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柳花乱飞,遂忆及远人未归。换头,言勉强梳洗,愁终难释。“何处”两句
,更念及远人所在之处,愈增相思;相思无已,故倍觉春昼之长。写来声情顿挫,
自臻妙境。陈廷焯《大雅集》卷一:温丽芊绵,飞卿流亚。
栩庄《栩庄漫记》:全词流丽动人。牛希济生查子
春山烟①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
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作者简介】
牛希济,牛峤之侄,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才思敏捷,工诗词,词风与牛峤相
近。仕蜀。王衍时,为起居郎,累官翰林学士。入唐后,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
【注释】①烟:此指春晨弥漫于山前的薄雾。【评解】
恋人相别,自有一番难言的缠绵之情。此词用清峻委婉的语言,描摹出一种深沉悱
恻的情绪。上片写晨景,末句方点出“别泪”,为下片“语已多,情未了”张本。
歇拍两句,从江总妻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中
化出,颇见构思之巧、寓意之挚。【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牛希济《生查子》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
玉词》之“泪花落枕红绵冷”词相似。下阕言行人已去,犹回首丁宁,可见眷恋之
殷。结句见天涯芳草,便忆及翠裙,表“长勿相忘”之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上片别时景,下片别时情。
起写烟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残月”两句,写晓景尤真切。残月映脸,别泪晶莹
,并当时人之愁情,都已写出。换头,记别时言语,悱恻温厚。着末,揭出别后难
忘之情,以处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痴,而情则极挚。
栩庄《栩庄漫记》:“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旨悱恻温厚,而造句近乎自
然。岂飞卿辈所可企及?“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将人人共有之情,和
盘托出,是为善于言情。临江仙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①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③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④动晨钟。
【注释】①瑶姬:神女。②霭:云气,烟雾。这里指香炉的熏烟。
③楚王惊梦:即楚王与巫山神女相遇之事。
④征棹:即征帆。谓远行之舟。棹:摇船的用具,这里指舟船。【评解】
这首《临江仙》词,吟咏的是楚王神女相遇的故事。上片着重写景。峭壁参差的巫
山十二峰,乃神女居住之所。金炉珠帐,云烟缭绕,描绘出凄清美妙的仙境。下片
抒情。
船行巫峡时,斜月照人。古代在这里传说的一段风流佳话,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咏
古抒怀,为词的发展开拓了新路。【集评】
《十国春秋》:希济素以诗词擅名。所撰《临江仙》有云:“月斜江上,征棹动晨
钟。”持为词家之隽。为时人称道。
《花间集评注》引仇山村曰:希济《临江仙》,芊绵温丽极矣!自有凭吊凄怆之意
,得咏史体裁。
栩庄《栩庄漫记》:全词咏巫山女事,妙在结二句,使实处俱化空灵矣。
李?南乡子
乘彩舫①,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②,竞折团荷③遮
晚照。【作者简介】
李?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据《茅亭客话》载:其先世为波斯人。其妹
为王衍昭仪。?是五代前蜀秀才,事蜀主王衍,国亡不复仕。李?有诗名,“所吟
诗句,往往动人”,多感慨之音。他的词,《花间集》收录37首,《全唐诗》收录
54首。词风清新俊雅,朴素中见明丽,颇似韦庄词风。《历代词人考略》说他“以
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注释】①彩舫:结彩小舟。
②窈窕:姿态美好。③团荷:圆形荷叶。【评解】
李?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
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
活片断。莲塘泛彩舟,棹歌惊睡鸳,游女带香,竞折团荷,笑遮晚照而犹不忘自呈
其姿容。
词将时令景物、人物动态写得句明字净,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诗人对南国水乡风
