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46

写小说本来是为好玩,为了摆脱寂寞,没想到越写越不好玩、越描越寂寞,是自己天性使然还是共鸣的人太少,更或不成功的状态持续太久的缘故?

其实幸福有时还真的比较简单,比如我想开心和快乐的话,想一想我有意写出来的、矫揉造作的句子和故意思考到的、自做多情的发展,我自己都忍俊不禁地乐开怀来,小木,你太坏了。

开篇说到人生的种种,论到几种忧伤和豪迈的情怀、文字;首篇的那个圣旨写得太抒情了,里面的爱情观念一直是自己梦想中的环节,而智慧的美是历来想提及的;次篇的孩子争宠是特意加进去的,男女之情有时太执着也是伤人的玩意;三篇的义气用事有时更不见得是好事,人性之坏和善都是令人难以预料的,善恶也许真的是一念之间。

本来这个篇幅还可以写得更长,还有不少的故事值得大书特写的,一是某些情节待考证,二是精力有限,也只好这样草草结局。我觉得把第二个和第三个连起来改写成长篇小说是个不错的主意,第二篇的结局已经埋下了伏笔,把第三篇中的发展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连贯起来,以后吧。

孩子观念,和不少的人谈过类似的话题,一个孩子太孤单,两个以上还真会出现争宠的情形。想起小时我二姐特嫉妒我这男孩的身份,好多事情都爱和我较长短,没想到我大姐也有类似的情结。父母有偏爱不,我承认有这么一回事,因此孩子在偏爱中成长是会出现多多少少的影响,但这个优势谁又能说是好还是坏呢?钱钟书的书自我感觉不太喜欢,我记得书后他夫人就提到了他们孩子只要一个的缘故,怕孩子因父母的分爱而心怀怨言,有点对不起的含味。

世上本就有残酷竞争的意识和氛围,因此孩子从小就在竞争中长大未必不可行。我又记起老乡W,他对父母的恨也可以追诉到这个争宠上,其实这个我倒觉得他或者其他有此类想法的人应该去看一下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毁灭之路》这部电影,里面的哥哥也有他这种情绪,父母疼爱弟弟多一点,当然父母爱幺儿是事实,但电影里父亲告诉儿子是一样的关爱,不表现得明显的原因是他太像自己,害怕他也做倔强的事情,故意疏离他。

对于电影,我的感觉有更多、更直接、更独到,看到很多观点、言语、事情我都会想起曾经看过的那些电影,有机会我再集中论述一番吧。应该在大学时代看了两、三百部,很多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把电影太当真也不是好事,电影和小说都是一样,是引导和娱乐,真正的理解要靠自悟。

四大名著,我确实更喜欢《西游记》、《水浒传》胜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但只有《西游记》看得多一点,好像有两次都是看到前半部,其余几本基本没翻过。

男人和女人,也谈了不少,比如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经不起诱惑,而女人就爱天花乱坠的事情,同样也熬受不了明知的勾引放纵,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命**同的克星。兄弟之情,朋友之义,男女之情也许真是由于这些小时故事的诱导,我一直对这些都看得很淡。小孩子也未尝就听不得这样的事理,关键是大人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样将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真与假谁又真正能够说得清楚、辨得明白呢,难道让他们自修来得更实在,还是等他们长大来才来转述这些真正的做人道理?

看一看第一部,再瞧一瞧这算是第三本,文字功底确实见涨了,主要是写得更煽情,体现就是从人家那里悟到多写几个排比、对偶、相类的句子出来和描写周围景物来烘托现在想体现的情景就基本上做到煽情的一面。我承认写小说的目的很不单纯,可惜没成功过。

写小说的中途过程确是在天马行空,但万剑归宗的结局都是早定的,或者在中间部分就充分考虑到该怎样来结尾,以上几点算是写作的心得吧。

作文就是做人,里面是倾注了不少的自己情感,也有意着写几个情节,比如次篇最后的选择、三篇的尾句。可情字一事,岂是三言两语能断定界限的,人人都说爱,可爱来爱去只剩下恨多甜头少,到最后只好把一般心事寄语头。

小木也不适合谈恋爱和做人之夫,主要是我太什么呢,我也说不出来,有时很坦诚,有时很朦胧,有时太透彻,有时太无谓,因此我向人夸言,只宜速战速决,不可打持久战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想起O妹妹之事,她说小木太优秀、太让她不知所措,只要把小木当成平凡的人物不就行的,自然普通中带一点点不普通就是本人了。O妹妹胆子特别的大,为什么不再大一点,为什么不多坚持一会儿,当年之事原因还真的太多,或许现在碰到这种情况,效果应该会更好,毕竟成长起来的人看事情的眼光更有水准、更有力度、更有方向感。

还有另外一句话就是,你们谈不过小木,这自负的话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小木有点对不住O妹妹的味道就在这里,或许当年能看清楚这一点、想到这一层、简单一些已经没这么一说了。来世,如果还是这性格,估计也难啊,希望你更大胆、更会坚持吧。我倒宁愿有下世的话,生一个更简单的头脑,不要这么复杂,可世界本身还真是平等的,给了你这么一样东西就不可能把另外一样事物也赋于你,不然你叫人家怎么想和怎么活呢?

