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17首)2
琵琶仙
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惟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余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注释】
[琵琶仙]词牌名。姜夔自创曲,仅此一首。双调,100字。[吴都赋]应为《西都赋》,唐李庾作。作者误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原文作“户闭烟浦,家藏画舟。”[吴兴]今浙江湖州。[己酉岁]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萧时父]萧德藻之侄,作者内弟。[旧曲]旧日坊曲。坊曲,常代指歌妓集聚之地。[桃根桃叶]相传为晋王
献之的两位爱妾。姐名桃叶,妹名桃根。代指昔日恋人。[三生]即“三世”。本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黄庭坚《广陵早春》诗:“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宫烛分烟]唐宋时,皇宫在寒食节后取新火以赐近臣。韩?《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榆荚]即榆钱。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此处化用其意。[西出阳关]典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
姜夔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处,还见筱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注释】
[八归]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115字。[胡德华]作者友人,生平未详。[筱(xiǎo)]小竹。[蛩(qión?)]蟋蟀。[水面琵琶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意,意谓送客时没有旁人,只有鸟鸣声。[文君]汉司马相如妻卓文君,宋人多借指妻子。此处借指胡德华妻。[倚竹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李白《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念奴娇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武陵]今湖南常德。[宪治]指荆南湖北路提点刑狱的官署。[薄]迫近。[寻丈]一丈左右。寻,八尺。[?(qiè)来]来到。?为发语词。[相羊]同“徜徉”。[闹红一舸]一只船在盛开的荷花丛中荡漾。闹红,形容花开极盛。舸,小船。[三十六陂]许多荷花塘。陂,池塘。[玉容]本指少女的容貌。此处指荷花。[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舞衣]指荷叶似舞衣般。[水佩风裳]典出李贺《苏小小墓》:“水为佩,风为裳。”原指美女服饰,此处指荷花以水为佩、以风为裳十分高洁。[田田]荷叶相连貌。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扬州慢]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98字。[淳熙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至日]指冬至日。[维扬]今江苏扬州市。[初霁]刚晴。[弥望]满眼。[千岩老人]萧德藻,字东夫,号千岩老人,福建闽清人。[黍离之悲]指亡国之悲。《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意谓故都宫室宗庙的土地上已长满了禾黍。[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内。[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胡马窥江]指金兵南侵。[杜郎]指唐诗人杜牧。[豆蔻词]即前注所引之《赠别》诗。诗中以豆蔻比喻少女。[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因古代曾有二十四个美人于桥上吹箫,故名。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长亭怨慢
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注释】
[长亭怨慢]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97字。[桓大司马]东晋大臣桓温,官至大司马。序中所引六句当出自庾信《枯树赋》,引桓温语。[香絮]指柳絮。[远浦]远处的水滨。[树若有情三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诗意,以柳之无情来反衬离人心情之忧伤。[高城句]化用唐欧阳詹《赠太原妓》“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语意。[韦郎]指唐诗人韦皋。据《云溪友议》载,韦皋与玉箫女相恋,分别时留玉指环,约定七年来聚。后八年未至,玉箫绝食而死。[红萼]红花,此处喻指美人。[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亦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曲,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注释】
[淡黄柳]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65字。[纾(shū)]使宽舒。[恻恻]通“侧侧”,轻寒貌。韩?《寒食夜》诗:“小梅飘雪杏方红,侧侧轻寒剪剪风。”[鹅黄]淡黄色。形容新柳之色。[小桥宅]指恋人的住宅。小桥或用“大乔”、“小乔”之典,或情人之宅在小桥附近。[怕梨花句]化用李贺《三月》“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诗意。此处表达惜春之情。
