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这个人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57

感觉前面的章节把自己说得太伟大、好高尚似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很普通,也有很多的缺点,而且这些缺点不但让你们有点讨厌我,有时连我自己也害怕这些想法。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你们喜不喜欢我,我觉得无所谓,反正我和你们既不是同一类的人物,又不想搭上什么关系,大家仍然如常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人的性格一般分为两种:内向和外向,有的人属于内向,什么事情都是羞答答的,没有半点主张,不怎么与陌生人交往,自己的心事埋在肚子一万年;有的人归属外向,一切事情都要求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主观意识太强,和没见过面的人有说有笑,什么想法从不藏在心里半下。当然大家都是这两种的复合体,有谁会把自己的**告诉别人呢,又有谁会凡事一马当先。不过绝大多数人于这两者中总有一个肯定是占主要部分、处于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事件、多数事情上,这种性格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我却具有双重性格,两者基本上是各占一半,有时的表现是内向的,其他时间的行为却是外向的,谁占上风、谁处低处,就看自己头脑当时的选择。

在陌生人群中,如果想和别人交谈,可能侃侃大聊,说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拿什么作话题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看过很多的杂书,很多方面都可以长长地说上一大段,这时就看别人想聊什么东西。但谈了很久之后,发现双方在很多事情上根本不在同一路线上、观点截然不同,刚才所说的基本上是废话,这时又闭口久不开;如果想静一静,可能半天不说一句话,侧耳倾听人家的谈话,思考人家的背景,分析他们的内心,或者欣赏旁边的风景,冥思自己的问题和其他事情。有时触及可笑之处,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心里美滋滋的,转瞬认为也不过如此,他们此行为出错的地方在哪儿,假如自己是当事者该怎么避免等。

因此很多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只有一种性格,因为我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可另一种多半没有见到从而造成此错觉。在同辈面前是外向,在前辈跟前是内向:同辈之间什么话都可以谈,没有顾忌的地方,就开放得多;与前辈之间可能有些方面讲不得,事情你说得太重,他可能觉得你不尊敬他,或者把他气得七窍冒烟,大发脾气。于是乎干脆不和他们争辩,问什么答什么,之外无话可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老一辈的认为我太内向,这怎么行呢,在外面闯世界就是靠嘴皮子,嘴巴不亲近、巴结那些有权、有势之人,事业怎么会成功,可他们哪知道我对此不屑一顾。至于同辈之中,可以拿我在读书、生活过程里同学、同伴给我取的外号来交待一下。

其实我非常地讨厌外号,可能它们都是不好的称呼,或者叫起来感觉好像是对本人特别不尊敬。虽然我也喜欢叫别人的外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让我尽量称呼别人时叫其名字。如果别人一直总是叫我的外号,我也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叫他们的外名。

在小时侯,那些小孩发音不全,“松柏”两字喊出来的听觉却是“鸡柏”,因此我成了大家口中的“鸡柏”。我们当地有个镇名叫松柏镇,下面有一个地方叫水口山,专产稀有的某有色金属,在全国似乎比较的有名,由此在那些知晓一点地理人文的青年口中,我反而成为“水口山”。读小学时,村人口中的鸡柏到了同学的嘴里又变了味,交情深的人或心情平和的常人称呼我“老鸡”,感情平淡、情绪恶劣的同窗叫法是“鸡脑科”,“脑科”是我们对脑袋的俗称。

我的家人对鸡柏肯定是知道的,他们也经常听到,对于老鸡、鸡脑科也耳闻过,甚至戏言那些女同学叫时,允许她们叫其中一个,但要改另一个字,把鸡改成公,老鸡变成老公,看她们还敢不敢这样叫你。

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同学口中的老鸡、鸡脑科,到高中同学换了一大把,知道此名的只有一起去读书的七、八人,其他人是一概不知的,叫不起来,因此这两个外号算是从自己身上“销声匿迹”。高一、二熟悉的同学称呼我“老王”,虽然当时的年龄不老,叫起来给别人的感觉是很老的,是不是样子太傻、太老实的缘故就不清楚,但这个称谓是唯一一个内心可以接受的。

