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最近刚从前线军中回到夕阳城,听了诸葛亮、司马懿二人的分析后,恍然大悟:“儿臣前一阵沉湎于军中事物,对于周边的环境研究不够,听了二位先生的分析,对降伏匈奴人也有信心了!”
坐在一旁的吕布意味深长的说道:“殿下!您将来是要全面掌控这个天下的,仅仅留心于一个方面的事物,肯定是不行的!当然殿下现在是西域集团军的主将,对军事方面心思花的多一些也没错,但是不关心更多的行政、外交方面的事物,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些方面孔明、仲达都是专才,殿下要多多向他们请教。陛下此次将殿下从前线招回,专门负责与康居、匈奴、安息等方面的谈判,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殿下可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好了!威西王,你对你这个女婿也太关注了吧?有些事情要让他自己去悟,我们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和他说清楚。自己悟出来的道理,他的记忆才能深刻!”刘准笑着打断吕布的话语:“封儿!此次与康居、匈奴、安息的谈判事关重大,怎样才能使这两国、一部落不光要与大汉友好,还要设法将他们牢牢绑在大汉西征的战车上,既要不战而屈人兵,又要设法能够让这些国家的资源为大汉所用?这是个大题目,朕安排孔明、仲达二人协助你处理此事,你要认真对待此事。这件事情办好了,比消灭贵霜的意义还要重大的多!你可不敢掉以轻心啊!西域集团军的事情你暂时就不要多操心了,全面交给曹彰就是了!”
“父皇请放心!儿臣一定全力以赴,与孔明、仲达二位先生共同完成这件意义重大的使命,决不辜负父皇的重托!”刘封恭敬的向刘准说道:“儿臣这就下去与二位先生商议,拿出一个条陈来,对安息、康居、匈奴三家的策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请父皇认可后,认真按此实施!”
刘准满意的点点头说:“你能这样考虑最好!大的原则问题我们共同认可之后,在谈判中你和两位先生就可以随机应变,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你们就可以当场拍板处理,不用事事都请示朕!”
刘封表示明白,于是向刘准行礼告辞,带着诸葛亮、司马懿二人一起下去商量具体的谈判安排去了。看着刘封等人离去的身影,吕布笑呵呵对刘准说:“还是老大思虑周全!封儿从基层将领干起,从对贵霜的作战安排上看,他指挥一个方面的军事部署已经游刃有余。现在是给他增加担子,促使他更全面的涉足整个战略管理的时候了!大汉的未来还要靠他啊!”
刘准笑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我们的这片用心封儿能够理解,能够早日具备担负大汉未来的素质!我看这种培养后代的模式是不是也要写入大汉的有关法典之中,形成一种传统。大汉的未来的执政者,包括高级官员的接班人都应该从基层锻炼起来,通过一定的考核程序,确定能否最终具备担负职责的能力?还有我们是不是要尽快把科举制度建立起来?”
吕布回道:“嘿嘿!老大的考虑非常必要。我看你可以把这个思路让杨修尽快起草一个意见,给刘玄德传回去,让法典院按照你的思路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且不应该仅仅是针对我们这些贵族阶层,把黎民百姓的子女也一视同仁,确定之后让行政院颁布执行。这样我们大汉的后续人才的选拔就可以形成一种制度化的东西,民间的人才也不会被埋没了!”
刘准高兴的点头表示赞同:“说的好!‘圣世无隐者,英杰尽来归!’。我们就是要形成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使天下英雄尽入我们的罄中!哈哈!”说着吩咐杨修立即按照二人刚才说的思路,给留守的辅政王刘备和三院令写信,安排人才选拔制度的建设事宜。
刘封带着诸葛亮、司马懿二人来到自己的书房,针对刘准刚才提出的要求,认真商量与康居、匈奴、安息三家使者谈判的各项事宜。三人落座之后,刘封谦虚的对诸葛亮、司马懿二人说道:“父皇将与三家来使洽谈的事情交给本王子,两位先生都知道我一直在军中任职,对于与外族商谈的事情没有任何经历,可以说是门外汉。二位先生一直是为大汉西征处理这方面事务的高手,还请不吝赐教!”
诸葛亮淡淡一笑:“殿下客气了!臣等比殿下痴长不了几岁,殿下还是不要总是先生、先生的叫臣等,如果殿下不介意,还是以表字称呼臣等就好!至于与外邦洽谈,臣等只不过是比殿下早接触了几天,那里敢在殿下面前以高手自居?有什么需要臣做的,殿下只管吩咐就是!”
司马懿也满脸笑容的说道:“尚书令大人说的是,殿下还是叫臣等的表字为好,在殿下面前,臣等怎敢以先生自居?殿下知道,谈判与战场差不多,说白了还是实力的较量。以英武帝陛下创造出来的现在大汉的实力,让这些外族接受我们的条件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殿下有什么具体的思路,可以先讲出来,臣等一定认真协助殿下办好此事!”