物人情的热爱,充溢字里行间,读来饶有兴味,颇耐咀嚼。【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咏南荒风景,惟李?《南乡子》词有17首之多。荔
子轻红,桄榔深碧,猩啼暮雨,象渡瘴溪,更萦以艳情,为词家特开新采。
况周颐《蕙风词话》:绝无曲折,却极形容之妙。
周草窗《齐东野语》:李?、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
。亦《竹枝》体也。茅?《词的》卷一:景真意趣。
栩庄《栩庄漫记》:“竞折团荷遮晚照”,生动入画。巫山一段云
古庙①依青嶂,行宫②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③,往事思悠悠。**朝还暮④
,烟花⑤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⑥自多愁。【注释】
①古庙:指巫山神女之庙。青嶂:草木丛生,高耸入云的山峰。
②行宫:古代天子出行时住的宫室。这里指楚王的细腰宫。
③妆楼:指宫女的住处。
④**朝还暮:宋玉《高唐赋》说,楚王梦一神女,自称“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⑤烟花:泛指自然界艳丽的景物。
⑥行客:指途经巫山之过客。【评解】
这首词,借写孤舟经过巫山的所见所感,抒发怀古伤今之情。上片写船行巫山之所
见;下片写由眼前景物而引起对悠悠往事的具体联想。通篇情景相生,抒怀古之情
而隐含伤今之意。寓意深远而含蓄。词风清丽委婉。【集评】
许昂霄《词综》:黄叔?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
则述道情;《河满子》则咏祠庙。大概不失本题之意。尔后渐变,去题远矣。如李
?《巫山一段云》词,实唐人本来词体如此。”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内容与调名相合,写的是巫山景色:
古庙靠山,行宫傍水,听到水声,见到山色。由眼前景物联想起悠悠往事:楚国神
女,朝云暮雨,景物更换,几经春秋。想到这里,即使不必听到猿啼,也就足以使
旅客生愁了。通首怀古,而伤今之意也隐然言外。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啼猿”二语,语浅情深。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
况闻猿啼乎?薛昭蕴浣溪沙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①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
门②外卓③金轮,日斜人散暗**。【作者简介】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
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
,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注释】①郡庭:郡斋之庭。
②延秋门:长安禁苑中宫庭24所,西面二门,南曰延秋门,北曰元武门。
③卓:立也。金轮:车轮。【评解】
又是落花满庭,夕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向谁诉说!
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全词写得孤寂冷落。词中含蓄委婉地表露了
离别相思之情。【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纪初别,泪痕界粉,起句便从对面着笔,则“
日斜人散”,**者不独一人也。全词情殷语婉,六朝之余韵也。作者《谒金门》
词,结句云“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情致与此相似。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日斜人散,对此者谁不**?魏承班生查子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
。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①。【作者简介】
魏承班,其父魏宏夫为前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
官至太尉。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
者。【注释】①黄金缕:谓衣上所饰也。一为古曲名。【评解】
落花无语,梁**。临风抚琴,泪滴罗裳。这首词通过暮春景物的描绘,抒发了
诗人惜春、怀人之情。清新隽雅,语婉情深。乃《花间集》中之佳作。【集评】
《柳塘词话》:承班词,较南唐诸公更淡而近,更宽而尽,人人喜效为之。如“难
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亦为弄姿无限。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花落燕飞,有《珠玉词》“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下阕怀旧而兼悼逝,殆有凤尾留香之感耶!
