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穿林刚到琉球的时候,已经隐隐觉察出有不对的地方,果然,但没过多久,就出了大事,致命的大事——有人造反!
起因是这样的,二月十七日,郭贤齐突然找到蒋穿林,怒气冲冲地说道,“混蛋,太***混蛋了,李俊这小子到底怎么做事的,前天我派去送粮食的人刚刚被抢过,今天就又被抢了,李俊这小子到底有没有在做事?”
蒋穿林连忙问明事由。原来,移民由于过多,所以被分成了许多个居住点,柳三更按照蒋穿林先发展北部的策略,移民点逐渐先往北发展,于是年前移过来的,大多都在南面,大约分成了八个居住点,而年后移过来的,都分布在北面,如今已经有了十二个居住点。因为一切都刚刚开始,房子什么的都尚未建好,所以仍然实行的是大锅饭,郭贤齐每隔两天派人运送两天的口粮过去。
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事,虽然不时发生一些抢饭插队之类的小事,却也无伤大雅,谁知六天前,郭贤齐派往十二个居民点的运粮队伍,同时有三个在半路消失。郭贤齐起初以为是附近的土人所为,所以也并不在意,只是命人催促李俊尽快把附近的土人捕杀干净,然后再运送了一次了事。
接下来的一次果然没出什么事情,郭贤齐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猜测必定是李俊已经将附近的土人绞杀干净,想来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问题,所以就更没放在心上。谁知两天前运粮,竟同时有六枝运粮队伍消失,郭贤齐大怒,以为又从那里来了土人,跑过去跟李俊大吵了一场。李俊当然不服,信誓旦旦地发誓附近绝对没有任何土人,两人最后是不欢而散。
郭贤齐没法,只好自认倒霉,重新派人送了一次。然后今天又是运粮的日子,郭贤齐就留了一个心眼,派了几个机灵的手下悄悄跟在运粮队伍后面,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次十二支运粮队伍全军覆没,但派出去的十二个人也有两人成功回来,带回了事情的真相——移民联手杀人抢粮!
*
蒋穿林听完事情的经过,立刻吩咐手下去叫李俊过来,屋子里登时一片沉默。
李俊听完事情的经过,脸色登时变得铁青铁青,寒着脸说道,“有人在背后捣鬼!”
郭贤齐正要出言讥讽,蒋穿林立刻将他阻止。看到李俊的脸色,他已经明白事情非常复杂,事实恐怕比自己原来猜想的还要严重,连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快说说。”
李俊瞪了郭贤齐一眼,说道,“年前我们就有将近四万人,我手下却只有一千五百来号人,还要五百多去看守各处矿洞,四百多去打猎,但却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
郭贤齐冷笑道,“那是你走了狗屎运!”
蒋穿林和李俊同时暴喝:“闭嘴!!!”郭贤齐冷笑了一下,不再出声,李俊继续说道,“年后我们大约又增加了六万左右的人口,而且没有再去抓捕土人,甚至打猎也很少去了,按说再增加两千士兵就绰绰有余了,绝对可以将这里镇的太太平平,但我仍不放心,多招了一倍的人马,将手下弟兄扩到了五千人。但形势却是急转而下,自从月初开始,我们就不停地遭到土人的攻击,到处不停有人打架、强奸、杀人,我们整日东奔西跑,不光没有半点效果,形势却更加糜烂。甚至,……”
李俊突然转过来望了郭贤齐一眼,继续说道,“甚至我的手下,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地发生炸营,而且事后查不到任何线索。所以小郭告诉我抢粮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的奇怪,既然有人存心捣鬼,抢粮绝对是早晚的事情。”
蒋穿林沉默了下去,郭贤齐正要反驳,却突然神色大变,也低头冥思起来。
过了良久,郭贤齐突然开口道,“马上停止移民,我们必须马上停止移民,再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会崩溃。”
李俊神色复杂地望了郭贤齐一眼,最后却仍是点头道,“很有可能那人就是因为我们移民速度过快,才搞出这种事情来的。说不定我们停止移民,那人就不会继续闹事了。”
蒋穿林叹了一声,说道:“那就试试吧,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力量。”
*
之后的日子,蒋穿林虽然没有办法立刻矫正,却派了大量的士兵护卫运粮队伍,虽然也出现过意外,却再没有发生过运粮队伍大批失踪的事情。但形势却越来越恶劣,几乎是全民暴动,已经没有人继续工作,甚至连为他们自己建造的房屋也全部停工,蒋穿林已经找不到词来形容北面十二个移民区的情形,他也不想去形容什么,因为整个北方十二区早已完全失控。李俊手下的五千弟兄虽然并不整齐,甚至可能有很多奸细,蒋穿林仍是将他们撤了回来,全力拱卫南方八区,他已经暂时放弃北方十二区,只想等到移民计划暂时中止之后,立刻辣手整顿局面。
三月十一日,派往内地的使者终于回来,却带回了一个更加爆炸的消息。
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肯定不可能瞒的了人,所以当初蒋穿林暗地里或明或暗收买了许多地方官员。当时他们曾经达成过一个口头协议,就是蒋穿林每个月大致可以运多少人出去,这本是蒋穿林用钱买过来的数目,现在他们却反而用这个做借口来拒绝蒋穿林暂时停止一下移民的要求,原因是地方没有粮草养活这些流民。这根本就是强词夺理,但这些官儿的态度却突然变得极其强硬,用最后通谍的语气告诉蒋穿林,如果蒋穿林敢于停运,他们立刻会制蒋穿林一个聚众谋反的罪名!
