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2首)
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今属河南)人。官至吏部尚书,有政绩。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八十余首。
六州歌头
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依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注释】
[六州歌头]词牌名。双调,143字。此调多为慷慨悲壮之作,如本词却为写恋情之作。[跋马]驰马。[旧日三句]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几道《临江仙》词:“落花人独立,微雨**。”此处化用其意。[前度刘郎]化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事。一说化用刘禹锡“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指。[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指刘晨、阮肇事。
好事近
韩元吉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依秋千、钓船笛、翠园枝。双调,45字。本词一题“汴京赐晏,闻教坊乐,有感”。系作于出使金国贺万寿节时(金世宗生日)。抒发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凝碧]用王维事,言喻汴京沦陷事。安史乱中,王维被拘于菩提寺。安禄山在洛阳凝碧池大宴,令梨园弟子演奏。王维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梨园]唐玄宗选坐部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梨园弟子。梨园原为乐队演奏的地方,后代指戏班。[御沟]过皇宫的河道。
袁去华(3首)
袁去华,字宣卿,生卒年不详,奉新(今属江西)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存词九十余首。
瑞鹤仙
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媚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沉沉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注释】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岩花]岩畔、水岸上生长的花。[邮亭
]即驿馆。[收香藏镜]收香,用晋代贾充之女窃其父所藏奇香赠给韩寿,后结为夫妻的典故;藏镜,用南朝陈亡后,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因各执半镜而得以重圆的典故。此处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人面桃花]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
剑器近
袁去华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注释】
[剑器近]词牌名。可能源于唐代舞曲《剑器》。双曳头,三片,96字。[倩得]请得。[偷弹二句]化用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诗意。
安公子
袁去华
弱柳千丝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注释】
[安公子]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名。双调,106字。[人人]对亲爱者的昵称。[庾信愁]庾信为梁陈间著名的诗人,出使北国被羁留。官位很高却始终思乡念国,诗赋多愁苦之情,风格沉郁悲凉,以《哀江南赋》最为有名。并著有《愁赋》(今不传),故宋人常用庾信赋愁之典。[花坞]花圃。
陆淞(1首)
陆淞,字子逸,号云溪,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年隐居于秀野,放傲世间,存词二首。
瑞鹤仙
陆淞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注释】[脸霞红印枕]脸上一片红晕,还印出了枕席的痕迹。[睡觉(jué)]睡醒。[麝煤]作墨的原料,因用为墨的代称,此处代指水墨画。[阳台三句]阳台、**梦,都用宋玉《高唐赋序》所写神女的典故。神女曰:“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即以阳台、**来借指男欢女爱。[心期]犹心意,心愿。[因循]延误,拖沓。
陆游(3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任县主簿、府通判、知州礼部郎中、秘书监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隐居山阴。是著名诗人,亦工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咏梅]本词为咏梅名篇。突出梅花的幽雅、孤傲。[著(zhuó)]遭受。[一任]任凭。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有单调、双调两体,本篇为双调,44字。[觅封侯]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关河]关塞、河防。[貂裘]珍贵
的皮衣。此句以貂裘尘封色暗,表示长期不受重用。[胡]指南宋时北方的金人。[鬓先秋]鬓发早已雪白。[沧洲]水滨,古时隐士居处。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
难托。莫莫莫!
【注释】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因词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陆游将其改名为《钗头凤》。陆游本与表妹唐宛相恋并成婚。后唐不见容于陆母,两人被迫分手。本篇写于两人分手,唐宛再嫁后。故哀怨凄恻。[黄?(tén?)酒]黄封酒,指用黄纸封口的官酒。此处以“黄?”与上“红酥”对偶。[鲛绡]
传说中海上仙人(鲛人)所织的丝绢,此处指手帕。
陈亮(1首)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赴而卒。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曾遭忌被诬入狱。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七十余首。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释】[闹花]繁花。[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此处泛指青草。[金浅]浅黄色。[迟日]春天昼长、太阳移得慢,故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阁雨]雨停。阁同“搁”。[恨芳菲三句]有政治寄托:谓芳菲世界游人未赏,却全部付给黄莺飞燕(意指将大好河山拱手相让)。[斗草]古代有斗草之戏。此处指妇女游春。[罗绶]罗香带。
范成大(3首)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处州、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参知政事等职。南宋著名诗人。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存词一百余首。
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楼月、蓬莱阁、玉交枝、双荷叶等。双调,46字。[金虬(qiú)]铜制的龙头,装在漏壶上计时用。[灯花结]旧俗认为灯花结,表示将有喜讯。[片时二句]化用岑参《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诗意。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纹愁。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东风寒、小阑干、秋波媚。双调,48字。[酣酣]艳盛貌,多形容花草。此处形容日光明亮。[日脚]从云缝中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破]此处指打开、敞开之意。[扶头]扶头酒的省称。指易醉人之酒。[?(hú)纹]绉纱的细纹。比喻水波。[溶溶曳曳]水波荡漾,
缓缓流动。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长桥夜。双调,43字。[春威]初春的寒威。即“倒春寒”。