黄?《花间集注》:“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二句,隽语也,隽不在言,而有
不尽之意。栩庄《栩庄漫记》:魏词浅易,此却蕴藉可诵。玉楼春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①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愁倚
锦屏低雪面②,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③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注释】①翠帘:窗帘。横数扇:窗开。②雪面:粉面。
③凉月:疑为“良夜”之讹。尽:犹竞。【评解】
暮春时节,梁**,落红满地。愁倚锦屏,春色恼人。
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小词通过春景的描绘,抒写**怀人之情。
意境优美,婉丽多姿。【集评】
元遗山《遗山集》: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如《玉楼春》词,明净自然,不着
意雕琢而意境全出。陈廷焯《别调集》卷一:“凄警”。“语意爽朗”。
尹鹗满宫花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香袅。风流帝子①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离恨多,
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②?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作者简介】
尹鹗,成都人。事前蜀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与李?友善。鹗性狡黠,
工诗擅词。其词明浅动人,简净柔丽。亦《花间集》中之珍品。【注释】
①帝子:当指妃子言。风流帝子四字,《历代诗余》作“草深辇路”。
②三岛:泛指仙境。【评解】
沉沉月夜,悄无声息。落花遍地而“帝子”不归。使人愁锁碧窗,离恨满怀。又听
得杜鹃声声,隔窗传来,更增人愁思。这首词,抒写了寂寞冷清的宫廷生活。诗人
写景抒怀,寄寓良深。【集评】
《全唐诗话》:尹鹗工小词,有《满宫花》云“月沉沉,人悄悄”云云。盖伤蜀之
亡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写宫怨。诗人身值乱离,怀人恋阙,每缘情托
讽。宛转、清丽。张叔夏《词源》:参卿词,以明浅动人,以简净成句者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绮丽风华,仿佛仲初宫词。临江仙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①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注释】①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②半条:一作“半消”。
【评解】
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
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
的幽怨悲凉之情。【集评】
《柳塘词话》:尹鹗《杏园芳》第二句“教人见了关情”,末句“何时休遣梦相萦
”,遂开柳屯田俳调。至其《临江仙》“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流递于后,令读者不能为怀。岂必曰《花间》、《尊前》,句皆婉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满宫花》、《临江仙》二词一写宫怨,一写闺怨
。
其时身值乱离,怀人恋阙,每缘情托讽。二词皆清丽为邻。《临江仙》之结句,尤
有婉约之思。顾?诉衷情
永夜①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②不相寻③?怨孤衾④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作者简介】
顾?(生卒、籍贯不详),前蜀王建时给事内庭,后擢茂州刺史。
入后蜀,累迁至太尉。工诗词,其词真挚热烈,婉丽动人。【注释】
①永夜:长夜。②争忍:怎忍。③寻:寻思。④衾:被子。【评解】
这首小词,情辞真挚热烈,感人肺腑。【集评】
王士?《花草蒙拾》: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
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袭此。然已为柳七一派滥觞。
《知本堂读杜》:杜陵《月夜诗》,明是公忆?州之闺中及小儿女,却代闺中忆己
。
明是公忆闺中,久立月下而泪不干,却云何时偕闺中倚幌,双照泪痕。身在长安,
神游?州,恍若身亦在?州,神驰长安矣。曩读顾?《诉衷情》词云:“换我心,
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是此一派神理。(《五代诗话》卷四引)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元人小曲,往往脱胎于此。醉公子
漠漠秋云澹①,红藕香侵槛②。枕倚小山屏,金铺③向晚扃④。睡起横波慢,独
望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注释】
①澹:“淡”的异体字。浅、薄之意。②槛:窗户下或长廓旁的栏杆。
③金铺:门上之铺首。作龙蛇诸兽之形,用以衔环。
④扃:门窗箱柜上的插关。这里是关门之意。【评解】
又象去年那样,窗外云淡风清,藕香侵槛。闭门倚枕,无限情思。院中衰柳上寒蝉
数声,令人魂销。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离人相思之情。诗人掌握初秋景
物的特征,着意描绘。写得婉转含蓄,情思绵绵。【集评】
《十国春秋》吴任臣云:?善小词,有《醉公子》曲,为一时艳称。
《五代诗话》:《花间集》顾?《醉公子》词云:“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陈声伯爱之,拟作一绝句云:“拥被忽听门外雨,山中又作去年秋。”甚脱化。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意境与《杨柳枝》相似。《醉公子》之“小山
屏”一句,言室内孤寂之况;“衰柳蝉声”言室外萧瑟之音。乃言玉郎一去,相逢
之难,其本意也。以词句论,“红藕”、“秋云”之写景,“倚枕”、“横波”之
含情,胜于《杨柳枝》调。其“衰柳”、“魂销”二句,尤神似《金荃》。
栩庄《栩庄漫记》:“衰柳”二句,语淡而味永,韵远而神伤。毛文锡醉花间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①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
寒一阵。偏忆戍楼②人,久绝边庭信。【作者简介】
毛文锡,字平?,南阳(今河南沁阳)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后事王蜀(前蜀)
为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随王衍降唐。后复事孟蜀(后蜀)。工小词,作品收
入《花间集》。【注释】①??:水鸟。趁:乘便,乘机。
②戍楼:古时边防驻军筑以望远者。【评解】
征人远戍,虽曰“休相问”,心中却自难忘。而昨夜风雨,黎明轻寒,不觉更加思
念远方征人。他久无音信,实在让人牵念。这首小词,辞语浅易,而情思缠绵,写
得极有韵致。【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言己拼得不相闻问。人苦独居,不及相趁??
