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江南出名姬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48

为了表达对皇帝的“赤子之心”,蔡京在临去定州赴任时,又给赵佶奉上了一份绝无仅有的厚礼。

先前,李师师为著名诗人周邦彦的词曲做话筒,而周邦彦为著名歌姬李师师的造型当策划,这样你来我往,久而久之,一对儿忘年之交的心就碰撞在了一起,一对忘年之交的**也滚在了一起。

如此这般,大诗人周邦彦和大歌舞家李师师,便成了一对郎才女貌、形影不离的情侣。

而具备艺术家所有气质的赵佶皇帝,一旦君临天下,愈加声名远播,这一点和南唐后主李煜极其相似:二人都是才华横溢诗人,都对诗词书画有着高深的造诣和独特的研究。

但是,大宋的皇帝赵佶和南唐的皇帝李煜比起来,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特长:徽宗赵佶除了爱好鸟兽虫鱼,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除了爱好书画玉器,除了崇尚神仙道教以外,还对美色嗜好如命。

先前老宰相章惇说的赵佶“包二奶”,不是捕风捉影。17岁早已成婚的赵佶,也许是受到了“好汉没好妻”的命运捉弄,他的妻子相貌平平。所以,宋徽宗的心思全在太后的侍女郑氏和王氏以及出身贫寒的刘贵妃身上。

看着这些美女窈窈窕窕、袅袅娜娜的身姿,听着她们善解人意、温柔多情的话语,用着她们小巧玲珑、贴心贴肺的礼品,抚着她们独领风骚、各有所长的纤手,风流倜傥、个性飘洒的赵佶,就感到特别得新奇、特别得刺激。

三位美人刚走,正好蔡京就又来了。

望着美人们渐远渐去的妩媚身影,消失在众人的谄媚和奉迎之中,一股索然寡味就立刻袭上了赵佶的心头。

于是,赵佶手持团扇,提笔写下了两句诗:

“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

垂手站立在赵佶身旁的蔡京,揣摸着赵佶此时此刻的心情,胸有成竹地对出了下句:

“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

“蔡爱卿,对得好,对得好!”赵佶一听到蔡京的对诗,顿时眉开眼笑,扭头冲着“小蔡儿”说:“江南那又酸又涩的杨梅,正可消解御厨的八珍之腻啊!”

蔡京见自己和皇帝心有灵犀一点通,也眉开眼笑了。因为蔡京说的“一点酸”,正是名满京城的“听琴大剧院”著名歌舞巨星李师师。

蔡京为皇帝推荐青楼歌伎“一点酸”,正是抓住了徽宗“不爱后宫爱姬院”的特点。徽宗虽然贵为当朝皇帝,却不喜欢嫔妃们的虚情假意和争风吃醋,而是喜欢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轻松自然的狎妓生活。

徽宗追求的女人,是那种声色俱佳相互映衬的人间美眉;徽宗贪恋的美色,是那种才子佳人相互倾慕的人间奇葩。

歌舞双栖巨星“一点酸”,正好满足了上述所有条件;蔡京的温馨“提示”,也正好解决了赵佶迫不及待的风流皇帝梦。

于是,在蔡京热心的撺掇下,一场才子佳人的大戏,要在北宋末期不失时机地上演了。

夜色朦胧,豪华的大宋京城沉浸在梦幻之中。

两个布衣打扮的男子,蹑手蹑脚地走出了皇宫的大门:打扮得比较邋遢一点儿的布衣是“小蔡儿”,而打扮得像个书生似的布衣就是皇帝赵佶。

行走在路上,蔡京还有点儿发愁,因为他自从被贬杭州后,只和李师师见过一次面。现在名满京城的李师师,不知道还认不认识我这个“小蔡儿”啊?

为了保险起见,蔡京琢磨着再叫上一个人……叫谁呢?对了,高球!

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高球虽然也是个“刷子”,但高球是京城的“刷子”,京城的“刷子”比清河的“刷子”要斯文得多,要儒雅得多。所以,京城的“刷子”高球还是赢得了“听琴大姬院”首席歌姬李师师的首肯。

正好提到高球,这高球就到了。

黄昏的时候,高球吃罢晚饭,鳖居得难受,正想找“首席攻门手”赵佶来踢球,一见赵佶走来了,高球就兴奋地大喊:“端王,我正要去找你呢……我们玩‘猪水泡’吧?我又想出了一个妙法子!”

听到高俅的喊声,蔡京急忙箭步飞身,伸手掩住高球的臭嘴,耳语说:“高老弟,今晚主子可不玩‘猪水泡’了……”

高球用迷惑不解的眼光看着蔡京,好像在问:“不玩‘猪水泡’,难道还要玩‘人水泡’?”

蔡京把两手放下来,两颊带笑而又会心会意地点了点头。

蔡京的主意使高球很兴奋,可也使高球很迷茫。高球兴奋的是,当今皇上还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终于走出深宫开始狎妓了;高俅迷茫的是,这出好戏本来应该是自己当配角的,但却让蔡京这个老滑头抢先了一步。

可是,一见了高球,赵佶反而犹豫了。他想:这么多人知道了我的“婚外恋”,那我赵佶皇帝还怎么君临天下啊?不行,我打道回宫吧……

看到赵佶扭身欲往回走,高球和蔡京慌忙拽住了主子的衣袖。见赵佶站在了原地,高俅才潇洒地做了一个“射门”的动作,笑着说:“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有道是:‘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且‘人生如白驹过隙’,少壮不寻乐,老大徒伤悲啊。”

赵佶听到高俅的开导,仿佛又回到了“圆球社厂”,他大义凛然地说:“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这美好年华!”

于是,三人又朝“听琴大姬院”的方向走去。正在三人低声说笑的时候,一阵微风就送来了断断续续的琴声。

听着悠扬的琴声,赵佶惋惜地说:“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平民快乐。朕想出宫观赏市廛景至,只是整日有后宫嫔妃的纠缠,找不到与民同乐的理由啊。”

端详着赵佶的这身布衣打扮,高球兴奋地说:“陛下只要像今天这般扮作秀才的模样,从皇宫的小窄门出去私行,不就万事大吉了?”

当时,对于歌舞双星李师师,寻常人是难得一见的。如果不是宋徽宗被高俅领来,李师师还真不会袅娜地迎出来呢。

高俅对李师师微笑之时,赵佶却在端详着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万方仪态。

如坠梦中的宋徽宗,不禁在心里暗暗喝彩:李师师,你真是我大宋文艺舞台上的顶梁柱啊;你真是我大宋歌舞具坛上的一朵奇葩啊;你真是色艺双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顶级名姬啊!

可是,按照先前的约定,徽宗一行三人还是各报了一个化名。徽宗报的化名是“远射攻门手”,蔡京报的化名是“我欲我行”,高球也报了个化名叫“好球”。

听到这三个怪怪的化名,李师师不由地一愣。她原以为只是高球来玩,现在却看到高球身边多了一个“我欲我行”,还有一个潇洒的“远射攻门手”,并且高球还在“远射攻门手”的面前,显出卑躬媚笑的样子,立刻就明白了眼前的一切。

而看到“首席歌手”李师师的轻佻微逗、眉目传情,赵佶早已把自己的皇帝身份抛到了九霄云外。

于是,大宋最有名的皇帝画家,与汴京城里最火爆的首席红伶歌手,开始了百般调笑的壮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