辛弃疾(14首)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2岁起义抗金,不久归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地方官职。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虽曾两度被起用,但一直未被重用。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提出许多有关方略,但其抱负终未得舒展。他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词风慷慨悲壮,豪放雄浑。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巨大。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
[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桂林。[鹈(tíjué)]鸟名,也作。[鹧鸪]鸟名,叫声凄切,如云“行不得也哥哥”。[杜鹃]鸟名。又名杜宇、子规、布谷鸟。啼声凄厉,如云“不如归去”。相传为古蜀帝杜宇精魂所化。[马上句]用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事。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即昭君)亦必尔也。”[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被废幽居长门宫事。司马相如曾为之作《长门赋》。[看燕燕二句]《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卫庄公妻庄姜美而无子,以庄公妾戴妫之子完为子。后继立为君。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被送回娘家陈国。庄姜为其送别时作此诗。[将军句]用李陵事。汉武帝时,李陵多次与匈奴作战。后被围困,兵败投降。汉武帝杀其母亲妻子,李氏名败。[向河梁二句]用李陵别苏武事。河梁,桥。李陵《别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易水三句]用荆轲事。据《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临行时,送荆轲到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东流]旧县名,故址在今安徽东至。[(chǎn)地]无端,平白无故。[楼空二句]化用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意谓人已去。楼已空,只有飞燕还能叙说旧事。[绮陌]繁华的街市。[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汉宫春
立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春幡(fān)]宋俗,立春日女人用彩纸、金箔或布帛等剪成各种花鸟图形戴头上。[西园]汉上林苑的别称。北宋汴京也有西园。此借指京师园林,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黄柑二句]《遵生八笺》:“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故苏诗云:‘辛盘得王韭,腊酒是黄柑。’”[解连环]解开难题。此借指解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大业。
贺新郎
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
[凤尾句]《明皇杂录》载,杨贵妃琵琶:以龙香柏为拨,以逻檀为槽,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尾。此处形容琵琶的名贵。[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为唐朝盛世。[霓裳曲]唐代宫廷乐曲。盛行于开元天宝年间。[最苦句]用白居易《琵琶行》之事。[记出塞]用王昭君出塞事。见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注。[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此处代指金人占领的中国北部。[轻拢慢捻]演奏琵琶的指法与动作。[推手]刘熙《释名》:“琵琶本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故以为名。”欧阳修《明妃曲》诗:“推手为琵却为琶,胡人共听亦咨嗟。”[梁州]即凉州。《梁州》为唐代凉州一带的乐曲。[贺老]指贺怀智,唐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者。[定场]即压场,犹言“压轴戏”。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沉香亭]唐代皇宫中的亭子。相传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游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注释】
[建康]今南京市。[赏心亭]北宋丁谓所建,在建康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为观赏胜地。[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战国时为楚国之境。此处泛指长江以南。[玉簪螺髻]玉制的头簪,团形的发髻。这里比喻尖形、团形的各种山峦。[吴钩]一种弯形的刀。盛产于吴国而弯形,故称。[休说二句]用张翰典。《晋书.张翰传》:“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此翻用其意。[求田三句]据《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许汜与刘备同在荆州刘表处,三人共同评论天下之人。刘备讥笑许汜只知求田问舍,言不足取。刘郎,指刘备。[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伐,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树已皆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庾信《枯树赋》作“树犹如此。”[红巾翠袖]古代女子装束,此处指歌女。[(wèn)]揩拭。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摸鱼儿]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摸鱼子、安庆摸等。双调,116字。[淳熙己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漕]漕司(转运使)的简称。[小山亭]在湖北漕司官衙内。[画檐]画有图案或彩色的屋檐。[消]消受,经得起。[算]料想,算来。[惹]沾住。[长门事]据司马相如《长门赋序》,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幽居长门宫。她曾以百金为酬请司马相如代写《长门赋》,武帝读后感动,后复为宠。此事史籍中无载。此处暗喻忠良之士被斥,难以再起。[准拟]约定。[玉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宠极一时,后在马嵬驿被赐死。[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宠冠**,后被迫自杀。