,而晓来过雨,忽念征人远戍,寒到君边,虽言“休相问”,安能不问?越抛开,
越是缠绵耳。《餐樱庑词话》况周颐云:语淡而真,亦轻清,亦沉着。更漏子
春夜阑①,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
芳节,庭下丁香千结②。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注释】
①阑:残,尽,晚。②丁香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评解】
子规声声,夜月沉沉,已经是夜阑人静的时候了。而人既不见,梦又难凭。独对孤
灯,彻夜无眠。转眼“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令人益增愁思。这首**怀
人的小词,情景兼融,婉丽多姿,为“花间”名篇之一。【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
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阕言春日之怀人,
霞明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栩庄《栩庄漫记》:如此首之婉而多怨,应为其压卷之作。
婉约词四
阎选定风波
江水沉沉①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江双双飞白鸟,烟袅②,芦花深处隐渔歌
。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
圆荷。【作者简介】
阎选,孟蜀时布衣。以小词供奉南唐后主,人称为阎处士。其词与毛文锡相伯仲。
《花间集》收阎词八首。【注释】①沉沉:深沉。
②烟袅:云烟缭绕。袅,形容烟之状态。【评解】
江水沉沉,白鸟双飞,枫叶芦花,征帆渐远。“人去”之后,惟见园荷滴露,冷月
照人,莎满荒径,凄凉冷落。这首词着意描绘了萧索的秋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
含蓄地流露了诗人的无限感怀。【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纯是写景,惟“人去”二字见本意。在陆则莎
满径荒,在水则露寒月冷,一片萧寥之状,殆有感于王根,樊重之家,一朝零落,
人去堂空,作者如燕子归来凭吊耶?欧阳炯南乡子
画舸①停桡。槿花②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作者简介】
五代后蜀词人欧阳炯,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善吹长笛,工词,曾任前蜀
中书舍人。前蜀亡,又任后蜀翰林学士等。后蜀亡,仕宋,任散骑常侍。曾为赵崇
祚所编《花间集》作序,说明编选的宗旨。【注释】
①画舸:彩饰游船。桡:船桨。
②槿花:一种落叶灌木,紫色浅花,南方民间多用以代替篱笆。【评解】
《花间集》收欧阳炯《南乡子》八首,此其二。词写舸中游人与沙岸上女子的搭话
,笑语可闻,情态宛然。全词风格清新婉丽,情感健康纯朴,气氛欢悦、和谐。起
句优美多姿,结句饶有余思。为词家所称赏。【集评】
汤显祖《花间集评》中,曾对欧阳炯《南乡子》词八首作过这样评价:“诸起句无
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全唐诗话》:欧阳炯《南乡子》词最工。
《栩庄漫记》云:写景纪俗之词,与李?可谓笙磬同音。俨然一幅画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欧阳炯《南乡子》词写蛮乡新异景物,以妍雅之笔
出之,较李?《南乡子》词尤佳。南乡子
路入南中①,桄榔②叶暗蓼花③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④,树底纤纤抬素手
⑤。【注释】
①南中:古地区名。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但这里是指
南粤。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古代指女子柔细的手。【评解】
欧阳炯《南乡子》具有南粤浓烈的乡土气息。把南国风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引人
入胜。南国的秋天,景色佳丽。一阵细雨,桄榔树浓荫遮暗,淡红的蓼花掩映其间
。就在这风光如画的环境里,一双纤纤素手正在树下采撷红豆。全词色彩艳丽,语
言清新,不故作愁苦之态。这些都是欧词艺术上的特点。【集评】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欧阳炯词,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
来。大概词家如炯,求在晚唐五代,亦不多见。
《唐宋词鉴赏集》:欧词《南乡子》主要写南粤景色。这是诗词园地的新天地。这
里有“海南”红光艳发的石榴,有越王台前的刺桐花,有“认得行人惊不起”的孔
雀,有“芭蕉林里”的人家。词中的妇女虽然还是花间美人,但已经洗去脂粉。她
们或者“竟携藤笼采莲来”,或者“竞折团荷遮晚照”,或者就象这首词写的那样
,女子正在桄榔树下采撷红豆。总之欧阳炯笔下的南国风光,不仅在唐五代词里别
开生面,就是在宋以前的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江城子
晚日金陵①岸草平,落霞②明,水无情。六代③繁华,暗逐逝波声④。空有姑苏台
⑤上月,如西子⑥镜,照江城⑦。【注释】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宫,
为长夜之饮。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
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彩极
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集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
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
谓天衣无缝。《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毛熙震清平乐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含愁独倚闺帏,玉炉
烟断香微①。正是**时节,东风满树花飞。【作者简介】
毛熙震,蜀人,后蜀孟昶时,官至秘书监。通音律,工诗词。“词中多新警,而不
为儇薄。”(《齐东野语》)《栩庄漫记》谓其词:“浓丽处,似学飞卿,然亦有
清淡者,要当在毛文锡上,欧阳炯、牛松卿间耳。”《花间集》收其词29首。
【注释】①烟断香微:言无心在香炉内添香,故“烟断香微”,正是愁人情态。
【评解】
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
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哪里还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
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
全词写得清新柔美,婉转多姿。【集评】
《全唐诗话》:熙震有《清平乐》词云:“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东风满
树花飞。”为人们传诵。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仅为清稳之作,结意含蓄,自是正轨。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情味宛然。又《白雨斋词话》:“东风”六字精湛,凄艳
。定西番
苍翠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