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蒋穿林当然不会相信他们真的会那么多。为了一个如此莫名其妙的理由而丢掉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官职,没有人会那么愚蠢。但他们现在的态度如此强硬,也更加证明了一件事情:背后有人指使!
*
收到这个消息,蒋穿林立刻命人叫来了李俊和郭贤齐。
李俊听后一言不发,郭贤齐却是大怒:“这个王八蛋,是存心要整死我们!”
蒋穿林也苦笑道:“看来我们原来估计的太过乐观了,对方根本不是想限制我们发展,而是想要我们彻底放弃琉球。”
二人相对苦笑,李俊却突然开口道,“费了这么多的银子,这么大的力气,难道我们就这么放弃?”
蒋穿林双手扭了扭脖子,颈椎一阵轻响,狞笑道,“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情?我说过的,想要吃我,要看他有没有那么大的胃?”
李俊突然坐直了身子,双眼紧紧盯着蒋穿林,眼角流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郭贤齐望了李俊一会,突然轻轻笑了起来:“李俊,你有没有办法查清楚对方现在的状况?”
蒋穿林也期待地望着李俊,只见李俊哈哈大笑道,“当然没有问题,只需给我三天时间!”
*
三月十五,巨鲸帮的运粮船只给蒋穿林带来了一个消息:上个月下旬,理宗皇帝下达了一道诏书:命督府、制置司沿着江南、北郡安置流民。按照行程,他们此时应该差不多到了。
琉球北面十二区此时的局面已经混乱到了极点,蒋穿林虽然想到了对付他们的策略,但对于不断搬迁过来的移民,却不知道如何应付是好——不断扩大打击范围,绝对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所以收到这个消息,蒋穿林登时欣喜若狂。因为他非常清楚:负责这个命令的官员们,未必有安置流民的本领,更未必有安置流民的心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会做许多表面功夫。无论什么原因,接下去的一个月里,运送过来的流民必定大大减少!
苦于找不到机会的蒋穿林,决定立刻行动,当天晚上就召集了手下所有高层,制定对策。
众人听了李俊对局面的叙述,全都唏嘘不已,尤其是丁文沛,更是痛心疾首,说道,“这些混蛋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他们留在内地,本来是要饿死的,蒋公子把他们救了出来,给了他们吃的,给了他们穿的,又是给他们盖房子,又是给他们发种子,发农具,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竟然要造反?”
其他人也都十分感慨:蒋穿林对他们这么好,他们就算不感恩戴德,也应该安安生生,规规矩矩过自己的日子才对,怎么能继续闹事?
欧阳锋冷笑道,“人心都是这么贪婪,就是因为你对他们太好了,他们才会造反。如果当初你听我的劝,每天只让他们吃五分饱,看他们还有谁敢造反?”
一个中年文士摇头道,“那倒不见得,他们毕竟是有点脑子的,即使想造反,也不应该挑在现在,毕竟他们现在连地还没种上,如果我们一走了之,他们就只有饿死一途了。在下想来,必定是有人许了他们更大的好处,他们才会如此。”这人叫胡用存,是因为人手不够,临时提拔来协助郭贤齐工作的。
蒋穿林听他说的在理,心中登时一动,想不到自己手下还有这么清醒的人物,心道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见欧阳锋脸上露出不愉之色,立刻扭头望了李俊一眼,李俊轻咳一声,说道,“这几天,我派人到北区一连抓了十几个人过来,仔细审问了一下,果然跟胡兄说的一样,有人许了他们更大的好处。”
众人哦了一声,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丁文沛问道,“到底那人许了他们什么好处,竟让他们如此丧心病狂?”
柳三更突然开口道,“他们为什么连房子也不盖了?难道那人会许诺连房子也帮他们盖好?”
李俊苦笑道,“那人是没有许诺帮他们盖好房子,但却许诺,事后愿意会内地的,每家发五十两银子,两头牛,羊啊,猪啊什么的,只要你能想到,他们全都送。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事后也送这些东西,而且保证永远不会有人来收他们的税。本来也有人想留下来的,所以打算继续盖房子,但被其他人一闹,后来也打算干脆搬回内地,也就停了下来,什么也不做了。”
众人脸上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欧阳锋更是冷冷笑道,“都说南人精明,竟然连这么离谱的谎言都会相信。”
众人都是齐齐摇头,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蒋穿林心中更是恐惧,弄不明白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人太好糊弄,还是对方说谎的能力高的离谱?
胡用存摇头道:“这不是南人精明还是北人精明的问题,哪里的老百姓都这样的。对方家财巨万,说送他们百十两银子,还不是玩玩?他们当然会相信了。他们又不会算帐,当然不知道那么多人加起来是多少。”
蒋穿林也点头表示同意。他虽然有过人的学识,却始终无法习惯这里人的思维,很多东西经常在不经意间遗漏。比如说今天,他不是不知道这里的老百姓不会算术,但潜意识中怎么都联系不到这上面来,更想不到老百姓那么容易愚弄会是因为不会算术。他自己也知道这样非常危险,这种隔阂的危害,比不知皇帝的民间疾苦和百姓的隔阂并不小多少,但他也没有办法,这种思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蒋穿林轻轻敲了一下桌子,“今天召集大家开会,就是想大家合力制定一个万全的方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