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钱三两和崔孝遂的账本
作者:等待爱飞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865

送走蒋穿林,刘正风立刻吩咐手下找来钱三两,每每遇到重大的事情,刘正风都要同钱三两商议一下,这次也不例外。刘正风首先将合作贩卖香料的事情讲了,毕竟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钱三两听完,拿起算盘噼啪噼啪打了一阵,啧啧叹道,“果真是好买卖,如果真的可以,我们很快就可以追上岳海了。”

刘正风奇道,“这么夸张?快说说,一年能赚多少?”

钱三两拿起笔墨,一边写一边说道,“这个日本消耗的香料,只要能有大宋的两成,每年都要用六七十条大船来装,你说有多少?”

“六七十条大船?”刘正风自己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条财路竟然这么阔,都快比得上自己现在所有的生意了,“那我们每年能赚多少?”

钱三两慢条斯理地说道,“一船瓷器运到南海再运回来,就是一船香料。因为不用缴纳关税,利润比原来还要高,可能有十万两,和巨鲸帮合作,让给他们三万两,也还有七万两的利润,六七十船加起来四五百万两,你说多不多?”

刘正风叹道,“六成就是将近三百万两的利润,这样一来,我们很快就可以和岳海平起平坐了。”岳海原来的正常收入不过比刘正风多了一倍,大约八百万两,这样大家一下子就差不多扳平了。

钱三两也叹道,“是不错,只是凭空让蒋穿林那小子每年拿去一百多万两,真的太便宜他了。”

刘正风见他的头一个想法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样,不禁哑然失笑,说道:“老钱,你怎么也变得这么小心眼了?做人不能吃独食,吃独食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钱三两不满道,“我们合作也应该找一个强一点的盟友,怎么能够找蒋穿林这么一个小混混?”

刘正风呵呵笑道,“老钱,这个你可就不明白了。我们找盟友,主要就是为了不让岳海插一脚,所以找谁都一样。如果找个很强的盟友,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对手吗?再说了,那样我们还能象现在一样拿到六成的利润吗?”

钱三两嘿嘿笑道,“你的心眼也太多了点,小心总有一天栽到这上面。”

刘正风知道他的脾气,也懒得反驳他,只是说道,“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那个蒋穿林,想要借钱。”

“借钱?”钱三两一下子来了兴趣,问道,“他借钱干什么?”象他们这种大帮大派,总有许多积蓄,因为找不到投资的项目而成为闲置资金,象钱三两和刘正风二人,就有大约九百多万的“私房钱”,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又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买,都被变成了珍珠字画之类的不易保存的东西,让二人心中很是不踏实。

刘正风笑道,“这小子一下子把摊子铺的这么大,当然是钱不够用了。你算算,他刚来泉州的时候,撑死了不过有两万两银子,如果不是我们买下了醉仙楼,估计到最后他连船都买不起。”

钱三两也感叹道,“要说起来,这小子眼光也真够毒的。那个时候,整个南海联盟的心都散了,谁都不敢和我们海沙帮合作,找谁谁都不愿过来,这小子倒可以,主动送上门要归附我们海沙帮。”

刘正风心中暗暗得意,心道:这小子眼光确实够毒,不然怎么会一眼就看出来我才是泉州的老大。但这话却不能说出来,刘正风当下笑道,“老钱你别转移话题,你倒是说说,我们到底该不该借钱给这小子?”

钱三两怔了一下,随即笑道,“该借,当然该借。我们的钱闲着,这小子正好需要钱用,这两下方便的事情,为什么不做?”他不等刘正风反驳,抢先说道,“你是不是看这小子动作太快了,想用钱来限制他?我告诉你,今年到处闹饥荒,香料生意肯定还要再限制下去,很多人手里都有闲钱,你不愿借给他,有的是人愿意借给他,倘若最后岳海找到他,你可就哭都来不及喽!”

刘正风嘿嘿笑道,“你不怕他还不起?”

