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婉约词九
作者:跳天舞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922

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了。下片写惜春怀人之情。平芜远望,树木重重,春色将暮,故

人何在?宛转细腻地透露了无限怀念之情。全词清新幽雅,委婉多姿。【集评】

《松窗录》:元宠六举不第,著《铁砚篇》自励。宣和中成进士,有宠于徽宗。曾

赏其“风弄一枝花影”、“暮山无数,归雁愁边去”之句。

又手书眉峰碧词,问其出处,真迹藏其家。

忆少年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阴

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评解】

这首伤春词,实抒念旧怀人之情。上片从“清明又近”,抒写对往事的回忆,不胜

今昔之感。开头三句,连用三个“年时”,加重了感**彩。下片写韶华易逝,光

阴难再,往事如过眼云烟,尽成陈迹。无言登楼,益增惆怅;满怀心事,向谁诉说

!全词语言平易精炼,意境清幽。于淡雅中抒浓郁真挚之情。深沉哀婉,情韵悠长

。李持正人月圆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①竞处,人月圆时。禁②街萧鼓

,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作者简介】

李持正字季秉,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三郡,以朝请大夫终

。他的词仍有北宋初期自然的情调。【注释】①华灯:彩饰华美的灯。

②禁:古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禁街:即御街。【评解】

东风轻柔,春上桃枝,元宵灯节又到了。仕女们罗衣新试,携手同游,华灯辉映。

这首词的上片写观灯的盛况,下片写节日的欢腾与喜悦。全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生动地表现了节日气氛。何大圭小重山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①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作者简介】

何大圭,字晋之,广德(属安徽)人。宋徽宗宣和八年,进士及第。仕为秘书省著

作郎。工诗词。他的小重山词,极为临邛高耻庵所赞许。【注释】

①相见几时重:几时重相见。【评解】

这首词抒发伤离惜别之情。上片写暮春送别,莺啼、歌咽,无限眷恋。下片写别后

相思。芳草路远,幽恨无穷。月照小楼,撩人相思。全词以景衬情,思绪绵绵。造

语婉妙,余味悠长。【集评】

《词品》:临邛高耻庵云,“玉船”句,辟如云锦月钩,造化之巧,非人琢也。此

等句,在天地间有限。赵长卿更漏子

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鸦唤起,马驮行,月来衣上明。酒香唇,妆印

臂,忆共个人春睡。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作者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

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著有《惜香乐府》。其词仿张先、柳永,颇

得其神。故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生平作品颇多,为柳派一大作家。

【评解】

这首词写离景,抒别情。上片写“一衾冷落”,“月下登程”的凄凉况味。下片写

别后的相思相忆。“知他睡也无”,含蕴无限眷恋之情。全词着意抒情而以景相衬

,情思缠绵,意境幽凄。【集评】

薛砺若《宋试通论》,他的词模仿子野、耆卿,颇得其精髓。《更漏子》一阕,写

得更明倩可爱。有时且喜用通俗的字句入词,他可以说是耆卿的嫡传。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卿以宗室之贵,而安心风雅,其词以春、夏、秋

、冬四景,编成六卷,为词家所希有。殆其居高声远,较易流传。其《惜香集》中

和雅之音也。潇湘夜雨

斜点银?①,高擎莲炬②,夜深不耐微风。重重帘幕卷堂中。香渐远、长烟袅?③

,光不定、寒影摇红。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为虹。红裳呈艳④,丽娥一见,无奈狂踪⑤。试烦他纤

手,卷上纱笼。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⑥凝空。丁宁语⑦、频将好事,

来报主人公。【注释】①银?:银灯。②莲炬:指莲花灯。

③袅:烟篆缭绕上腾貌。?:同“穗”,本为禾穗,这里借指灯烛芯。

④红裳呈艳:形容灯燃得好。⑤“丽娥”两句:指飞娥狂扑灯火。

⑥金粟:指灯花呈金黄色颗粒状。

⑦丁宁语:结灯花时,有小爆炸声,好象丁宁语。【评解】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油灯点燃的情景。写出了华灯初张、灯火照明、光焰正旺

