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火炮研究
作者:等待爱飞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66

“啊哟,大总管,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呀!黄师傅,最近过的怎么样?”

“不错不错。”黄一炮笑眯眯的答道。其实何止是不错,黄一炮对现在的日子简直就是满意到了极点。蒋穿林仿佛特别喜欢赏赐人钱财,任何一点小的发明都能让他大赏特赏,所以在研究所里,就算你不够聪明,但只要你够勤快,很快就发财。比如说前一阵子那个制作火药的伙计。

由于火药特别容易爆炸,一点火星都可能引起事故,所以搅拌起来格外的麻烦,但如果三种原料不能搅拌均匀,火药的威力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经常发生事故。一个多月前,负责搅拌的伙计出了大事故,身上多处烧伤,不得不回家休息,所以研究所就招来了一个新的伙计。这个新来的伙计可能胆子太小,听说原来的伙计是被火药烧伤的,说什么也不敢做,最后不知道是谁给他支了馊注意,把原料全都弄湿,然后再去搅拌,他这才敢去动手。这样一来,火药的确不会爆炸了,只是搅拌好的火药晒干之后,变成了一小圪塔一小圪塔的。本来研究人员对此是极不满意的,只是那天实在是没有库存了,不得不拿这疙疙瘩瘩去做实验。

本来那些研究人员都怀疑这些‘次品’的威力肯定会比平常降低许多的,还好有人留了个心眼,硬是要求按原来的量放,结果令人吃惊的是,火炮竟然承受不住,直接炸了膛!所幸众人平时就养成了防范危险的意识,这才并未有人受伤,但这件事却让人震惊不已。又接连试了几次,发现威力确实增大了不少,众人已经玩了一年多的火炮,当然明白火药威力增大的意义,当下就开始仔细研究为什么这些火药的威力会增加这么多。研究之后发现,原来火药的三种配方之中,硝石最重,所以在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沉到下面,而比较轻的木炭很容易跑到上面,结果自己拿到的原料就总是和最佳比例相差很多。但这弄湿后搅拌的火药由于变成了这种小圪塔的形状,就避免了这个毛病,结果威力自然上升了不少。

本来嘛,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谁知蒋穿林在日志中看到了这点,立刻重赏众人,尤其是那个负责搅拌火药的胆小伙计,竟然得到了五百两的赏赐!不过众人倒并不妒忌他,因为研究所中每天都有人不断的得到大小不等的赏赐,从去年四月份研究所开工,到现在这一年稍多一点的时间里,黄一炮正常薪水三万两,奖金却拿了整整七万多两,你说他一个玩火药的能拿到这么多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至于刘正风,早在研究所连续几个人被当着他面子拖走的时候,黄一炮就彻底忘记了这么一个人。

“是吗?那就好,”蒋穿林笑眯眯地说道,“有什么困难尽管提,不要客气。”

“……”黄一炮沉吟了片刻,犹豫着说道:“只是不知该不该开口?”

“是私事吧?”蒋穿林笑道,“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帮。”

黄一炮虽然得了蒋穿林的话,却仍是有些犹豫,吞吞吐吐地说道:“那个,研究所里的师傅,这段时间都得了不少银子,一时半刻也花不完,大家都觉得让银子闲着有些可以,但大总管也知道,琉球人人都有自己地,您又不允许用奴隶种地,所以大家就想找点生意做做,让钱能够生些小钱出来。”

蒋穿林笑道:“这个是好事啊,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说说看,你们打算作些什么生意?我给你们参谋参谋,看看合不合适。”

“那个,大家都觉得纺织厂效益不错,挺赚钱的,就想开纺织厂,只是大家都不会做生意,有些人的本钱也不够,所以,想在大总管的纺织厂入些股份,不知道行不行?”黄一炮吞吞吐吐地说完,早已满头大汗,忙不迭地用手帕在额头抹汗。见蒋穿林沉默不语,心下更是紧张,结结巴巴地说道:“那个,大总管,我们只是说说,不行就算了。”

“哦!”蒋穿林突然醒了过来,笑了笑说道:“我刚才在想,我名下的纺织厂大多都已经开了很长时间,现在要卖很难算清楚价钱,开的高了你们自然不乐意,开的低了我又不乐意,倒不如你们大伙一起凑钱,新开几家纺织厂,然后按各人投资多少分红,这样也免了很多麻烦。至于你们不会经营,我可以帮你们找个人替你们管着,你们只需要组织几个人看着他看他有没有贪污,有没有吃里爬外,然后等着收钱就行了。”

“是吗?那可太好了!我在这先谢过大总管了。”黄一炮见蒋穿林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当下狠狠松了一口气,至于蒋穿林给他出的主意,他压根都没听清楚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更别提能赚多少钱。不过他知道研究所里都是蒋穿林的宝贝,蒋穿林绝对没有坑骗他们的道理,顶多赚的稍微少一些,但绝对不会不赚钱,更不会赔钱。

“呵呵,不用客气,回头我就找人帮你们张罗去,”说到这里,蒋穿林突然想起相关的法律肯定也得建立起来,只是众人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自己对此也几乎是一窍不通,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恐怕到时候又是一阵头疼。抬头突然发现黄一炮有些坐立不安,立刻意识到自己适才的表情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忙笑了笑问道:“黄师傅,最近火炮研究的进展如何,你能不能简单给我介绍一下?”