玉郎消息,几时归?【注释】①苍翠:青绿色。指枝叶繁茂。【评解】
春风和煦,绿阴满院。蔷薇盛开,莺啼蝶飞。风光绮丽而玉郎未归。黄昏倚阑,不
觉勾起了绵绵相思。这首春日怀人的小词,写得情殷语婉,纡回不尽。【集评】
《花间集注》:“戏”是嘲弄之意。而“蔷薇”则是作者的“自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下阕之结句,皆善用迂回之笔。
孙光宪风流子
茅舍槿篱溪曲①,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③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
促,轧轧鸣梭穿屋。【作者简介】
五代词人孙光宪,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
。
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
。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注释】
①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溪曲:小溪弯曲处。
②菰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
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③水?:即荭草。【评解】
这是一首较早地描写水乡农舍风光的词。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典型的具有
水乡特色的农舍图。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这首小
词内容丰富,凡水乡农家具有代表性的东西,皆写入词中,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
写人物,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劳情况及水乡
农事繁忙的景象。全词朴实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爱慕水乡的思
想感情。【集评】
《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
,已扩放多矣。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四: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酒泉子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②。马萧萧③,人去去,陇④云愁。香貂旧制戎衣窄
⑤,胡霜⑥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注释】
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②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
③萧萧:马鸣声。④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
⑤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⑥胡霜:胡地的寒霜。【评解】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
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
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
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深得言情之妙。【集评】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
也。再谈,不禁酸鼻。”按: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
来看,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花间集注》:“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
菩萨蛮
木棉①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②南人祈赛③多。客帆风正
急,茜④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注释】
①木棉:落叶乔木,产于两广。②铜鼓蛮歌:皆以娱神之歌乐。
③祈赛:皆祀神也。祈:求赛:报。④茜:绛色。【评解】
木棉花开,春光大好。铜鼓蛮歌声中,忽见一帆,飘然而来,船上红袖偎樯,顷刻
间消失在烟波江上。几番回头,令人不胜怅惘。这首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南国风光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集评】
《花间集注》:彭羡门《广州竹枝词》云:“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深得此词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铜鼓声中,木棉花下,正蛮江春好之时。忽翠袖并
船,惊鸿一瞥,方待回头,顷刻隔几重烟浦,其惆怅何如。“正是客心孤回处,谁
家红袖倚江楼”。文人之遐想,有此相似者。
《栩庄漫记》:南国风光,跃然纸上。徐昌图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①。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作者简介】
徐昌图,莆阳(今属福建)人,与兄昌嗣,并有才名。仕闽,节度使陈洪进归宋,
令昌图奉表入汴。太祖授为国子博士。工诗词。选入《尊前集》。【注释】
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飘蓬:飘浮无定之
意。【评解】
黄昏送别,孤帆远征。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
淮月朦胧。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风格柔丽,抒情宛转。语言美,意境尤美。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
绳。“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
见客中情味也。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
《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
》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无名氏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
①现,北斗②回南面,休③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注释】
①参辰:即参星与商星。二星相背而出,永不相遇,更不会在白日同时出现。
②北斗:由七颗星组成,位置永远在天空的西北方。
③休:休弃,这里指爱情决裂。【评解】
这首词以丰富而大胆的想象,运用委曲婉转的表现手法,在誓言中并不直接、明显
地抒写对爱情的专一,而是以精炼的语言,几经转折地描写了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