钱三两不屑地说道,“怎么可能还不起?刚才不是给你算过帐了,这小子一年都能赚个一两百万,怎么可能还不起?”

刘正风想了想,说道,“那倒也是。不过我总觉得这小子窜的太快了,心中非常不踏实。”

钱三两笑道,“刚才你还说我来着,现在怎么自己也犯这个毛病了?这小子窜的快,还不是靠我们提携?他窜的再快,怎么可能同我们二十年的经营相比?说句老实话,哪天他惹我们不高兴了,随便打个招呼,别说是香料,就是只苍蝇他也甭想运进港口。”

刘正风仿佛突然轻松了许多,笑道,“也是。可能是很久没见过有作为的青年俊杰了,猛地见到一个,就总是疑神疑鬼的。”

钱三两心中也是暗暗嘀咕:何止是你,谁不这么觉得?但他脸上却是一副混不在乎的模样,笑道,“这小子要借多少?”

刘正风说道,“他说是想借个一两百万两,不过我估计他也就是想借个百八十万,年利息一成,想借十年。”

钱三两‘切’了一声,说道,“百八十万?一两百万我都觉得少了,他唬谁呢?你想想,香料的事情他一年能赚多少,一两百万还不是一两年就能还上,哪里用得着借十年?要我猜,他要么只打算跟你借个一两年,要么最起码要借个四五百万两。”

“四五百万两?”刘正风微微有些吃惊,“光利息都够他愁的,他也不怕自己还不起。”

钱三两笑道,“这个我们不用担心,这小子从来都不乱花钱的,哪天如果真的还不起了,必定是摊子铺的太大,银钱周转不开,东西卖了还是可以还清帐的。到时候如果我们想帮他,再借他一点周转就好了,如果我们不愿帮他,” 钱三两嘿嘿笑道,“他辛苦多年的成果,就落到我们的手里了。”

刘正风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挺不错的,这小子如果不小心背上这么一个大包袱,恐怕一辈子都得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当下说道,“这样确实挺不错的,不过我们得保证他没有乱花钱才行。”

*

蒋穿林将自己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然后说到借钱,崔孝遂立刻跳了起来,“你怎么才借了那么一点?!你傻了,有钱借怎么不多借点?”

蒋穿林打了一个哈欠,极度不满地说道,“我怎么知道这么多还不够用?好好了,你回去先做个预算,这事我们明天再谈。我先睡会,都忙了一整天了,饭也没好好吃上一口,都快要死掉了。”

崔孝遂看他样子,确实疲倦的要命,也不忍再逼,便从袖子了抽出一张纸来,放在桌子上,说道,“我把今年三月份以来大的开支都列在了这里,你自己看一下,心里对我们的银钱有个数。”

*

蒋穿林送走崔孝遂,本想立刻休息,却突然想起崔孝遂留下的帐单,想要不理,但禁不住责任心的驱使,还是拿了起来,随便浏览了一下:

“五月份资金余额为二十七万八千五百两;新购海船两艘,六万两;招募流民,粮食,农具,一万五千;工匠工钱,五千;购粮食一万四千石,四万五千;购粮食四万石,八万(交易仍在进行中);造渔船工匠,渔网鱼叉,五千。”

“现能调动资金……六万八千!”蒋穿林差点跳了起来,“就剩下这么点钱了?”

六万八千貌似很多,但资金缺口更多。商船马上就要出海,四艘商船置办的货物就需要十二万两,仅此一项便差了五万两千!还有,一些水手也需要提前支付一定的薪水,粮食酒(旅途中当作淡水使用的)也绝对不能少,资金缺少多少,蒋穿林已经不敢去想了!