等情况。下片写灯花结彩。飞蛾扑焰,银花黑夜。末以“丁宁语”两句,借俗传喜

兆作结。全词语言形象,对仗工丽,描写细腻,意境优美。【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正描明朗,侧衬丰腴,语言形象,典故融

洽,如盐糖着水,水甜咸而不见盐糖,最为妙品。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盈盈粉面香

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注释】

①何郎石:何郎即梁代诗人何逊,其《咏早梅》诗极有名:石在何处不详。

【评解】

这首词借咏梅而抒怀旧之情。天气渐冷,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而茅店外,竹篱边

,出现了梅花的倩影。上片写“初见横枝”的情景。下片所咏,似花似人,亦花亦

人,朦胧得妙。“无肠可断”句,命意颖秀,言久已肠断,今则无可复断矣。续以

“立马多时”,更见踟蹰怅惘,难以言宣。

如梦令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且住。且住。

数遍溪南烟树。【评解】

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

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留连忘返。末句“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

去之情宛然。吕渭老好事近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①侧。为报布帆无恙②,著两行亲札③。从今日日在南

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④谁共,负平生书册。【作者简介】

吕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属江苏)人,宋徽宗宣和末年在朝廷里做过

小官。南渡后情况不详。所著有《圣求词》。他的词作较平易,但也有刻画工丽、

描写生动之作。【注释】

①赤栏桥:姜夔《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

②惹:即偌,犹言如此。无恙:指旅途平安。③著:加上。亲札:亲笔写的信。

④“一咏一觞”句:这里指有谁来同饮酒赋诗。【评解】

这是南渡后作者写给友人的一首词。词中写自己在风雪中回到南方,长期闲居家乡

,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饮酒赋诗,不能为国立功,辜负了平生读书的志气。词虽简

短平淡,爱国之情极为深切。【集评】

赵师秀《圣求词序》:圣求词婉媚深窈,视美成、耆卿伯仲。

杨慎《词品》:圣求在宋,不甚著名,而词甚工。薄?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

春心,花前隔雾遥相见。便角枕①题诗,宝钗贳②酒,共醉青苔深院。怎忘得、

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

?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肢渐小,心与杨花共远。【注释】

①角枕:枕心角饰者。②贳(shi):赊欠。【评解】

这首词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别后相思之情。眼前的景色,勾起往事的回忆。上片写当

时相会的情景。春心偷掷,花前相见,赏酒题诗,深院共醉。往事历历,萦绕心头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相忆。当时廊下携手,花明月满。如今小窗闷坐,无言泪满。

“心与杨花共远”,写出了无限相思与眷恋。余味绵绵,耐人寻思。全词着意描绘

暮春景色,实抒离别相思之情。

从眼前写到过去,又从以往回到眼前。含蓄蕴藉,婉丽多姿。李玉贺新郎

篆缕消金鼎①,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②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④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

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作者简介】

李玉,身世不详。《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注释】

①篆缕:香烟上升如线,又如篆字。金鼎:香炉。②糁(sǎn):飘散。

③滞(tì):困扰;纠缠不清。④?(xiān):高兴;适意;欲。

A评释B这是一首春闺怀人之作。上片对景怀人。暮春时节,杨花糁径,春透残红。

睹物思人,情不自禁。下片写别后相思。断鸿难倩,归期无定,江南旧事,不堪重

省。

“枉教人立尽梧桐影”,传达出盼归之情,深挚缠绵。全词由室内写到室外,由自

己写到对方。风流蕴藉,绮丽多姿。【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集》:上有芳草生王孙游之思,下又是银瓶欲断绝之意。

黄?《花庵词选》:李君词虽不多见,然风流蕴藉,尽此篇矣。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李君止一词,风情耿耿。

