弟一起迎出大门一看,个个喜出望外,原来是简雍简宪和。几个人在涿郡起兵时就一起出生入死,多年未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简雍交上刘准的亲笔书信,又详细介绍了北方的发展情况,大家都为河北的成就感到高兴。

刘备打开刘准的书信,看到在问候各位兄弟、将领之后,建议刘备设法谋略荆益二州,使得南北连成一片,最后定鼎中原。接着说道,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意图,还需广纳人才。信中介绍了诸葛亮、庞统的详细情况,提出了让刘备对黄忠、魏延、甘宁等一大批文臣武将要留意招纳。最后,告诉刘备:“如果有一个叫单福的来投,此人真名叫徐庶,字元直,请一定将他母亲接来好好照顾,则此人就可以安心为我们出力了。”

刘备叫来单福说出他的真实姓名,徐庶说明了隐姓埋名的原因,刘备立即派人去颖川接来徐庶的母亲。见刘准对诸葛亮、庞统二人也是推崇倍至,刘备立即安排带着关张赵去隆中拜访邀请孔明出山。刘备心中暗自纳闷,大哥怎么对荆襄的人才这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