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花面兽斗奸(下)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21

“嘻嘻……不错不错!”听完杨志有鼻子有眼儿的诉说,泼皮便对这把英雄的战刀,爱不释手起来。

但是,泼皮一个“交子”也没给,就眨巴眨巴老鼠似的小眼睛,把大刀往胳肢窝里一掖,撒腿向远方跑去了。

杨志急了,对那个泼皮无赖紧追不舍。

到了近前,杨志从泼皮无赖的腋下抽出大刀,挥手一晃,那个泼皮的脑袋,就骨碌碌地滚到了路边,而泼皮的无头身子,还向前冲了好大一段儿的路。

此后,虽然杨志不知道这把大刀,是不是杨老令公曾经使用过的大刀,但是,他对这把大刀却更加喜爱了。

然而,身上没有钱币,大刀再好也不能生存啊。

所以,杨志一边保护着大刀,一边在寻找着管吃管住的地方。

不久,意欲伐辽的种师道急征先锋官。杨志揭了招贤榜,经过一番化妆后,来到了比武台,几个回合下来,杨志一举夺魁。

于是,被任命为先锋官的杨志,在征辽的战场上一马当先,凭借一把大刀像杨业那样冲锋陷阵,直杀得辽兵辽将屁滚尿流。

征辽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皇上惊闻杨志杨先锋的赫赫战功,便封他为兵马大元帅,并派到江浙地区前去征讨方腊的起义军。

但是,奸贼蔡京硬说杨志私通起义军,派自己的心腹前去捉拿他。被逼无奈的杨志,索性反戈一击,歪打正着成了方腊起义军的一名将领。

“文军师”武大郎南下金陵的时候,充当急先锋的将领正是杨志。由于敌强我弱,武大郎只好实施战略转移,对武大郎的智谋深感钦佩的杨志,便随武大郎和白玉莲来到了太行山。

“宛子城祭旗”之后,绰号为“宋江”的李之仪,一面派吴用去梁山联络晁盖寨主,准备大闹汴京城;一面派花面兽杨志潜入梁师成的住宅,探明给苏轼制造“桃色新闻”的那个家伙的真实目。

杨志经过秘密探访,摸清了梁师成的底细。他原在贾祥的书艺局当役,因为聪慧伶俐,略习文法诗书,贾祥死后,他便主管出外传导御旨。

这样,所有御书号令,都要经过梁师成的手,才能发传出来,颁命天下。

久而久之,梁师成便摸出了一些门道,他命令几个擅长书法的小吏,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模仿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拟出了一道又一到的圣旨,外廷人不知道底细,也难以分辨真伪。

与此同时,梁师成不仅附庸风雅、自我吹嘘出自苏轼之门,四处宣扬以翰墨为己任,对前来讨教的四方名士指点批评,而且在府宅的外舍展览字画、卷轴,邀请宾客评论和题识。

如果某人的题识,博得了梁师成的欢心,他便向皇上赵佶举荐,使该人做高官重臣。所以,朝廷的大臣,谁也不敢低估他的隐形威力。

比如,王黼对梁师成如子敬父,尊称他为“恩府先生”;大太监李彦臣对他俯首帖耳,甚至连气焰熏天的蔡京父子,也不敢对梁师成有丝毫的怠慢之举。

可以说,现在身居“检校太殿”的梁师成,早已成了徽宗赵佶的身边宠臣,成了一个贪污受贿、卖官鬻职、无恶不作、不折不扣的奸贼。

然而,宦官出身的梁师成,虽然内藏奸诈,善于察言观色,处事老道,但是外表却是愚讷谦卑、老实厚道,给人一种不能说不会道的假象。

此时此刻,梁师成对自己的寝室里,突然冒出来个花面兽,不但不大惊小怪,反而高兴了起来。

因为,梁师成听说杨志乃杨门之后,就想把杨志召回来,窥探一番雪浪石和苏轼的情况。

善于投机钻营的梁师成,是从苏轼和杨延昭的那次交往中,发现了雪浪石的秘密的。

当时,寇准巧妙地安排潘美和延昭在定州相聚,并促使二人化弃前嫌、握手言和,共同为保护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尽心尽力。

潘美站在“血浪石”前,悔恨万分地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表示要和延昭共同担负起保护定州塔和佛祖舍利的艰难任务。