黄蓼园《蓼园词选》:幽秀中自饶隽旨。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绮丽风华,情韵并盛,允推名作。鲁逸仲南浦

风悲画角,听单于①三弄落谯门。投宿??②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

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淡月,到

如今、无处不消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③。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

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余恨倚黄昏。【作者简介】

鲁逸仲,姓孔名夷,字方平,号?皋先生,宋哲宗元?中隐士。

“鲁逸仲”其别号也。其词如《惜余春慢》、《南浦》等,均录于赵闻礼《阳春白

雪》集。【注释】①单于:唐乐曲有《小单于》。②??:马速行貌。

③绿罗裙:家中着绿罗裙之人。【评解】

这首词抒写作者的思乡情怀。上片写眼前的所见所闻。满村飞雪,数声惊雁,无不

撩人乡思。下片抒怀念故乡、想念亲人之情。结语“两眉余恨倚黄昏”,写到家人

盼归,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

【集评】黄?《花庵词选》:词意婉丽,似万俟雅言。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旅思凄凉之景况,下是故乡怀望之神情。

黄蓼园《蓼园词选》:细玩词意,似亦经靖康乱后作也。第词旨含蓄,耐人寻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

“好在”二语真好笔仗。“为问”二语淋漓痛快,笔仗亦佳。

薛砺若《宋词通论》:尤以《南浦》一词为最婉约蕴藉,与少游《满庭芳》诸作尤

神似,即置在《淮海集》中,亦为最上乘之作,余子更不足与并论了。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旅思。上片景,下片情,琢句极警峭。起写风送角

声,次写雪满孤村,所闻所见,无非凄凉景象。“酒市”以下,更写晚间灯火与云

中雁声,境尤可悲。下片由景入情,乡思最切。“好在”两句,言见月**。“故

国”两句,忆梅忆人。“为问”两句,承忆梅。“翠屏”两句,承忆人。以己之深

愁难释,故思及对方之人,亦应是余恨难消也。

婉约词十一

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落日水熔金①,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②,靠阑干无力。鸳鸯相对浴红衣

③。短棹④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作者简介】

廖世美生平事迹不详。黄?《花庵词选》录他的词两首。【注释】

①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里灿烂的颜色。②红袖:指女子。

③红衣:状鸳鸯彩羽。④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评解】

这是一首艳词。词中出现两人,一为凭栏女子,一为舟中弄笛人。不图吹箫引凤,

却惊鸳鸯飞去。不言他鸟,单言鸳鸯,其微旨可见。烛影摇红题安陆①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诸。紫薇②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

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③,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

芳草天涯,参差烟树。【注释】①安陆:今湖北安陆县。

②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

③带雨:韦应物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日晚景的描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春日登楼的所见所感。春

空霭霭,画楼入云。登高怀远,往事历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下片写眼前景色

。波声带雨,野渡无人。极目远望,惟见“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全

词意境幽美,情景交融,婉曲新巧,词雅情深。【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神来之笔,即已佳矣

换头云:“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

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语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虚辈为之,容或未必能到。此

等词一再吟诵,辄沁人心脾,毕生不能忘。《花庵绝妙词选》中,真能不愧“绝妙

”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觏。向镐如梦令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已是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知否,知否?直是为

他消瘦。【作者简介】

向镐字丰之,生平不详。河内(河南沁阳)人。元和江标灵鹣阁本作向?。其《喜

乐词》,有江氏本,有王鹏运《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他的词以自然为

胜,多用俗语入句。【评解】

这首小令写别后的绵绵相思。分别之后,旅居野店,思乡怀人之情,不能自已。空

酒几杯,未能消愁。醉里尚且双眉紧皱,更那堪酒醒时候!全词轻柔雅丽,语浅情

深。李祁点绛唇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作者简介】

李祁,字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登进士,官至尚书郎。宋

徽宗宣和年间,责监汉阳酒税。工诗词。其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所作见《

乐府雅词》。【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

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

委婉,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点绛唇》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