姜夔(17首)3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暗香]词牌名。姜夔自度曲。与《疏影》同时创作。调名取自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又名红情。双调,97字。[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诣(yì)]到达。[石湖]在苏州西南,诗人范成大晚年居此,自号石湖居士。[止既月]停留一个多月。[授简索句]给纸索取诗词。[征新声]征求新词调。[何逊]南朝梁诗人,有《咏早梅》诗,后人把他看作咏梅诗人的代表。杜甫《和裴迪?》:“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竹外疏花]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瑶席]华美丰盛的宴席。[叹寄与路遥]感叹路程太远,音书不通。暗用陆凯寄范晔诗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之意。[翠尊]翠绿色酒杯。[红萼]指红梅。[千树压、西湖寒碧]咏梅名句。写千树红梅开放映入碧水中的景象。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疏影]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绿意,双调,110字。[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
[翠禽]翠色羽的小鸟。据《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曾梦见与梅花所化之女子和翠鸟所化之绿衣童子饮酒。[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里以佳人喻梅花。[昭君]王昭君,名王嫱。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和亲。[佩环]即环佩,玉饰。此处代指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蛾绿]指女子的眉毛。[金屋]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此处表示惜花的心情。[玉龙哀曲]玉笛吹奏的《梅花落》曲。
翠楼吟
姜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余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但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注释】
[翠楼吟]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101字。[淳熙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安远楼]在武昌西南黄鹤山顶。[刘去非]作者友人。[鹦鹉洲]在今湖北汉阳西北长江中。[龙沙]泛指边塞之地。[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汉?(pú)初赐]汉律,三人以上无故不得聚饮,违者罚金四两。朝廷有喜庆事,特许军民聚饮,称赐?。[胡部曲]唐时西凉地少数民族的乐曲。[元戎]主将,军事长官。[萋萋]草盛貌。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祓(fú)]原指古时为除灾去邪而举行仪式的习俗。此处指消除。
杏花天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释】
[杏花天]词牌名。又名杏花风,此首亦名杏花天影。《词谱》(卷十)载有双调54、55、56字三体。本词双调,58字,应视为变体。[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沔(Miǎn)口]今湖北汉口。[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挂席]扯起风帆。席:船帆。[容与]迟缓不前貌。此处指缓行。[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王献之曾在秦淮河送之渡江,并作诗。后泛指渡口。[兰桡]兰木做的船桨。
一萼红
姜夔
丙午人日,余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注释】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108字。[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6)。[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别驾]州刺史的佐吏。[卢橘]金橘。[幽篁]竹丛。[定王台]在长沙城东,汉长沙定王所筑。[乱湘流]横渡湘江。水本顺流,因渡而水流被乱,故云。[低昂]高低起伏。[雪老]积雪未融。[粘鸡]《荆楚岁时记》:“人日贴画鸡于户,悬苇索其上,插符于旁,百鬼畏之。”[野老]村野老人,指隐者。[金盘]即春盘。古俗于立春日取生菜、果品、饼、糖等放置盘中为食,名春盘,取迎新春之意。周密《武林旧事》载,立春日,朝廷分赐贵戚大臣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值精巧。每盘值万钱。”此年人日正是立春,故词人并言之。[侵寻](时光)渐渐消失。[雅集]美好的聚会。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注释】
[霓裳中序第一]词牌名。始见于姜夔词,注有工尺旁谱。双调,101字。[祝融]祝融峰。衡山最高峰。[黄帝盐]洪迈《容斋续笔》:“今南岳献神乐曲有黄帝盐,而俗传为黄帝炎。”[散序六阕]《霓裳》曲分三大段:一、散序,六遍;二、中序,遍数不详;三、破,十二遍。白居易《和元微之霓裳羽衣歌》诗:“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亭皋]指水边平地。[纨扇]细绢制的团扇。[罗衣]薄绢缝制的夏季单衣。[初索]开始闲置。[颜色]容颜。语出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南北朝后期著名文士,梁时出使西魏,被留。诗文多思故园之哀怨。[醉卧酒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公(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常从妇饮酒,阮醉,便卧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酒垆,安置酒瓮的土台子。
章良能(1首)
