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诗注释四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362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解】:

1、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2、南斗:即斗宿星。

3、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4、青黛:青黑色。

5、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6、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7、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8、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韵译】:

我原是楚国的狂人,

高唱凤歌讥笑孔丘。

手执神仙的绿玉杖,

早晨我辞别黄鹤楼。

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

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

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

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展开,

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

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

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

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

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

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

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

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

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

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

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

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

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

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

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

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

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

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

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

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

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评析】: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

侍卿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

=============================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解】:

1、瀛洲:神山名。

2、信:果真。

3、拔:超越。

4、赤城:山名。

5、列缺:闪电。

6、摧眉:低眉。

【韵译】: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

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

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

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

天台山,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

面对天姥山,象拜倒东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

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

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

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

我脚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

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

山中尽是怪岩,道路千回万转,

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

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

深林为之惊栗,峰峦火之抖颤。

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

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

山丘峰峦,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门,

在隆隆声中打开。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

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

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

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

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

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

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

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

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

万事从古都象,东去流水一般。

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

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

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

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评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

《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解】:

1、金陵:南京。

2、酒肆:酒店。

3、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

4、压酒:酒酿成时,压酒糟取酒。

5、尽觞:干杯。

【韵译】:

春风吹柳花扬,酒店美酒飘香,

吴国美女压酒,殷勤劝客品尝。

金陵年青朋友,都来为我送行,

要走的要留的,各人把酒喝干。

敬请诸位朋友,问问东去流水,

它比离情别绪,到底谁短谁长?

【评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全诗可见诗人的情怀多么丰采华茂,风流潇洒。

=============================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1、秋雁:喻李云。

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韵译】: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眺,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评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眺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赞。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解】:

1、金山:即阿尔泰山。

2、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3、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韵译】:

你难道不曾看见,

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

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

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

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

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

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

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

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

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

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

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解】:

1、旌头:即“髦头”,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胡星”。旌头落:意谓胡人败亡之兆。

2、戍楼:驻防的城楼。

3、虏塞:敌方要塞。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

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

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

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

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

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

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

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

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

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评析】: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韵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作者: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揪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注解】:

1、江都王:李绪,唐太宗之侄,故云“国初”。

2、支遁:东晋名僧,字道林,本姓关。

3、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韵译】:

开国以来善画鞍马的画家中,

画技最精妙传神只数江都王。

曹将军画马出名已有三十载,

人间又见古代真正神马“乘黄”。

他曾描绘玄宗先帝的“照夜白”,

画得象池龙腾飞十日声如雷。

皇宫内库珍藏的殷红玛瑙盘,

婕妤传下御旨才人将它取来。

将军接受赐盘叩拜皇恩回归,

轻纨细绮相继赐来快速如飞。

贵戚们谁得到曹将军亲笔迹,

谁就觉得府第屏障增加光辉。

当年唐太宗著名宝马“拳毛?”。

近代郭子仪家中好驹“狮子花”。

而今新画之中就有这两匹马,

使得识马的人久久感慨赞夸。

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

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

其余七匹也都是特殊而奇绝,

远远看去象寒空中飘动烟雪。

霜蹄骏马蹴踏在长楸大道间,

专职马倌和役卒肃立排成列。

可爱的九匹马神姿争俊竞雄,

昂首阔视显得高雅深沉稳重。

请问有谁真心喜爱神姿骏马?

后世韦讽前代支遁名传天下。

想当年玄宗皇上巡幸新丰宫,

车驾上羽旗拂天浩荡朝向东。

腾飞跳跃精良好马有三万匹,

匹匹与画图中马的筋骨雷同。

譬如河宗献宝之后穆王归天,

唐玄宗再也不能去射蛟江中。

你没看见金粟堆前松柏林里,

良马去尽徒见林鸟啼雨呼风。

【评析】:

??此诗是在代宗广德二年作于成都。时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自有人世沧桑,浮生若梦之感。因而在诗中明以写马,暗以写人。写马重在筋骨气概,写人寄托情感抱负。赞九马图之妙,生今昔之感,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先帝忠诚之意。

??在章法上错综绝妙。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氏画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第三段十句,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第四段八句是照应第二段“先帝”的伏笔,从而产生今昔迥异之感。

??诗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写骏马极为传神,写情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身历兴衰,感时抚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此言极是。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作者: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

【注解】:

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韵译】: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

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

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

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

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

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

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

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

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

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

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

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

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

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

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

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

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

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

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

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

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

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

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

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

有谁不终日坎坷穷愁纠缠其身?

【评析】:

??此诗当与前诗并看,互为补充。

??诗起笔洗炼,苍凉。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今却沦为庶人。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辞采丰韵犹存于身。开首就抑扬起伏,跌宕多姿。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写“学书”是衬托,写“丹青”是点题。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开元”八句,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的成就。“先帝”八句,细腻刻画曹氏描绘“玉花骢”的经过。“玉花”八句,写画马的艺术魅力,竟使真假难分,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将军”八句,写如此精湛绝伦的画师,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为画路人卖画为生,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慨,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

??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然宾主分明。情感上抑扬起伏,摇曳多姿。诗的结句,更为历代诗人所赞赏。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