高三时,分了班换了很多的同学,当时流行着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那时自己对武侠小说还有点兴趣,现在对这些是比较厌恶的,当然那些演员的差劲表演是不去看的,对小说的剧情是知道的。在他们暗地称呼班上一个女同学为另一个男同学的小师妹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一日之师,终身之父”。其实这句话也是狗屁之类的东西,虽然我们中国人强调“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这种观念我也不怎么同意。

如果恩人时时拿着这个滴水之恩来要胁你,我相信你是怎么也不会同意一直涌泉相报的,就是只要求回报一个不合理的条件,你也会一口拒绝,所以这个涌泉相报是要看时间、地点、条件的,时间短、地点合适、条件合理,可以的;相反是行不通的。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我们所有受人之恩的人都来涌泉相报,而是要我们不要忘记别人的恩德,有能力报答时该报答,就算别人不需要你也应该报效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样他受惠后又旁涉他人,一传十、十传百,艰难的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更何谈一日的恩情,终身来报答,或许你会说人家这句也是这个意思,但怎么感觉也不如后面这一句的韵味强,也许是我对师道、父道有看法吧。这句话说出来不要紧,没想到这些人偏偏给我安上“岳不群”的高帽子,“老岳”也成了其简称。

难道我就是一个这样虚伪的人,也许是的吧,可能大家都是的。谁敢保证自己从来没说过谎、做过亏心之事、隐瞒着自己的真实想法、阳奉阴违着行动……我敢说没人夸着如此的海口,有的话也是做人太不要脸,自我吹嘘,大大的一个奸人而已。千万要小心如此大言不惭的人物,小人不可怕,就怕那些“正人君子”。

高四时,又换成新同学,他们称呼另一个班的高三同学为“专家”,怎么来的我不清楚,好像是“性专家”的简称,是不是听到他谈起这方面时头头是道才起的,还是故意调侃人家的。反正我没听到他的高谈阔论,但他说起各种事情来确实是长篇大论的,可能他们猜测他对这事也精通得很,由一推十吧,才刻意帮人家送上一帽子,可这事推论得出吗?他们又给我起了一个“博士”的尊称,是不是“性博士”的简称,此事不清楚,而我对这方面也不怎么懂,也没与人大刀阔斧地谈过,估计也是有意而为之的。是不是看我这时考试的成绩相对来讲比较高,也有戏称的味道才这样的,还是其他由此及彼的推测就成为千古疑案。

大学里面,我们寝室有一个同学是校书法协会的会长,其实这个协会是他自己有意成立的,这个职位就当仁不让地坐了下去,我们都称呼他为会长。另一个室友在要求每个宿舍必须选出一室之主时自荐为室长,当然大家也不来和他争这个位置。在某晚上的谈话中,这个是会长,那个是室长的叫着,他们觉得剩下的两个应该也是一个什么长的才好,就称呼我为“校长”,另一个为班长。一传出去,他们都喊得不亦乐乎,我又成为他们口中的校长,可能是我比较活泼,还是在他们眼里没什么威信,我的校长是众所周知的,而人家的班长却消失在尘埃里。

在厦门时,我是他们嘴中的“小王”,这时已不是以前的戏称,因为我本身就比那些某工的人要年轻,他们这么叫我是正常的称呼。对于这些外号,我一个都不喜欢,还是做自己的本名舒服得多。

不但于性格内、外向上是各占一半,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半斤八两:老实、狡猾;稳重、冒进;吃苦、逸乐……就像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有时表现得非常完美,有时让人恨之入骨,一正一邪,总的说来正的多那么一点点,而某些方向上邪的反而占优势。