章良能(?―1214),字达之,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有《嘉林集》百卷,不传。存词一首。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栏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等。双调,58字。[抽簪]含苞。[碎鸣禽]禽鸟的鸣叫声纷繁如碎语。[迟迟日]形容春天昼长。《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刘过(1首)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属江西)人。屡试不第。数次上书陈述政见。流落江湖间,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交往。词风豪放激越。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七十余首。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箜篌曲等。双调,60字。[侑觞(yòushān?)]劝酒、陪酒。[安远楼]又名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登览胜地。[黄鹤断矶头]黄鹤山,西北有黄鹤矶,黄鹤楼在其上。矶,水边之山石。[浑是]全是。
严仁(1首)
严仁,字次山,号樵溪,生卒年不详。邵武(今属福建)人。与严羽、严参同称“邵武三严”。有《清江?乃集》,不传。存词三十首。
木兰花
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
[罗带缓]因体瘦而衣带松。[宝奁(lián)]此处指镜子。俞国宝(1首)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淳熙太学生。有《醒庵遗珠》,
不传。存词五首。
风入松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注释】
[风入松]乐府古琴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76字。[玉骢(cōn?)]白马。[花钿(diàn)]以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的首饰。[暖风十里四
句]写景名句。生动描写出了西湖春游时的繁华景象。
张(2首)
张(1153-1221?),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将张俊之曾孙。官至司农少卿。与姜夔有交往。有《南湖集》、《南湖诗余》。存词八十余首。
满庭芳
促织儿
张
月洗高梧,露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
,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注释】[?(tuán)]露水多。[土花]苔藓。[微韵]细小的声音。[晓机]连夜纺纱直到天明。[敛步]脚步很轻。敛:收缩、约束。[华堂]精美的厅堂。[笼巧妆金]谓笼子小巧而涂金色。[从渠]任它。
宴山亭
张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催成疏雨。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帘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注释】
[蕙畹(wǎn)]种香花兰草的园圃。蕙,香草名。畹,面积单位,或云十二亩,或云三十亩为一畹。此处有畦之意。[霓旌]原义是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此处指云。
史达祖(9首)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生卒年不详。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为韩?胄堂吏,韩败,坐受黥刑。有《梅溪词》。存词一百余首。
绮罗香
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注释】
[绮罗香]词牌名。双调,104字。[做冷欺花]春雨添寒,花不能开。所以说欺。做冷:使冷。[西园]泛指园林。[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杜陵]汉宣帝陵墓。在今西安市东南。此泛指游乐之地。[春潮晚急]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此二句化用其意。[谢娘]唐代著名歌姬。后世泛指歌女。此处代指美人。[门掩梨花]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处化用其意。
双双燕
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
[双双燕]词牌名。史达祖自度曲,因咏双双飞燕,故以为名。双调,98字。[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农村在此日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故称“春社”。相传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差池]燕子飞时尾翼舒张貌。《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相并]相互依偎并栖。[还相]又仔细相看。[藻井]画有图案的天花板。因用方木架成,形似井栏,故称藻井。[芹泥]长有水芹之处的泥土。[轻俊]轻盈俊俏。[芳信]情书。[红楼]指富贵人家。此指燕子筑巢处。
东风第一枝
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漫疑碧瓦难留,信知暮寒犹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怕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释】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双调,100字。[草甲]草的外皮。[信知]料知
。[行天入镜]韩愈《春雪》诗:“入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此处化用其意。谓春雪后池水清澈明净,池面如镜子一般。马行桥上,如行走在白云之上。形容春雪洁白轻软。[做弄]故意做出。[旧游句]晋王子猷雪夜乘兴访戴安道,至门不见而返。人问其故,他回答说:“吾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何必见戴。”见《世说新语.任诞》。[后盟句]用司马相如雪天赴梁王兔苑之宴迟到之事。[挑菜]唐宋风俗以二月二日为挑菜节。[灞桥相见]用郑綮事。孙光宪《北梦琐言》七载,丞相郑綮善诗,有人问他近日是否有新作,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此处何以得之?”此处活用此典,隐指灞桥风雪。