“没问题!”谈到火炮,黄一炮自己也有些兴奋起来,“大总管说的开花弹,去年年底我们就研制了出来,只是当时引信部分做的还不是很好,但现在已经完全解决了。” [注1]

“是吗?”蒋穿林兴奋地问道:“威力怎么样?”

黄一炮道:“威力比去年的手雷要大的多,经过反复试验,平均每次能炸出四十多个弹片,再加上里面的钢球,打到步兵阵中,少说也能炸死十来个。”

蒋穿林道:“待会能不能带我过去看一下?”

黄一炮点头道:“没问题,现在他们每天下午都会试炮。”

蒋穿林道:“后装火炮呢?研究的怎么样了?”蒋穿林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他一直认为火炮要后装才能安在船上,因为他所看到的影片中火炮的炮口全都是伸在船体外面的,他无法想象人们如何把身体悬在船外给大炮塞进去炮弹。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后装火炮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才被发明,直到普法战争之后才被广泛采用,采用的最初原因也主要是为了在炮管里面加上膛线,而火炮早在十五六世纪就被移植到了船上,十七世纪英西加莱海战的时候双方的galleon战舰已经装备有至少46门火炮,当然了,全部都是前装火炮。

黄一炮道:“后装火炮的原理倒不是非常复杂,设计上完全没有问题,图纸已经完备,而且已经制造出了几个样品,经过试验,效果还算不错。发射速度比以前的前装火炮提高了一倍还多,平均一刻钟大约能发六七发炮弹,经过训练的士兵估计至少能发射十五发。射程也比原来进步了许多,炮分三种:小炮能装火药六斤,实心弹能打中二百丈左右的目标,开花弹能打中一百三十丈左右的目标;中炮能装火药十二斤,实心弹能打中二百六十丈左右的目标,开花弹能打中二百丈左右的目标;大炮能装火药十八斤,实心弹开花弹都一样,大约能打三百丈左右的的目标。”

蒋穿林喜道:“是吗?生产起来容易吗?”

黄一炮摇头道:“不容易,铸造的时候每个铸型只能用一次,所以生产出来的每个大炮都不太相同,想要使用相同的炮弹,要经过很复杂的修理才行。”

蒋穿林听到生产不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再好的东西,如果不能大规模的使用,也只是象牙塔般的物事,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难道就没有办法改进一下吗?”

黄一炮点头道:“应该是有办法的,前些日子,琉球学报上说,最近有个范记农具厂就要开业,他们卖的锄头、镰刀、斧头,所有农具都是别人的一半价钱。”

“等等……”蒋穿林头上冒出了无数的小星星,“你说琉球学报?琉球学报上怎么会有这种消息?还有,这个范记农具厂跟我们造炮有什么关系?”

黄一炮奇道:“大总管难道不知道?自从前年您开始办学校以来,现在几乎是家家都有学生,那个琉球学报的发行量就越来越大,然后就有人想到在上面发一些消息,让自己的店铺、产品什么的更出名一些。起初只是小打小闹,每隔几期有那么一两个,谁知效果出奇的好,几个在上面做宣传的商铺都出了名,然后大家就都想出钱请学报帮自己宣传,但是那个学报害怕坏了自己的名声,不愿意做。直到前段时间,一个叫吴文英的人接手了学报,就干脆在学报的后面开辟了一个版面,专门为那些商铺做宣传,收来的钱就拿来做善事,结果不光大家满意,琉球学报的名声也更加好了。”

蒋穿林心中暗暗惊奇,他实在没有想到局面会发展的这么好,竟然广告都出现了,看来发展媒体的时机也快要成熟了。媒体可是一个好东西,一个自由的媒体完全可以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接,但一个垄断的媒体也会非常轻易的毁掉一个国家,媒体的中度垄断会使一个国家丧失民主,媒体的高度垄断会使一个国家陷入疯狂,但媒体的高度自由也非常不利于国家的扩张,所以如何处理好媒体的自由度,是个非常难以把握的事情。

“农具厂产品半价,和我们铸造火炮有什么关系呢?”

“研究所里有个师傅以前是铁匠,也做过这些东西,听他说,锄头镰刀这些东西,铁匠赚的纯粹是体力钱。大总管请想一下,这个范记农具厂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能让这些东西的成本降到原来的一半,他半价卖东西还不把自己亏死?”

“你是说,这个范记农具厂肯定是有什么非常高明的方法,能够帮你们铸造火炮?”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所里的那个师傅说,锄头、镰刀、铁犁这些东西,全都是用生铁浇铸,然后再加工而成的,和我们铸造火炮的方式一模一样,如果能把搞到这个范记农具厂的技术,我们铸造火炮的速度肯定能提高许多。”

“是吗?回头我找人帮你问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

“没有了。”

“那好,”蒋穿林缓缓站起身子,“我们现在一起去看一下火炮吧!”

[注1] 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本书用的是中国式风格——“药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