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婉约词八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346

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低。听几片、井梧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释】

①萧娘: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人每以

“萧娘”作为女子的泛称。【评解】

周邦彦词“语工而入律”,为后世词人尊崇;其描写爱情,细腻委曲,确有独到之

处。本词末三句以前,闲闲写来,乍看初无深意,直至卒章点睛,乃觉通篇有情,

无一**。【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亦是层层加倍写法,本只不恋单衾一句耳,加上前

阕,方觉精力弥满。

薛砺若《宋诵通论》:这首《夜游宫》,把秋暮晚景,写得明净如画。即中西最高

的诗篇,其写景美妙处,亦不能过此。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②回时,月满西

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南渡前,家庭

生活平静美满。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流落异地,无依

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

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

出机杼。有《李清照集》、《漱玉词》。【注释】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评解】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

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

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集评】

伊士珍《??记》: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

一剪梅》词以送之。

王灼《碧鸡漫志》:易安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③,半夜凉初透。东

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释】

①瑞脑:龙脑香。②金兽:兽形铜香炉。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评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彩,使

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

古艳传;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

渠成之妙。【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

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

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

“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②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

陵③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④。凝眸处,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注释】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④凝眸:注视。【评解】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

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

的艺术魅力。【集评】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

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

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

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

”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

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

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武陵春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②春

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

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小船。

【评解】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

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

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

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

,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②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③,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

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

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

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

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

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

二人押。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徐?《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

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

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许昂霄《词综偶评》: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陆?《问花楼词话》:《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

吴灏《历朝名媛诗词》:易安以词专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其《声声慢》一阕

,其佳处在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照应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

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①。”【注释】①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集评】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

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

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

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

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

、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永遇乐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

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铺翠冠儿⑦,

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

底下,听人笑语。【注释】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评解】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

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

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

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集评】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

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

》,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

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

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

须眉。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①成

,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冬,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

面,玉栏于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

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

腻曲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

:“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萧条”两句,言风雨闭

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

鸿”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被冷”两

句,言懒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清露”两句,用《世说》,点

明外界春色,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盖春意虽盛,

无如人心悲伤,欲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浣溪沙

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海燕未来人斗草④

,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昏疏雨湿秋千。【注释】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

②沉水:沉香。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④斗草: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游戏。

⑤生绵:谓柳杨花飘絮。【评解】

此词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

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集评】

《谭评词辨》卷一:易安居士独此篇有唐调。选家炉冶,遂标此奇。

赵佶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①,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

珠宫女②。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③

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

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④,和⑤梦也新来不做。【作者简介】

赵佶即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他与钦宗和宫室多人被掳北去

,过了九年的俘虏生活而死去。他的诗、词、画都有名,又通音律。有《宋徽宗词

》。【注释】①冰绡:洁白的绸。②蕊珠宫女:指仙女。

③凭寄:凭谁寄,托谁寄。④无据:不可靠。⑤和:连。【评解】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

,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

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

百折千回,悲凉哀婉。【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

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

,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

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

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

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

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

“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唐宋词百首详解》:对杏花的描写,形神并茂,是诗画同一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婉约词十

张孝祥临江仙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①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②

谁?③昭华④吹古调⑤,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⑥。星稀河影转,霜重

月华孤。【作者简介】

张孝祥字安国,蜀简州(四川简阳)人,后卜居历阳(今安徽和县),遂被认为历

阳人。宋高宗时,廷试进士第一。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在建康留守任内,赞

助张浚北伐,受到免职处分。著有《于湖居士乐府》,有《双照楼景刊宋元明词》

本,凡四卷。他的词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他

追踪苏轼,词风豪放,然亦有婉约之作。【注释】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③?:用手按捺。④昭华:即玉管。

⑤古调:指笛曲《梅花落》。⑥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评解】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

,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

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①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

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②雪。【注释】①月底:月下。

②些儿:一点儿。【评解】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

较,不能无憾。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前人谓张孝祥词

有“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诚然。西江月题栗阳三塔寺

问讯湖①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

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②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释】

①湖:指三塔湖。②寒光亭:在三塔寺内。【评解】

此词系作者重来江南时所作。史称张孝祥“年少气锐”,至作此词时,已历尽宦海

风波、熟谙世态炎凉,故触景有感,流露出一种淡然的闲适之情。末两句的意境,

与晋代诗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近。菩萨蛮回文

堵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淡妆秋水鉴①。

鉴水秋妆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注释】①鉴:照。【评解】

回文为倒顺、回环可读的一种诗体,虽涉文字游戏,亦颇可见巧思,非娴熟于语言

艺术、驾驭自如者则不能为。诗中之回文体,魏晋已有;引入词中,此首是创例。

全词八句,上下句均成回文,全词亦可回读,比通常回文诗只能全首回读者更为精

巧。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庭叶翻翻①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②。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邻翁开社瓮

