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回信
作者:谭英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51

早上**点钟,我们回到部队驻地;由于知道派出全团精锐长途奔袭意味着什么,再加上担心我们的安全,李勋甫彻夜未眠。军官们自然没有人去睡,大家就在指挥部那么干坐着,对我们的行动作出各种推测;或担惊受怕,或充满希望???

终于,哨兵的欢呼声宣告了我们的到来。于是,整个大院都沸腾起来,喜悦迅速波及到整个村落;乡亲们扶老携幼,都来看热闹。当得知我们是尽斩小鬼子一个骑兵小队凯旋归来时,欢呼声响彻云霄;在乡亲们和弟兄们把我们高高抛起时,我看到李勋甫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热泪纵横?????

事后统计伤亡人数,我们才大吃一惊;出发时八十七人,回来二十一人,其中还有半数伤员。但是,这一仗,打出了我们新六十五团的威风;周围村镇的青壮年们就像雨点汇聚一般,结伴前来参军,不几天工夫,我们便发展到近两千人。原地待命,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当天晚上,我独坐灯下;虽然极其疲劳,但是,依然给丽华写了回信:

“张连长:虽然这么叫让我觉得很是别扭,但是,鉴于我们目前甚至以后的关系,这显然成了最合适的称呼。

“在你的来信里,我得知,你已经成了我们抗日大军之中的一员;思前想后,唯独‘欣慰’二字可以表达我的感受。我为你――应该说是女子独立连――感到高兴,甚至感到自豪。只是、只是对你信中表达的感激之情,我真是受之有愧。是的,军旗是我取出来的,这直接导致了六十五团的重建;就像你所说的,这让团座的在天之灵得到了慰藉。但是,功劳却不是我的;如果不是全团将士奋勇拼杀,誓死捍卫,军旗早已落入敌手;如果不是团座以死明志,勇做表率,就没有那场可歌可泣的夺旗之战;如果不是董叔叔精心收藏,笑傲酷刑,就没有今天的六十五团。所以,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完成了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旗手的责任!

“虽然提起来会让你伤心,但是,我还是觉得把团座殉国前的情况简要向你叙述一下;这样,你才会明白自己有一个多么伟大的父亲,并且应该如何继承他的遗志――驱除倭寇,复兴中华!

“就从团座身先士卒饮弹伤退开始说吧!我们困守的小山上有座小庙叫‘忠烈祠’,团座就被安置在里面。但是,当我走进去探望他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正用手枪瞄着自己的脑袋;我知道他不是一个懦夫,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误解了他。说真的,我当时以为是出于对马文忠父子的恐惧使得团座选择自戕。但是,在争夺之中,团座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如果他被俘,那将使国民政府蒙羞。虽然董叔叔提到了你,以便希望不到最后一刻团座慎重抉择;但是,谁也没有看出来,团座决心已定――虽然对你的牵挂使得他泪流满面。

“于是,看到团座情绪稳定下来,我们以为劝说产生了效果。所以,接下来我就犯下了一个大错;当我听从团座的安排出门寻找董叔叔的时候,对于他让人把他抬到火堆旁的用意竟然一点都没有觉察到。

“直到我说团座好像很冷,以至于被抬到火堆旁的时候;董叔叔失魂落魄的表现才让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我们跌跌撞撞跑回去,但还是晚了。

“临走之前,团座对我说,‘作为一个老军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结局;虽然放心不下你,这个唯一的亲人。’这一刻,我才猛然明白,团座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一个真汉子轰轰烈烈的一生,无怨无悔、心安理得的结局。死亡是他最后的使命,对民族、对国家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他这样做并不是害怕马文忠父子,而是出于对他们的蔑视。试想,对一个视死如归的人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够让他惧怕呢?

“现在,你该明白我提起这段令人心碎的往事的用意了吧?拥有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父亲,奋勇杀敌是对他唯一的回报,最好的告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