辛弃疾(14首)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面临长江。[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君主。曾一度建都京口。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于京口,建国后曾北伐,并收复过长安、洛阳。[元嘉草草]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北伐,结果大败,国势一蹶不振。[封狼居胥]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曾追击匈奴至狼居山,在山上筑坛祭神而还。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西北部。此处说宋文帝好大喜功,也想北封狼居胥山,结果惨败。[仓皇北顾]荒乱败退中回望追敌。[四十三年]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渡江南归,至写此词时正43年。[佛狸祠]北魏拓跋焘的祠庙。在今江苏**县东南。拓跋焘小名佛狸,当年兴兵南侵,进驻瓜步山,在山上建行宫,后改为佛狸祠。[神鸦]祭祀时飞来觅食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的鼓声。[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晚年遭谗被黜逃往魏国。后来秦攻赵,赵王想再起用廉颇,派使臣去探望。使者受廉颇仇人之贿,说廉颇饭量依然很大,但“顷之,三遗矢(屎)矣。”于是廉颇未被起用。此处作者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已年高,但仍愿为收复中原出力。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是“木兰花”增字改韵之慢体。双调,101字。[滁州]今安徽滁县。[范?(cuì)]范,指范昂;?,副职。[儿女]黄庭坚《寄叔父夷仲》诗:“刀弓陌上望流水,儿女灯前夜语深。”此处化用其意。[玉殿]宫殿的美称。[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文学侍从之臣起草文稿和值宿之处。[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tì)酒]病酒、醉酒。[目断二句]谓自己远望秋空惊落的大雁,醉中仍情不自禁惊听那回响的空弦。比喻自己备受打击忧谗畏讥。典出《战国策.楚策》:“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君引弓虚发而射鸟。’”更羸向魏王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伤未好,对弓箭十分恐惧,所以听见弦响就被惊落了。”
祝英台近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英台近、宝钗分等。双调,77字。[宝钗分]古代女子与情人分离时,常将首饰宝钗两股分开,各留一股以为纪念。[桃叶渡]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东晋王献之曾于此处送妾(名桃叶)渡江,并作《桃叶歌》因名桃叶渡。后泛指分别之地。[花卜]以花瓣占卜。[重数]重新数一数。数花瓣
卜归期。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凤箫]即排箫。形状参差不齐如凤翅,故云。[玉壶]比喻月亮。[鱼龙]指鱼灯、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是当时元宵节时女子的饰物。《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众里寻他四句]此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既可将此句理解为男女情爱的细节,又可将此句理解为一种超凡出尘,自甘寂寞孤独,高洁自持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这是古今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所必经的第三种境界。(前两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蓦(mò)然:忽然。阑珊:零落,冷清。
鹧鸪天
辛弃疾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
[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东北,山上有湖,晋人龚氏曾在此养鹅,故名。[簟(diàn)]竹席。[书咄(duō)咄]表示失意和不平。《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废黜后,整天口无怨言,终日以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咄咄:感叹之声。[休休]退隐之意。唐末司空图隐居中条山中,建休休亭,并作《休休亭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万安县南。[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西北。赣江经过台下向北流去。[清江]赣江。[长安]京城的代称,此指北宋都城汴京。[愁余]即“余愁”的倒装。余,我。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本词明白如话,脍炙人口。写尽人生体验,苍凉之感充溢字里行间。
破阵子
辛弃疾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八百句]八百里内的将士都能分到烤好的牛肉。[五十弦]五十弦的古瑟。[的卢]马名,烈性良马。
姜夔(17首)1
姜夔(约111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省)人。一生飘泊四方,怀才不遇,终生不第。与杨万里,范成大等有交往。卒于杭州。擅长诗词及书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谐婉秀美,为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词人,对南宋后期的婉约派词人及清代浙西派词人有较大影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存词八十余首。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数峰二句]为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用拟人化手法描绘山雨欲来的群山为云雾所遮,仿佛背人私语的情状,化静为动,极有韵致。清苦:形容寒山寥落、荒凉。商略:商量、酝酿。[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因泉水甘美,唐宋时曾被品评为全国第四,故名。[天随]唐代陆龟蒙,自号天随子。终生隐居松江甫里而不仕。作者以陆自比。[何许]何处,何时。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北流三十里后一分为二,一条向东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一条向西北流入淮河。[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元宵夜满街红莲灯,故称。
踏莎行
姜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沔东]唐宋时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丁未]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燕燕二句]燕燕、莺莺均代指情人。苏轼《张子野八十五岁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华胥]传说中的古国名。《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后遂代指梦境。[争]怎。
庆宫春
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注释】
[庆宫春]词牌名。一名庆春宫。双调,102字。[绍熙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石湖]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别墅在石湖。[后五年]宁宗庆元二年(1196)。[俞商卿]俞灏,字商卿。[张平甫]张,字平甫。[(xiān)朴翁]葛天民,曾为僧,名义。其后还俗。[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梁溪]古地名,今江苏无锡。[双桨二句]谓双桨划开了长满莼菜的水波,蓑衣上飘落着带着松针香味的雨滴。[卮酒]杯酒。[解]首。一首诗词可称为一解。[采香径]《苏州府志》廿六引《范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明素袜]耳坠上的明珠和洁白的袜子。代指美人。
齐天乐
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等。双调,102字。[丙辰]指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甫]名,字功甫。词人好友。[中都]指北宋都城汴京。[镂]雕刻。[象齿]象牙。[庾郎]指庾信,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曾著《愁赋》以抒怀。[铜铺]旧时门上用以衔住门环之铜器,多为兽面之形,故称铺首。露湿铜铺,代指庭院篱落。[伊]指蟋蟀。[杼(zhù)]织布之梭子。[屏山]绘有山水画之屏风。[砧杵(zhēnchǔ)]捣衣石和捶衣棒。[候馆]旅舍。[离宫]帝王在京师外之行宫。[豳诗]指《诗经.豳风.七月》中写蟋蟀之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琴丝]琴弦。此句谓将蟋蟀写成词曲供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