③,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途迷。【注释】①翻翻:飘坠状。

②凉砧:指捣练之砧。催金剪:古代缝制寒衣,先捣练帛使柔熟,故句云“催金剪

”。

③社瓮:社酒之瓮。社,指秋社,古代风俗,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社神酬谢秋收

。【评解】

上片写时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频倚栏”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写题意“赴东

邻之集”,“不辞”两句,弥见主人邀客情重,设辞有味。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画

水榭①风微玉枕凉,牙床②角簟③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红蓼渡头青嶂远,

绿?波上白鸥双。淋浪④淡墨水云乡。【作者简介】

苏庠字养直,沣州(湖南沣县)人,伯固之子。初以病目,自号眚翁。后徒居丹阳

(今属江苏)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不赴。卒年八

十余。有《后湖集》。他一生淡于名利,故其词境亦极潇疏,有尘外之音。

【注释】①水榭:临水楼台。②牙床:雕饰精致的小床。

③角簟:以角蒿编织的席子。④淋浪:笔墨酣畅淋漓。【评解】

这是一首题画小词。它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现了原画的色彩、布局和意境,使未睹

其画的读者,犹如身临画前。末句点题,绾结入妙。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淡烟衰草接荒邱。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天杳

杳②,路悠悠③,钿筝④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蒲芙蕖⑤叶叶愁。

【注释】①河梁:桥梁。②杳杳:深远幽暗貌。③悠悠:遥远。

④钿筝:嵌金为饰之筝。⑤芙蕖:荷花的别名。【评解】

此词写秋景,抒离情。上片写秋风落叶,淡烟衰草,醉眠小店,梦倚高楼。下片写

离别之后,天远路遥,钿筝歌扇,早已捐弃。惟见灞桥杨柳,年年牵恨,鸳浦芙蕖

,叶叶含愁。

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词中佳句深得唐人妙处,为宋词中罕见之作。

万俟咏昭君怨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①花信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莫把栏干频倚,一望

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作者简介】

万俟咏,号雅言,自号词隐。四川崇宁人。善词,充任大晟府乐制撰。与晁次膺按

月律进词。著有《大声集》,周美成为之作序。黄山谷称赞万俟咏为一代词人。王

灼记雅言行实云:“万俟咏雅言,元?诗赋科老手也。”【注释】

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评解】

这首词描述闺中人春日怨情,也是作者借以自况之作。上片写春候,下片抒怨情,

明写春信,暗抒怨情。春雪虽尽,春雨犹寒,花信已传,人事未动,所以倚栏悄然

。而“怨”从“莫把”一语传出。倚栏一望,烟水重重,伊人何在?暮云霭霭,京

华被遮,不言怨而怨自深。含蓄蕴藉,委曲细腻。【集评】

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雅言之词,词之圣者也。发妙音于律吕之中,运巧思

于斧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诸刻琢句意而求精丽者远矣。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①

驿朝云横度,辘辘②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③,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

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作者简介】

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能诗词。据《宋史?忠义传》载,钦宗靖康年间,

金兵南侵时,蒋兴祖为阳武县令,在城被围时,坚持抗战,至死不屈,极为忠烈。

他的妻、子均死于此。其女年轻貌美,被金兵虏去,押往金人京师――中都(今北

京)。途经雄州驿,题《减字木兰花》词于壁。【注释】①雄州:河北雄县。

②辘辘:车声。③白草黄沙:指北方边远地区的荒凉景象。【评解】

此词作者抒写亡国丧家、被虏北行的深哀巨痛。如泣如诉,感人至深。上片写被虏

途中的情景,下片写“回首乡关”的悲痛心情。全词情景交融,凄楚哀婉,字字血

泪,句句生悲。用语精当,化典自如。【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此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之情。

韦居安《梅涧诗话》:靖康间,金人至阙。阳武令蒋兴祖死之。其女被虏,至雄州

驿,题词驿中。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此亦汤岩起《诗海遗

珠》所载)秦觏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①轻敲,唱彻黄金缕。梦里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作者简介】

秦觏,字少章,江苏高邮人。少游之弟。元?六年进士。调临安主簿。工诗词,颇

能继芳其兄,词风相近。无专集流传。【注释】①檀板:即拍板。【评解】

这首词把人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上片写梅雨时节的景色。下片写当年相聚的情

景,微含惜别之情。全词轻柔婉约,含蓄蕴藉,抒情细腻,描景清丽。【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少章词颇能继其兄家风,俨然成了一个嫡传的秦派词学。他