刘封看两个主要助手都表示出全力支持自己的态度,于是坦诚的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子也就不与二位先生客气了。我们彼此以表字称呼就是!”诸葛亮、司马懿二人连称不可。
刘封一摆手制止二人的客气,坦诚的说道:“孔明、仲达!如何与安息、康居、匈奴三家来使洽谈,我确实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考虑,你们也不用客气,有什么好的想法,只管讲出来,我们共同商量!”
诸葛亮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兄,你掌握情报系统,对三家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你先给殿下详细介绍一下三家的情形,殿下听了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再讲讲我们对这些情形的判断和意见,协助殿下拿出一个系统的意见来!”
司马懿笑着说道:“那好,臣就向殿下先详细汇报一下!”于是将情报系统收集到的各种情况向刘封认真的讲解起来。最后说道:“臣以为安息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秦和阿兰人的入侵问题,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安息本身已经很难应付三个方面的侵扰。现在大汉的军队又已经开到他们的东部边境,一旦与大汉交恶,安息将面临四面楚歌的景况,这应该就是我们在谈判中重点把握的关键点。”
“而康居与原来的贵霜交战多年,康居本身就是贫苦之地,连年的战争早已经是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大汉灭亡了贵霜,臣看他们虽然联合了流浪过来的匈奴人共同抵抗贵霜人的进犯,但是已经将南方的领土丢失干净,亡国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对康居来说,我们就是要把握住他们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百姓的生计问题应该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所以也就引发了康居各主要部族现在都希望匈奴人在冬季到来之前离开康居,避免匈奴人与康居人争食的情况发生!”
“至于匈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冬季到来的生计问题之外,还有他们可能就要失去在康居的立足之地!”司马懿介绍完三家的情况,停了下来注视着刘封,看这位殿下有什么考虑。
刘封思考片刻说道:“根据仲达刚才讲的康居和匈奴的情况,对于这两家我们目前最好的策略应该都是拉,而不是打!如果采取打的策略,他们势必要联合起来全力抵抗我们的攻击。而采取拉的态度,说不定他们自己就要为了各自的生存问题争斗起来,这样大汉就会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殿下明见!陛下向各家示好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此,生存的危机在外界入侵的危机消除之后,必然会成为康居和匈奴之间争斗的根源,这是他们回避不了的问题!”诸葛亮和司马懿一起赞成的说道。
“那么这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从匈奴人和康居人的争斗中,为大汉获得最大的利益!我们需要的利益有那些?当然能够通过帮助匈奴、康居解决越冬生存的困难,牢牢的将他们绑在大汉西进的战车上是大汉最大的利益。我们应当全力为达成这一目的而努力!”刘封继续分析道。
“殿下的看法与陛下简直是如出一辙,殿下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外交方面的事务,但是您高超的智慧和判断能力,臣等实在佩服!”司马懿在一旁极力的赞扬道,诸葛亮却不动声色的继续听着。
刘封摆摆手:“仲达先生过奖了,这些判断我也是在两位先生的引导下得出来的,你们能为大汉的利益,帮助父皇作出这样的安排,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那么我们要怎样与对方商谈条件,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孔明、仲达一定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还请不吝赐教!”
诸葛亮不待司马懿说话,出言说道:“殿下现在已经完全理解了陛下这样做的意义,那么这些具体的办法自然应该臣等考虑!第一步,陛下已经在接见两国使臣的时候帮我们已经做了,那就是邀请匈奴人迁徙到大汉控制的月氏地区。这样即解决了匈奴人面临的失去立足之地的问题,又同时解决了康居、匈奴人的越冬生存问题,充分显示了大汉的宽宏!从道义上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步,就是我们要做的了!大汉既然为康居、匈奴人的生存做了这么大的努力,那么我们的付出必须获得回报,匈奴人与大汉敌对多年,现在英武帝陛下不计前嫌,对他们妥为安置,让他们放弃武装,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他们不答应这一点那就是没有任何诚意,大汉后面对他们如何追杀都不过分,而且现在大汉具备的能力是没有人敢不正视的!所以臣估计他们肯定会接受大汉的条件!如果他们接受,那么就等于被绑在我们的战车上!不接受也不要紧,康居人估计今冬就不会让他们安宁!”
“对于康居我们可以和他们作一笔交易,根据仲达获得的情报,就算匈奴人全部迁出康居,康居人由于长期与贵霜作战,还要负担匈奴人的口粮,他们已经面临饥荒的问题。臣以为可以在今冬免费帮助他们解决粮食的供应问题,但是在后面大汉征战西方时康居必须按照现在每份口粮出兵一人的原则,为大汉的征战提供需要的兵员,这样康居就也被绑上了大汉的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