蒋子云好事近

叶暗乳鸦啼,风定乱红犹落。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休歌金缕劝金?②,

酒病煞③如昨。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作者简介】

蒋子云字元龙。生平不详。工诗词。其《好事近》一阕,颇短倩有致。【注释】

①乱红:残存的花朵。②金?:金杯。这里指酒。③煞:很、极。【评解】

这首词着意写景,以抒闲情。上片描写初夏景色;下片抒发闲雅之情。乳鸦、乱红

、薰风、长日、杨花,皆初夏景象,错综写来,风光迷丽。篇中不露一“夏”字而

有夏感,惟以景铺写;偏提一“春”字而无春意,只以春作反衬。春去而夏来也。

暗示得妙。卷帘人静,待酒浇愁,可酒病如昨,自无歌劝之必要,充分表现了百无

聊赖的闲愁。“蝴蝶”句虽属实写,或有所指,却写得闲淡蕴藉,耐人寻味。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当春尽花飞,依然病酒,而绝不作伤春语,如诵渊

明诗,气静神恬,令人意远。沈会宗菩萨蛮

落花迤逦①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红色雨和烟②,行人江那边。好花都过了

,满地空芳草。落日醉醒问,一春无此寒。【作者简介】

沈会宗字文伯。生平不详。工诗词,词集有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名《沈文

伯词》一卷。【注释】①迤逦:曲折连绵。

②红色雨和烟:形容落花在夕阳辉映中的景色。【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落红如雨,青梅似豆。斜阳夕照,遍地芳草。而醉醒之

间,“好花都过”,春光已暮。全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写诗人的惜春

情怀。清新和婉,平易自然。杨无咎生查子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娥①浅。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

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作者简介】

杨无咎字补之,清江(属江西)人。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其《逃禅词》

,有《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正如他的人品,高洁清幽,不沾尘俗。【注释】

①双蛾:即双眉。【评解】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蕴情。翠袖天寒,修竹萧萧,秋色满眼,添人愁思。下片抒

情。背立西风,又掩重门。此时心情,有谁得知!全词清疏雅洁,委婉含蓄,抒情

细腻,思绪绵绵,余意不尽。柳梢青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宁宁伫立移

时①,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注释】

①宁宁:宁静之意。移时:谓少顷。【评解】

这首咏画词,梅花与人融为一体。既写梅花的精神,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操。意境幽

美,用语工妙,含蓄蕴藉,构思新颖,耐人寻味。【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画梅始于五代,皆著色而俪以禽鸟。

至逃禅翁,始以水墨作花,遂雅逸出群,世称江西墨梅,至今片纸兼金,为画苑秘

宝。遗词一卷,选家多未登录。其绵丽工炼,则颇似梦窗。范成大秦楼月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②

。拂墙浓杏燕支③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作者简介】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孝宗时出使金国,表现出不畏

强暴的凛然气节。官至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

面不及诗歌广阔;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有《石湖集》。

【注释】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②?: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评解】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

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

和婉。【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石湖为南宋大诗人之一。其诗极清疏有致,词亦如之。

秦楼月

楼阴缺①,栏于影卧②东厢月。东厢月,一天③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

④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注释】

①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

②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

地上。③一天:满天。

④金虬(qiú):即铜龙,指计时的漏器上所装的铜制龙头。【评解】

这首词着重描绘春日晚景,以抒愁情。上片写室外景色。

月照东厢,栏干影斜。风露满天,杏花似雪。下片抒写怀人的幽思。罗帏暗淡,金

漏声咽,梦境虽好,而片时相会,离愁苦多。全词委婉含蓄,清疏雅洁。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极幽俏。

下阕言室内之人,灯昏欹枕,梦更迷茫,善用空灵之笔,不言愁而愁随梦远矣。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片时春梦”,是说梦中相会,好景苦短。