梁师成还发现,就是在这次难得的聚会上,寇准宰相还把自己细心珍藏的一幅图,亲手交给了驻守定州的杨延昭,而那幅神秘的图,就是吕端女儿吕聪精心设计的“画眉鸟”。

一想到杨延昭把“雪浪石”和“画眉鸟”珍藏在了一起,梁师成就琢磨出了一个“借尸还魂”之计。

因此,与蔡京串通一气的梁师成,才假借苏轼的魂儿,谎称他就是苏轼的“遗腹子”,是苏轼生前送人的那个小妾生的儿子。

梁师成以“返祖归宗”的名义,找到了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他本想从苏过的口里,掏出雪浪石的全部秘密,但是,聪慧过人的苏过,只是顾盼左右而言它。不仅没有收下这个梁师成这个“哥哥”,也没有告诉他父亲在定州的所作所为。

其实,说真的,苏过虽然身为苏公的儿子,但是对父亲在定州的事情,也是只知甚少。

因为,苏轼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再次卷入政治和仕途的争斗中去。

“哈哈,杨志老弟,先前师成误会了你啊……”梁师成一边招呼杨志坐下,一边诚恳地问,“老弟,你真是杨老令公的后代吗?”

杨志不动声色,淡淡地反问:“梁大人,难道你真是苏公之后吗?”

“这……这还有假?”梁师成不自然地挪动了一下儿屁股,有些激动地说,“苏公真是空前绝后的好人啊,没想到蔡京这个奸贼,把我们苏家害得好苦……”

“是啊,人们赞扬蔡京是‘六贼’之首啊。”杨志微微一笑,傻呵呵地问道,“梁大人,那另外五贼你知道是谁吗?”

“哈哈,童贯、王黺、朱勔、李彦……”梁师成装作虔诚的样子,凑近杨志的耳朵说,“他们和蔡京都是一伙儿的。”

“还差一个呢?”杨志听完了梁师成的耳语,也凑近他的耳朵说,“听说,还有一个叫梁……”

梁师成慌忙打断了杨志的话,淡淡地说:“老弟,误会,真是误会!我苏门之后,怎能与仇人狼狈为奸呢?”

“可是,在东坡先生风光无限时,大人为什么不去认亲,反而自残其身当了太监呢?”杨志现身说法,“自责”地说,“其实,我根本不是什么杨门之后,我是想急于攀上名树高枝,然后实现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秘密?什么秘密?”听到杨志的秘密,梁师成扶在椅背上的手,微微地颤动了一下儿。

“既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就不说出来了……”杨志故意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老弟啊,老弟,难道你怀疑我的身份吗?”梁师成装出不高兴的样子,继而好像又想起了什么,扭过头来说:“这事儿啊,也有***编造的,比如,童贯就自谓他是韩琦的遗腹子……”

杨志想到苏轼去逝时,这眼前的梁师成,至少也该二十多岁了,可见,他的谎言不攻自破。

但是,为了稍微给他给个面子,杨志便指桑骂槐地说:“人家韩琦是谁?是我大宋的三朝元老啊,能留下这么个遗腹子啊?再说,韩琦卒于1075年,而童贯生于1054年,这遗腹子,又从何而来呢?”

“是啊,老弟。”梁师成欠欠身子,皮笑肉不笑地回应着。

“哎呀,我大宋的名门之后,咋就这么多宦官啊?”杨志看一眼梁师成,依然自嘲地说,“我真恨自己啊,我恨我自己不是宦官……”

看到梁师成碰了一鼻子灰,不再言语了,杨志就想出了一个“反间计”,来回应梁师成的“借尸还魂”。

于是,杨志站了起来,装作有急事要走的样子。

梁师成正在寻思找个突破口,从杨志的嘴里掏出点有价值的东西,也站了起来,亲切地说:“杨志老弟,别急啊。在大哥我这里,就像在你家里一样啊。”

“不行,我得去找蔡京。”杨志作出要急于去找蔡京的样子,回头对梁师成说,“对了,告诉梁大人,那件‘刻丝’就在蔡京的手里,是他做苏轼书童的时候,偷去的……”

“啊,蔡京这个王八蛋!”梁师成听到这句话,气愤地说,“原来是这样,蔡京是想一石击双鸟啊。”

看到梁师成惊愕的样子,杨志在心里满意地笑了。因为,宋江吩咐的任务完成了:“桃色新闻”制造者的真实目的,果然是要寻找那件神秘的“刻丝图”。

杨志挥手向梁师成告辞的时候,又使了个烟幕弹,他信誓旦旦地说:“梁大人,等我探明了蔡京这个奸贼的秘密,再向你禀报啊!”

“宝迷心窍”的梁师成听后,满心抱着个热罐子,还送了杨志一程又一程。

因此,花面兽杨志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甩掉了梁师成这个“贼尾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