多种现象,委婉地抒发爱情永恒不变的心愿。含蓄、新奇而真切,有独创一格之妙
。【集评】
《中国历代诗歌名篇赏析》:整首词声调十分和谐,适于歌唱;语言朴素自然,感
情真挚坦率,完全是民歌的情调。
《唐宋词鉴赏集》:此词委婉地发愿,真挚的爱情,确实是一首表现爱情永固的好
民歌。王禹?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①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②。平生事,此时凝睇③,谁会④凭栏意?【作者简介】
王禹?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长州知县、翰林学士
等职,是宋初著名文学家。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他的诗风格清丽平易,在北
宋诗坛颇有影响。存词只有一首。【注释】①孤烟:炊烟。
②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③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④会:理解。【评解】
这首词是王禹?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词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抒发了他
壮年时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全词借景抒情言志,写得委婉含蓄。风格清丽,感情质朴。【集评】
《词苑》:此词“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唐宋词赏析》: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
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唐宋词选注》:王禹?的作品以诗文为主,在仅存的这首小词中,他描绘了江南
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客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
不同于一般的艳词。钱惟演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
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①,今日芳樽唯恐浅。
【作者简介】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之子。归宋后,历任翰林学士等职。擅诗词,是“西昆
”派的主要诗人。风格清新、香艳、宛转、细腻。其诗词在当时曾有一定影响。
【注释】①芳樽:对酒杯的美称。这里指饮酒。【评解】
绿杨芳草,烟波拍岸,花间蝶舞,枝上莺啼。又是春光烂熳的时候了。流光似水,
物换星移。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眼前恼人春色,益令
人断肠。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集评】黄?《花庵词选》:此公暮年之作,极凄惋。
张宗?《词林纪事》: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酒阑歌之,必为泣下。
寇?踏莎行
春色将阑①,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屏山半掩余香袅②。
密约沉沉③,离情杳杳④。菱花⑤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长空黯淡连芳
草。【作者简介】
寇?字平仲,华州下?(陕西渭南)人。宋太宗时进士,真宗时官至宰相。著有《
巴东集》。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
【注释】①阑:晚,尽。这里是说春光即将逝去。
②屏山:屏风。袅:指炉烟缭绕上升。
③沉沉:这里意为长久。谓二人约会遥遥无期。
④杳杳:幽远。指别后缠绵不断的相思情意。⑤菱花:指镜子。【评解】
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两地
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
婉丽凄恻,清新典雅。【集评】
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也是依托之作。倚楼少妇比自己,所望密约者
为朝廷。依本传所载,更以为罢知青州时所作。但无佐证,谨附此意供参考。
《唐宋词选注》:《四库提要》称寇?的诗作“含思凄惋,绰有晚唐之致”。“含
思凄惋”,亦可用来评他的词。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
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为人正直有气节。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主张,已成为国人自励的名言。他存留的词不多,却能以边塞风光入词
,抒发爱国情怀。对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注释】
①黯乡魂:思念家乡,心情颓丧。黯:形容心情的忧郁。
②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评解】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碧云、黄叶、翠烟,是
用色泽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
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秋景的动人,适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有人
认为这首词主要是“丽语”、“柔情”,也有人提出其中有寄托,如张惠言说:“
此去国之情”。【集评】
《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
,而情语入妙至此。
邹?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
遂成绝唱。许昂霄《词综偶评》: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
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
,即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
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
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继昌《左庵词话》: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
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②。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
夜,月华如练③,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
头?④,谙⑤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释】
①香砌:砌是台阶,因上有落花,所以称为香砌。
②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细碎的声音。③练:素色的绸。
④?:倾斜的样子。⑤谙:熟悉。⑥都来:即算来。【评解】