“江南路遥”则指故乡路远,离愁偏多。

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范石湖《忆秦娥》“片时春梦,江南天阔”,乃用岑嘉

州“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诗意,盖?括余例也。眼儿媚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酣酣①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困人天色

,醉人花气,午梦扶头②。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纹愁。溶溶泄泄③,东风无

力,欲皱还休。【注释】①酣酣:暖意。②扶头:酒名。

③溶溶泄泄:荡漾貌。【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绘,抒写人物的内心感受。上片写景。春雨如酥,乍晴骤暖,

困人天气,花气袭人。下片通过比喻,抒写人物心情。“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

纹愁”,又以“欲皱还休”作结。构思新巧,情韵悠长。全词融情于景,细腻柔和

,工巧精美。【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此词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

许昂霄《词综偶评》:换头“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细极。

王?运《湘绮楼词选》:自然移情,不可言说,绮语中仙语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午梦扶头”句领起下文。以下五句借东风皱

水,极力写出春慵,笔意深透,可谓入木三分。赵鼎点绛唇

香冷金猊①,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衬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作者简介】

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徽宗

崇宁五年进士。元镇为宋代名臣,官至柜位。因与秦桧政见不合,被贬岭南,忧愤

国事,不食而死。可见其气节人品。他的词多河山故主之思,音节虽婉柔,而意绪

则甚凄楚。有《得全居士词》一卷。【注释】

①金猊:香炉的一种。其形似狮。【评解】

这首词写春景,抒离恨。上片写室内情景。香冷金猊,梦回鸳帐,离恨一枕,悄无

人问。下片写室外景色。清明节近,杏花随风,薄暮来临,东风渐紧。全词通过景

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与离恨。委婉柔媚,意境幽美。张元干踏莎行

芳草平沙①,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②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飞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香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

【作者简介】

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县人。北宋末年之太学生。

曾积极赞助李纲抗金。高宗时,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胡铨,遣秦桧迫害,下狱削

籍。著有《芦川词》,词风多样。【注释】①平沙:旷野。②将:送。

【评解】

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

了下来。下片写别后情景。落花飞絮,东风薄劣。春光将尽,人去楼空。全词凄婉

缠绵,余意不尽。【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以明畅之笔,写凄婉之思,其风神又宛似永叔、少游矣

。浣溪沙

山绕平湖波撼城①,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帘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

翻处水流萤②,萧萧③散发到天明。【注释】

①波撼城:孟浩然《临洞庭》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②水流萤:月下荷叶露珠闪光,晶莹如萤火。③萧萧:疏散貌。【评解】

夏夜静谧,散发纳凉,湖光山色,极堪赏玩。词人于水晶帘下观赏既久,乃从四周

静境中看出动势。觉湖波之撼城,察山影之浸湖;云遮月则柳暗如雾,荷翻露则细

光如萤。静谧世界中变化纷呈,在在醒心娱目。此词佳处即在表达此种静中之动。

“雾柳”一联,尤为俊美传神。【集评】

毛晋《芦川词跋》:芦川词,人称其长于悲愤。及读《花庵》、《草堂》所选,又

极妩秀之致,真堪与片玉、白石并垂不朽。黄公度菩萨蛮

眉端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唤人归不早,故

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作者简介】

黄公度字师宪,莆田(属福建)人。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时年已48。签书平

海军节度判官,累仕考功员外郎。著有《知稼翁词》,有毛晋《宋六十家词》本。

【评解】

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对人的怀念。眉间心上,凝聚着愁情。“无言但点头”、“还

如旧日娇”,把相思相忆时的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全词含蓄蕴藉,婉丽工巧。

【集评】《词林纪事》:洪景卢云,宛转清丽,读者咀嚼于齿颊而不能已。

《词林纪事》:曾丰云,清而不激,和而不流。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公度有两个女侍,一曰倩倩,一曰盼盼。