至于赊账,如果刘正风不愿借给自己钱,瓷窑丝绸商人也决不会赊给自己——刘正风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这点。蒋穿林本来还想给每户人家再添置一头牛的,现在看来,如果借不到钱,别说是牛,连人都不能再招了。

*

次日早上起来,崔孝遂给蒋穿林留下了一张银钱预算,自己已经先去定购瓷器了。蒋穿林将预算表看完,随便吃了几口饭,迅速重新去谈竹庄拜访刘正风。刘正风好像早就知道他会来似的,一早就在庄中等他。钱三两也在其中,蒋穿林更加觉得钱三两的刘正风处的地位不简单。

客套了一番,蒋穿林便直入主题,“刘大哥,借钱的事情怎么样了,有没有眉目?”

刘正风笑道,“昨天刚说过要借钱,今天就跑过来问我有没有找到,你也忒急了点吧?”

蒋穿林笑道,“刘大哥富甲天下,这点小钱,随便动动手指头就拿出来了,哪里需要费什么功夫?”

刘正风嘿了一声,不理他胡说八道,问道,“钱是有了,一百五十万够不够?”

蒋穿林一听这语气,心中登时一喜,嘻笑道,“听刘大哥这口气,好像还可以多借一些,小弟想再借个两三百万两,刘大哥不会生气吧?”

刘正风笑骂道,“你这个家伙,真是得寸进尺。”转头望向钱三两,见他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点头向自己示意,当下问道,“你说实话,到底想借多少?”

蒋穿林扳着手指假装算了半天,说道,“如果可以,我想借上四百万。当然,如果能够更多,小弟也不会拒绝。”其实崔孝遂的预算表上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只是无论是为了对方还是为了自己,他都要装作刚刚算出来的样子。

刘正风见钱三两微微点头,于是笑骂道,“你这个家伙,借钱就借钱吧,说话吞吞吐吐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急着用钱,做大哥的还能不借给你?看你的样子,估计四百万也够戗,大哥就多借点给你,五百万,怎么样?”

蒋穿林心中暗笑:想撑死我?好像没那么容易,我可以出了名的大胃王,你有多少我就能吃多少。当下笑着答道,“那可实在太好了!”

接下来就是商议利息,如何立字据,货款如何交接等等。五百万两不是个小数目,自然不可能手递手的交过来,更何况刘正风的钱也不是全部用白银黄金码在那里,许多都是兑成珍贵字画存在家里的,他必须分辨哪些物品合适在这个时候兑现才行。

蒋穿林当下就要定购大海船五十多艘,瓷器等货物三十多船,四万人的农具,所以这些银钱就不必再费力气交割,到时候直接付给人家就可以了。另外琉球居民会越来越多,一百多号护卫肯定不够,蒋穿林准备稍微扩编一下军队,所以又定购了强弩一千副,弩箭十万枝,钢刀一千把。因为琉球上并没有什么厉害的敌人,所以蒋穿林尚不打算给士兵购置铠甲,这样又省下了一大笔钱。这些武器泉州就有,都是刘正风自己作坊出的,自然更不必再费力气交割了。

有了银子,事情自然好办的多,崔孝遂四处奔走,采办货物和农具,盛世才则带着一大帮弟兄四处招募流民,赵禹则带着自家的四艘海船,连同向刘正风借过来十艘海船,来回不停地往琉球运送农具和人口。蒋穿林早在最初将事情安排了一个大概,就重新返回了琉球。

蒋穿林这次回到琉球,发现琉球已经渐渐有了一点文明的气息,房子基本上已经全部修好,路也都修的差不多了,田地也都垦出来了,已经撒上了麦种,有的地方麦苗都长出一截来了,有小孩赶着一群羊羔在田地里啃青。由于蒋穿林说过三年不收任何税,百姓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每多辛苦一分,最后的收获都会落进自己的腰包。想到一个月后这里又会增加四五万的居民,蒋穿林心中一阵激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不光教会他造船造炮,还教会了他如何利用最多的力量,进行最快的发展。

又过了三五日,巨鲸帮的三艘米船终于开了过来,卸下满船的大米,然后带走了大半船的瓷器。李俊借口想再多下些订单,搭着便船重新前往桃花岛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