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历来评词者都认为本词情景兼融。上片主要写景,
而寓情其中。下片全部抒情。末三句一往情深。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集评】
杨慎《词品》:范文正公、韩魏公勋德望重,而范有《御街行》词,韩有《点绛唇
》词,皆极情致。予友朱良规尝云:“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
三才。”虽戏语,亦有理也。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月光如画,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
“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年年今夜”与“夜夜除非”之语,并可
见久羁之苦。“长是人千里”一句,说出因景怀人之情。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
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①?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
②未成,江边潮已平③。【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死后谥“和靖先生
”。工诗词,风格淡远、婉丽。他的诗多反映其隐居生活及恬淡的心境。
【注释】①谁知离别情:一作“争忍有离情”。
②同心结:将罗带系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定情。
③潮已平:指江水已涨到与岸相齐。【评解】
这首小词寄离情别意于山容水态之中,颇有民歌风味。上片写景,景中衬情;下片
抒情,以情托景。上下片和谐对称,不仅词中有画,而且画中有意,真实地表达出
离愁别恨。是一首明白如画而又含蓄不尽的佳作。【集评】
彭孙?《金粟词话》: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
,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
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点绛唇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③去,萋萋③无数,南北东西路。【注释】
①金谷:地名,在河南洛阳县西。谷中有水。古代风景名胜地。
②王孙:贵人之子孙。也是草名。③萋萋:草盛貌。【评解】
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
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林逋的《点绛唇》为词中咏草的杰作,词境极冷绝凄楚,与
欧阳修的《少年游》,梅尧臣的《苏幕遮》,都为咏春草的绝唱。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①独徘徊。【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宋
仁宗朝,官至宰相。《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
情思”。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著有《珠玉词》。
【注释】①香径:散发着落花香味的小路。【评解】
此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上片天气、亭台、夕阳,依稀
去年光景;下片花落燕归,更是触目伤情,抑郁难解,只有徘徊香径而已。词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属对工巧;思致缠绵,成为后世传诵的
名句。诗人善于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律谐婉,创造了情致缠绵,
凄婉隽丽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集评】
杨慎《词品》:“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遇。
卓人月《词统》: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
,著诗不得。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
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
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
离索之感。
“无可”两句,属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
,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浣溪沙
一向年光①有限身,等闲②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
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③。【注释】①一向:即一晌,一会儿。
②等闲:平常。
③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评解】
这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
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伤别之作。起句,叹浮生有限;次句,伤离别可哀;
第三句,说出借酒自遣,及时行乐之意。换头,承别离说,嘹亮入云。意亦从李峤
“山川满目泪沾衣”句化出。“落花”句就眼前景物,说明怀念之深。末句,用唐
诗意,忽作转语,亦极沉痛。蝶恋花
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③到晓穿朱
户。昨夜西风凋碧树④,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
知何处?【注释】①槛:栏杆。②飞去:一作“来去”。
③斜光:残月的清光。④凋碧树:使得树木绿叶枯落。⑤尺素:书信。
【评解】
这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
所感。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
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
词中还隐约含蓄地表示有难言之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集评】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作者工于词语,炼字精巧,善于将主观感情熔于景物
描写之中。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西风、路远、山长、水阔,这一切景
物都充满了凄楚、冷漠、荒远的气氛,从而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从词的
章法结构来讲,以时间变化为经线,以空间转移为纬线,层次井然,步步深入。
《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蝶恋花》写出了闺中人秋日怀人的气氛,而没有堆金垛
玉,铺排锦绣。是他深婉含蓄、“风流蕴藉”(王灼《碧鸡漫志》)词风的一首代
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