的《黄金缕》一阕,尤凄艳婉细,传诵人口。谢逸千秋岁

楝①花飘砌,蔌蔌②清香细。梅雨过,?风③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④翠。琴

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说。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作者简介】

谢逸字无逸,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屡举不第,一生没有做官,以诗文自娱。

有《溪堂词》。他的词远规“花间”,近逼温、韦。既具“花间”之浓艳,复得晏

、欧之婉柔。他曾作蝴蝶诗三百多首,中多佳句,便被称为“谢蝴蝶”。现存词60

余首。【注释】①楝(liàn):落叶乔木,初夏开花。

②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③?风:微风。

④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评解】

这首词通过江南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夏日环境的清幽,隐含着怀人的幽思和闲逸的

生活情趣。上片写环境的幽静,委婉地抒写了“梦绕吴峰,情随湘水”的情思。下

片从往事的回忆写到眼前的情景。而诗人“密意”深藏,“幽恨”满怀,歌舞散后

,惟见远天如水,新月如钩。以景结情,不露痕迹。

全词淡淡着笔,轻轻点染,抒情细腻,清新婉丽。【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谢逸为花间派唯一的传统人物。在同时和后来的此派词人,

都不足望其项背。他既具“花间”之浓艳,复得晏、欧之婉柔;他的最高作品,即

列在当时第一流作家中亦毫无逊色。其婉约处不亚少游矣。词中如“鹧鸪唤起南窗

睡”,“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等句,清新韵藉,婉秀多姿,即置在小山、淮

海集中,亦为上乘之选。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①,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

草连空。夕阳楼下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

夜月,千里外,素光②同。【注释】①溶溶:水流动貌。

②素光:形容月光皎洁。【评解】

杨柳浓阴,碧水溶溶。野渡无人,山色淡远。杏花村馆,环境清雅。这首词由写景

到怀人;由眼前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幽思

。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饶有韵致。【集评】

《复斋漫录》:无逸尝过黄州杏花村馆。题《江城子》于驿壁。过者索笔于馆卒。

卒苦之,因以泥涂焉。其为赏重如此。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婉约处不亚少游矣。“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等句,清新韵藉,婉秀多姿。蝶恋花

豆蔻①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蝶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③平如

剪。【注释】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画楼双燕,帘

幕高卷。下片写人。凝妆登楼,倚阑远望,惟见“一川烟草如剪”。全词含蓄、宛

转,余意不尽。【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是何等的轻倩!何等的飘逸!杜安世卜算子

尊前①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更多于泪!试问缘何事,不语

浑如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作者简介】

杜安世字寿域,北宋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亦是当年一位慢词作家,且能自度新

曲。词集有《寿域词》一卷。【注释】①尊前:在酒尊之前。【评解】

这首词描述一次宴会上的情景,表现了难以诉说的哀愁。

上片写歌者的悲凄。尊前一曲,含意千重。未歌而泪先流。下片写听者的深切同情

此情此景,令人不忍闻问。全词通篇抒情,深沉哀婉,含蓄细腻。隐含着离愁别恨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他的《卜算子》,非深于情思者,绝无如此深刻。非工于描

写者,绝无如此自然。王之道如梦令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

疏雨。【作者简介】

王之道字彦猷,濡须(今安徽合肥)人,宣和进士,历任朝奉大夫。词集有《?村

丛书》本《相山居士词》二卷。以《如梦令》为最清隽幽倩。【评解】

这首抒情小词,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态的刻画,语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离惜

别之情。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平易自然。曹组如梦令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①,行到碧梧金井②。人静。人静。风

动一枝花影。【作者简介】

曹组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以阁门宣赞舍人为睿

思殿应制,敏于应对。工诗文,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有《箕颍集》。乐府雅词

录其词31首。【注释】①不胜情:此谓禁不住为情思所扰。

②金井:指装饰华美的井台。【评解】

浓阴匝道,黄鹏啭林,点染出一片初夏景象;睡起慵懒,情不自胜,庭前漫步,俨

然有一段心事萦绕心头。午后人静,风动花影,愈见环境之幽隐静谧。词人触景有

所追忆?或有所期待?不自言明,留予读者以无限想象天地。【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元宠词极清幽婉丽,颇具淮海、东堂二家之长。他的《如梦

令》、《点绛唇》、《好事近》等词,皆清幽绝尘,柔媚多姿,即列于柳、秦大作

家之林,亦毫无逊色。点绛唇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边去。十里平芜①,花远重重树。

空凝伫②,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注释】①平芜:平旷的原野。

②凝伫:有所思虑、期待而立着不动。【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情思。上片写景。斜阳穿窗,暮山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