在五羊时尝命出以侑酒。故晚年曾作《菩萨蛮》一阕。其婉丽处颇近永叔、少游矣

。陆游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①不寄辽东②信

,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范成

大帅蜀,游为参议官,因爱蜀中风土,故题其生平所作之诗为《剑南诗稿》,他是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词作虽不多,但风格多样,既有充满

爱国激情的豪放之作,又有婉丽飘逸、感情深挚的词篇。著有《陆放翁全集》。

【注释】①鳞鸿:这里泛指传递书信。②辽东:古代郡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评解】

这首春愁词,着意写人。上片描写人物情态。梳妆慵晚,懒上秋千,花冠不整,衣

宽髻偏。下片抒写相思与离情。原来情绪不佳是因为游人未归,而且又经年没有书

信。

因而花前弹泪,相思不已。“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

思相爱之深。全词抒情细腻,含蓄凄婉。【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放翁词多放笔为直干。此词独顿挫含蓄,从彼美一

面着想,不涉欢愁迹象,而含凄无限,结句尤余韵悠然,集中所稀有也。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

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①。【注释】

①东皇:司春之神。【评解】

这首咏梅词,虽通篇不见“梅”字,却处处抓住梅花的特点着意描写。作者运用拟

人化手法,借梅花以自喻。梅花与人熔为一体,把自己的身世之感,含蕴其中,寄

托遥深。全词寓意深婉含蓄,余味悠长。【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咏花而见本意,余皆借梅自喻,飘零孤恨,

其冷淡绝似寒梅。但梅花虽未逮?春,而东皇先识,胜于百花,尽有江上芙蓉,一

生未见春风者。放翁受知于孝宗,褒其多闻力学,授枢密院编修。虽出知外州,书

生遭际,胜于槁项牖下多矣。故其结句自伤亦以自慰也。浣溪沙和无咎①韵

漫向②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

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释】

①无咎: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著名诗人。②漫向:一本作“懒向”。【评解】

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镜江探母。陆游与其盘桓两月。这首《浣溪沙》

即作于此时。上片表现了二人友情的深挚。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

情。全词抒情委婉,真挚感人。【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委婉有致。“夕阳”句于闲处写情,意境并

到。“忙日”、“新愁”二句真率有唐人诗格。结句乃客中送客,人人意中所难堪

者,作者独能道出之,殆无咎将有远行也。朝中措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①。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关心近日,啼

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注释】

①春酲:春日病酒。酲:病酒,谓经宿饮酒,故曰酲。【评解】

陆游在蜀期间,曾写作《朝中措》咏梅词三首,此为其中之一。词人以拟人化手法

,抒写梅花因不喜歌舞逢迎,而被视为“无情”。下片写近日啼红剪绿,百花竞艳

,莺歌燕舞,春满人间。全词清雅含蓄,委婉多情。亦梅亦人,寄喻殊深。

月上海棠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官梅,也依然、点酥①剪水。凝愁处

,似忆宣华②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

,楚天③危楼独倚。【注释】①点酥:喻美目。②宣华:蜀王旧苑。

③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评解】

这首词,作者借官梅的“凝愁忆旧”,抒写自己对成都蜀王旧苑的凭吊。上片从旧

苑梅花而引起怀古之情。下片因梅而忆人。“折幽香、谁与寄千里”,表现了诗人

“别有凄凉意”。全词凄恻哀婉,幽雅含蓄。【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词为成都蜀王旧苑而作。中有古梅二百余本。不言