当然前面一句话说得很没道理,不谈情谁就跟你过家家,这也太家家了。可谈的结果很可能是无,因此不谈比较好,要谈也不可久也,不久就不真,久就远,真的是纠结啊。

小木也是怀旧主义者一个,只要再过些年数,目前这些不好的、坏的、旧的都很有可能变成美好的、优良的、新鲜的记忆,值得感慨和怀念。

发哥的《上海滩》我也看过四、五遍,许文强的性格和我以及不少的中国人真有很多的共同点,话总是说得模棱两可的、事做得既要思己又不愿负他,这种人确实活得比较累。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梦中才感到世事是这样的艰辛、人生是这样的艰难、生活是这样的不易。

所以我在次篇里提到献给自己,意思就是我可以做到至情至圣,也可能做到薄情寡义,自然我们这种人不可能把情当得太真和太深,因为我们还有梦去做、还有很多事情去实现、还有许多的章节去书写。在论坛里看到别人论及,自从男人有了帝王将相,早就不需要贞节牌坊,此言甚得我辈之心。

在这个世界上有三个小木:一是狂傲的,一是忧郁的,一是常见的,我喜欢不可一世、不把一切放在眼中、心比天高的小木,而忧伤中的小木可能是忧伤人的最爱,平凡的小木是不可取的。可惜悲伤得少,孤傲得更少,普通的更多,七分舍弃二分随取一分不可多得。

我也讨厌复杂、纠结,可简单不了,想一想那过往的岁月,放弃叹之,坚持好难,只好自欺下去。人家三十给我生存的权利,或许也是我回报的时候了,因此我打算在最近一、两年内解决选择的问题,也许就像大家所说的累了找个简单的,也是过得去的人生。也不是以前不选择,而是哪有时间和机会,年少时为学习而努力根本没想到此景,青年时为工作而摸索哪顾得着这情,现在倒成了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情去搞这些所谓的卿卿我我的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这种人物最佳的时期应该是事业有成时才可能有更完美的举措,可是有成也是在一、两十年后的未知数。

像我们这种无情的人不可能在意很多的人、在乎很多的事、在心很多的情,可是很多时候我又在意很多的人、在乎很多的事、在心很多的情,因此矛盾和纠结出现了,这就是人生。

既绝情得要命,又滥情得要死,记得高中时代,我胡吹对任何女生都有好感,一同学立马要我发誓,我正准备雄心勃勃时,另一同学阻止了我,为这事、这情、这气不值。事后一想还真是如此,虽然我的话很有根据,但为这赌戏之言就发誓,未免太小孩子气了,是非黑白也不一定争出个你死我活来,偶尔退避三舍更显人性、人理、人味。

其实小木就是小孩子性格,似乎很多时候没长大过,但有些问题又看得太透明,比如和O妹妹谈情时,太追求平衡感、太想清楚人家心底的一切,有时糊涂一下不就是大家的一贯原则。糊涂人能过痛快的生活,聪明人反而痛苦着成长,不少时候看到身旁走过的一对对平凡的人、一张张笑颜的脸、一具具活力的躯体,幸福原来是如此的简洁和易得,能持久不,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曾经幸福过对很多人来说就足够了,永恒本就是天老地荒的传说,长生更是永远的神话。

爱好难,恨更不易。爱上别人,那得要多少年的时间、那得经历多少的风雨、那得耗费多少的心血;恨一个人呢,何必为这不着边际的情、何必为这小脚趾的痛、何必为这断情绝义的心。有时想勾引人家上当,有时又怕人家太痴心,就像俄国《守夜人》系列作者,他在公交车上碰到他老婆,就给了人家电话号码,后来还明目张胆地告诉她,不可能太爱她,因为他还要把心思用在写作上。改编成的电影也很不错,《守夜人》中父亲当年的选择造就儿子的魔道,《守日人》中改变命运的轮回笔就是饭店黑板上记帐的粉笔,期待第三部《黄昏使者》,自然小说我早就看完了第四部《最后的守夜人》。

谈不完的小木,言不尽的世界。小木是我根据自身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并不存在这么一号人物,让大家见笑了。诚然我也很讨厌小木,就让小木自己去孤独、寂寞、忧伤吧。

在青涩中成长、在孤寂里坚强、在人世间芳华、在岁月处沉甸、在轮回界精菁,三、五年里应该不会写太多的文字,我承诺三、五年间必定写出自己的《虞美人》,到时再看自己的境界是不是达到另外一个地段、是不是也是守夜人。

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幸福地活下去,大家!

再见,小木。

再会,小怪。

王小木

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