好像还是说得很好听,把自己真实的身体藏在美丽的谎话外衣下面,没把自己的骨肉完全地勾勒出来,干脆先表述一下自己认为的几大主要缺点:

一、懒惰,恐怕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首要致命点。假如自己不懒惰的话,现在的处境会是这样的一个样子吗,肯定是大不相同,无论是工作还是自己想干的事业。而造成懒惰的原因,追根究底是思想上出了问题,不想勤奋,也不愿坚持努力下去。你们思想上的根源是什么,你们自己应该清楚,我的罪魁祸首是认为自己比较聪明。我的头脑这么灵活,什么事情想不明白啊,懒一点没关系,只要我想出一个好点子出来,何愁生活的出路、事业的前景等。

可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现在看来大大的不是,因为迄今一事无成。都说“勤能补拙”,而有了我这种想法,哪里还勤奋得起来,只想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刚好落在我面前,最好是掉在我身上,这样没人和我争抢。就算如此也不行啊,碰到人家饿得慌的、快要死的,不来抢才怪,三、五下就会被人家解决掉,大馅饼马上成为他人的腹中之物。勤奋的滋味也没怎么尝过,只是在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高一上学期、大一下学期稍微努力过,真正地达到最高努力状态是从来就没去试过的,感觉那三学期也只是做到三、四成的程度,何时才能做到八、九成的样子现在都没底、也没实践过,可怜、可悲着!贪玩也应该是懒惰的另一个背景,有时玩疯起来,什么理想、事业,全都被抛到九霄云外,玩过之后又来后悔刚才的举动,浪费了多少时间、青春、精力。

二、优柔寡断,相信这也是不少人的短处。而我这方面更加地突出,因为具有双重性格,很多事情一见到,在脑袋里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感觉这种也行,那个似乎可以,在这两种想法上不断的比较,得出的结果还是差不多,到最后时间才会勉勉强强地选择一个。在这种想法下已经按部就班地做着,可不久之后就自我发觉另外那个可能更好。假如这时可以换到那种的话,在那种下进行一会儿也许又会觉得还是先前这种好。在不断的选择、比较、交换中,把时间、精力、机会一一耗尽。说到底,就是没有坚定的主张,没有足够的自信,做任何事情有点摇摆不定的想法,前怕狼后怕虎。归根到底是现在还没有一点成就、没一点基础、没一点本钱,怎么敢和自己、别人、环境来叫板呢?“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有些时候就是这些在支撑着那些所谓的大人物、成功人士、枭雄们在社会、事业、敌人、环境面前咆哮着、不可一世的神态、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敢同我较量,没门……

三、大男子主义,有点瞧不起女人,少数人也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因为身边从来没有出现强女人、完美女性,长长的历史河流中也不见几人;还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男权时代,女人一直被压制在男人的脚下,自己骨子里中老祖宗那套鄙视女人的毒太深,在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未被洗尽。

四、小气,又是不少人的特长。可能是从小生活在这种贫困的家庭,或者父母的遗传,再一个自身一直没挣到钱,多方面的原因吧。

……

反正男人有的缺点我都有,男人没有的我也有,就是这么一句。谁爱谁恨,由他人去,我自己一个人会孤独地走下去、坚持到最后。

作者简评:“鸡柏”、“鸡脑科”、“老鸡”、“水口山”、“老王”、“岳不群”、“老岳”、“博士”、“校长”,我一个都不看上眼,谁爱叫谁去呗,我永远是那个不合群、不把世上很多东西看在心上、辨清人世许多纷纷绕绕的王松柏。

诚然我有不少的劣处,但我大多时还是有一个正直、善良的心。当然我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但还不算太坏。其实我最大的缺点是心太软、不知道拒绝别人不合理、不合情的要求以及自己不愿意、不忍心开口相对别人来说是极大打击、毁灭性绝杀的想法。

假如有一天我真能做到这个地步,那就什么都不是问题,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别人。可我们人类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呢,因此我是无法做到这样的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