过客之凭吊兴亡,而凝愁忆旧,托诸宫梅,词境便觉灵秀。下阕因梅花而忆远人,

与本题怀古,全不相属。故转头处用“别有凄凉意”之句以申明之,以下即畅发己

意矣。蜀王故苑,放翁入蜀时,老木颓垣,尚存残状。余于光绪间入蜀,过成都城

外昭觉寺,即词中宣华苑故址,摩诃之池,迎仙之观,及古梅百本,遗迹全消,所

余者惟柱础轮困,散卧于茂林芳草间。词中所谓凭吊朱门斜日,又隔悠悠千载矣。

蜀中燕王故宫,海棠极盛,为成都第一。放翁犹及见之,赋《柳梢青》一首,不及

此词之佳。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①,水驿②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③,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①吴:泛指南方。樯:桅杆。泛指舟船。

②驿:古时传送文书者休息、换马的处所。这里泛指行程。③霜:这里指白发。

【评解】

这首词是陆游奉调入京、即将离开成都时的作品。既写出对故乡的怀念,又流露了

对成都的无限留恋。上片是想见归途中的情景。水驿江程,芳洲系缆。斜阳夕照,

烟树参差。

下片推想重返故乡的境况。愁鬓点霜,故交零落,凄凉况味,反觉不如他乡矣。心

理刻画,细致入微。全词意境幽美,景色如画。委婉清丽,含凄无限。【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入手处仅写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

“料阳”二句秀逸入画。继言满拟以还乡之乐,偿恋阙之怀,而门巷依然,故交零

落,转不若寂寞他乡,尚无睹物怀人之感,乃透进一层写法。

陈亮水龙吟春恨

闹红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杨金浅。迟日③催

花,淡云阁雨④,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

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⑤分香,翠绡封

泪,几多幽怨?正**,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

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

稼轩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薄,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

、《虞美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

所刻词》本。【注释】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评解】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

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

“归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

”之笔,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

怀激烈的言词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集评】

徐?《词苑丛谈》:陈同父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杰,其《水龙吟》词,

乃复幽秀。

刘熙载《艺概》卷四:同甫《水龙吟》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

燕”。言近旨远,直有宗(泽)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此词写的不是儿女情的“春恨”,而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那种“春恨”,它寄寓着祖国南北分裂,国耻未雪,家仇未报的悲愤

。这样,便是以“芳菲世界”来比喻沦陷了的中原锦绣河山,而“莺和燕”,则是

奸邪小人和卖国求荣之类人物了。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本词和辛弃疾的名篇《摸鱼儿》是同一风格,若论婉丽含

蓄,意境深远,二词也可说是相映生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凭高念远,疏宕有致。起数句,皆写景物。“闹花”

两句,写楼高风微。“春归”三句,写平莎垂杨。“迟日”三司,写寒暖不定。“

恨芳菲”三句,总束上片,好景无人赏,只与流莺闲燕赏之,可恨孰甚。换头,因

雁去而念远。“金钗”三句,言当日之乐事无踪。“罗绶”三句,言别后之幽怨难

消。“正**”三句,以景结,伤感殊甚。虞美人

东风荡?①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②,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③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释】①荡?:即荡扬。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东

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

春愁。

落红糁径,海棠铺绣。深院黄昏,月下忆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词和婉秀丽

,意境美,景亦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①。小窗如昼②,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

久。君知否?雨?云?,格调④还依旧。【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③雨?云?:指风吹雨打。??: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

并表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赵汝芜如梦令

小砑①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折起。归来?归来?好个

瘦人天气。【作者简介】

赵汝芜字参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孙善官之子(见《宋史?宗室世系表》)。

他的词极明艳生动,为风雅派中上驷。有《退斋词》,录于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

》者凡九首。【注释】①砑:砑石,古人用来磨纸,使之光泽。【评解】

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

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

不止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全词只就写信落墨

,并未直言别情,但缠绵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李弥逊十样花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①。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吴县(属江苏)人。宋徽宗大观初登进士第。南渡后,以争和议忤

秦桧,乞归田。有《筠溪词》一卷,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注释】①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②漫:随意。【评解】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

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

,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婉约词十二

吕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

汇辑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评解】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

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

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

满还亏,暂满①还亏②,待得团圆又几时。【注释】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