喜迁莺
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注释】
[玉壶]比喻月亮。[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灯。[黄道]此处指月光。《汉
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杜郎]指杜牧。此处是作者自指。[春碧]指春日新酒。新酒呈绿色。
三姝媚
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
来暗写。
【注释】
[三姝媚]词牌名。双调,99字。[缥瓦]琉璃瓦。[凤弦]即琴弦。[翠泊]翠色的门帘。[铜驼]洛阳街道名,这里代指临安。[崔徽]唐代的一位歌妓。元稹《崔徽歌并序》载,崔徽与裴敬中相恋。即别,徽请画家丘夏画肖像寄裴敬中,不久相思抱病而死。
秋霁
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注释】
[秋霁]词牌名。又名春霁。双调,105字。[上国]指南宋京城临
安。[脍鲈]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而思家乡吴中的鲈鱼脍等美味,辞官归乡。后遂以鲈脍作为思乡的典故。[露蛩悲]秋露降临,蟋蟀悲鸣。[剪梅]即折梅,用陆凯赠范晔诗之事。
夜合花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销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夜合花]词牌名。又名合欢。双调,100字。[潘郎]西晋诗人潘岳,三十二岁头发开始花白。后遂作为中年白发的典故。此处是作者自指。[徐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徐昭佩)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此处形容半开的梅花。[芳机]织布机的美称。
玉蝴蝶
史达祖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虫网阑干。无端啼蛄搅夜,
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注释】
[宫树]本指宫廷之树,此处泛指环绕屋宇之树。宫,广义为屋室。[短景(yǐng)]景指日光。入秋日渐短,故云。[土花]苔藓。[?(zhòu)]井壁。[恨随团扇]相传汉班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作《团扇歌》以自伤。[婵娟]形容仪态美好,此处借指美人。
八归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残照,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释】
[瞰]俯视。[微茫]隐约不明的样子。[然竹]烧竹。然,同“燃”。柳
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歌眉]歌女之眉。代指歌女。[舒绿]眉目舒展。古代女子以黛绿画眉,故云。
刘克庄(4首)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官至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辛派词人的重要作家,词风豪迈慷慨。词集名《后村长短句》。存词一百余首。
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浅画镜中眉,深拜楼中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40字。[陈敬叟]作者友人,字以庄,号月溪。[霁(jì)华]指明亮月光。[明发]天刚发亮。
贺新郎
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释】
[衣]粗布衣服,,粗丝织成的布。[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头饰。[艾虎]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用以避邪。[观渡]即看龙舟比赛。《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逢场慵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场所就开场表演。亦指随事应景,应付场面。[灵均]屈原的字。[纫兰佩]喻指清高的道德修养。《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椒醑(xǔ)]用椒实浸制过的美酒。本用以祭神,此处取其清醇。[骚魂]指屈原的魂魄。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故称骚人。后世也泛指诗人。[波底二句]据《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悼他。到这天,用竹筒子装米,投水来祭祀。
汉建武年间,长沙人区曲,忽见一位士人,自云是三闾大夫,对区曲说:“听说你要祭祀我,非常好。常年祭米为蛟龙窃去。今年如再施恩祭我,应当用栋叶塞在上面,用彩丝缠上,这二样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区曲按他的话办了。此后,五月五日做粽子,并用栋叶五彩丝,均是那时的遗风。[把似]假如。
贺新郎
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去北,日西匿。
【注释】
[湛湛]深远貌。[牛山滴]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后世遂以“牛山泪”为恋生惧死的典故。[凌云笔]大手笔。《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南朝狂客]指孟嘉。《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桓)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叹。”此为后世熟典“破帽”的出处。[孤负]同“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