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风雨竹碑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84

年逾七旬的开元寺大德高僧令能,果然就在关羽的风雨竹石碑前。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向这边走来了……

离苏轼和令能的不远处,还有一个身姿妩媚的女子,看样子好像是苏轼的“女秘书”。

武松在北宋的京城卖兔肉时,就听别人说过苏轼“爬灰”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大文学家苏轼一边做“大江东去”,一边与自己的儿媳妇眉来眼去。

随着人们不断地加工创造,最后形象地称这种公媳之间的偷情叫“爬灰”。

当时,武松是不相信大文学家苏轼竟然也“爬灰”。但是,现在看见了离苏轼不远处的“女秘书”,武松就相信大众的传言是真的。

武松一旦断定了“苏爬灰”的事迹是真的,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字据”——一件冒着生命危险,从辽国萧燕燕手里得来的白色连衣裙。

现在,那件裙子的女主人莲儿的真面目,虽然早已模糊了,但是,武松还清楚地记得莲儿那妩媚诱人的**:

在大辽帝国上京的如梦如幻的桃花岛上,一个小女孩儿在欢快地跳着波斯舞。月光袅娜地泻到小女孩的身上,把她打扮成了一个小新娘。

桃花岛附近,还有一处很大很大的池塘,池塘里的荷花盛开着。飞倦了的燕子,停歇了;嬉戏的蝶儿,落在了荷花上;交媾后的蜻蜓,懒懒地趴在荷叶上伸着苗条的腰肢。

小女孩忘情地跳啊、舞啊……她是那么出神入化,那么如醉如痴!

那时,正是大辽与大宋这两个“超级大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的蜜月时期。战乱暂停,骚扰暂停,欺诈暂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局面,暂停!

宋辽两国的黎民百姓,生活在相对稳定的黄金时期。而辽国京城的美丽小姑娘,也享受到了和平的温暖。

她沉浸在无穷的遐思之中,她沉浸在无穷的迷醉之中,她沉浸在无穷的幸福之中。

女孩儿跳完了一支波斯舞,看到四周一个人影都没有,便索性脱去洁白的连衣裙,跳起了美丽的**舞……

女孩儿在武松的脑子里跳完了“**舞”,武松才目不转睛地望着苏轼的“女秘书”。

啊呀,“女秘书”怎么那么像我的莲儿啊?莫非,她早已来到了大宋?

武松不由自主地伸手朝腰间摸去,想拿出那件有“字据”的裙子,可是,腰间空荡荡的。

武松猛然想起来了,莲儿的白裙子、自己的“字据”,早已被妈妈无情地烧成了灰烬!

莲儿,你好吗?我武松该怎样给你说呢?我就是你的武郎啊!

你还记得吗?我和西门庆执意要回到大宋的那天晚上,你含情脉脉地送我到了“飞狐口”,还没等我说话,你早已泪眼婆娑了……

妈妈,你真是糊涂啊……你为什么非要烧掉你儿媳妇的连衣裙呢?她可是个温柔体贴的女孩儿啊!

哥哥,你真是混蛋……你为什么非要帮妈妈说话呢?如果你在妈妈面前替弟弟讲讲情,也许莲儿的裙子就能保存下来的。

妈妈和哥哥,你们知道吗?我和莲儿是要“五莲并蒂”的啊!

正在武松遐思之际,开元寺大德高僧令能和大文学家苏轼碰面了。

苏轼身后的那个“女秘书”,却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武松看了看四周,顿时气愤填膺起来。

因为,武松还看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在端王府前猛踢自己裆部的那个“好球”,“好球”也朝这边走来了。

而这个善于踢球、字写得相当漂亮的高球,原先就是苏轼的书童。

苏轼来定州赴任时,本来是打算带两个书童的,一个是刘耿,一个是高球。

但是,刘耿和高俅二人的脾性正好相反,刘耿生性耿直,高球处事圆滑。性格奔放的苏轼,看不起滑得像个“松花蛋”似的高球,又恰逢高球在生疟疾。所以,苏轼只带了刘耿,而以安心养病为由,把生病的高球送给了自己的好友王先。

苏轼启程前夕,善于投机钻营的高球,不知从哪里知晓了苏轼的手中有一幅“画眉鸟图”,便四处打听“刻丝”上面画的究竟是什么宝贝。

最后,比高俅小许多岁的刘耿,经不住高球的苦苦央求,才说出了那个秘密。

高球如获至宝,他趁苏轼被辽国色请间谍劫持的机会,抢先一步来到了古城定州。

高球左找右找,可是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刻丝图”上画的宝贝。不久,高俅发现苏轼来到了定州,就秘密跟踪到了“风雨竹”石碑前。

武松正想冲上去,把这个送上门来的“好球”干个落花流水。

这时,我送却听到了另一个女子的声音。

“我的西门大官人,目标出现了……”虽然这个女子的声音很轻,像空中飘出的一朵云彩,但是武松的头皮还是乍了起来。

西门大官人?难道是西门庆?妈的,这小子怎么来啦?

“蝴蝶小姐,那个老家伙,就是开元寺的令能吗?”又一朵云飘了过来,但武松听出来这是一朵黑云,因为这声音正是从西门庆的嘴里发出来的。

武松顿时一阵恶心:妈的,难怪刚才趴在开元寺墙角时,我感觉那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呢?原来真是西门庆这个王八蛋!

但是,西门庆放着“大药房”好好儿的不要,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蓝蝴蝶?蓝蝴蝶又是谁?是辽国“蓝色妖姬”组织的间谍吗?

想到这里,武松猛地一惊:难道西门庆早已去了辽国?拿我的“字据”娶来了蓝蝴蝶?

把蓝蝴蝶抢回来!那是我的……

但是,武松随后想到:如果金莲真做了辽国的色请间谍,萧太后就是倒贴给我,我也不能要了啊!

那两个云彩一样声音的主人,潜伏在暗处,武松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

武松只好把自己的五官分了工——耳朵听着那“云彩”飘动的声音,而眼睛在扫射着苏轼的“女秘书”。

看着苏轼的“女秘书”,武松又想:苏轼不是被绑架了吗?难道他的“女秘书”也是辽国的女间谍?

武松在心里说:师傅,你可不能上了辽国的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