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提前发生的历史
作者:贤良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23

天启元年(1621)十月中下旬,北方的辽东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辽东经略熊廷弼虽说有一套计划,但他也心中明白;这场仗并不好打,谁胜谁败并不一定。但是熊廷弼摆出一付气势汹汹的架式,好象真的是要收复失地,实际上只是以攻为守,保住现有疆土就不错了。所以只调兵,不出兵,以各种借口拖延出兵时间,想等可乘之机。

相反辽东巡抚王化贞则不然,他一心想建立奇功,出人头地,想在辽东这个战场显一下身手。为此他手下第一悍将就是后来被袁崇焕坑杀的那位毛文龙,向王化贞请战袭取镇江。

此战毛文龙仅带手下有一百九十七名亲兵,王化贞置酒,亲自为他们壮行。毛文龙将亲兵分置五舟,乘夜潜行来到镇江城下。镇江临海,城下有水门,毛文龙令人从水下潜入开了水门,带着亲兵悄悄进入城中。

镇江本不是前沿,守备不严。巡城军士见了明军还以为是自家人,不以为意。毛文龙提刀上前,一顿猛砍,将那十几个清兵砍得粉碎,大喝一声,就向军营杀了过去。三千清军尚在梦中,这一百九十八枚大砍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三千兵马砍了一个不亦悦乎,剩下的拼命逃出城去,吓得不敢回头。这一战明军未失一兵一卒,大获全胜。皇太极知道后气得发狂,下令将逃走的将士全部斩首示众。

辽东巡抚王化贞避开他的顶头上司辽东经略熊廷弼,直接将大捷上报朝廷,上下一片沸腾。这些年来清兵纵横驰骋,无将可敌。提起清兵人人胆寒,个个缩首。今日毛文龙仅以一百九十八人杀败清兵三千,占领了镇江,怎能不被视为奇功一件?皇上龙颜大悦,破例提升毛文龙为镇江总兵,挂平辽将军印。毛文龙在镇江城里招兵买马,居然成了一方镇帅了。

熊廷弼见毛文龙隔着锅台上炕,心里又嫉妒又愤怒。上疏:“三路大军尚未集结,朝鲜一方也不曾发兵,西部蒙古尚无消息,而毛文龙不待帅命,先行发动,坏我全局,泄我军机。镇江一战,有罪无功。如果辽东战事归我经略,则上下必得听我之令。若是既由我管又让王化贞独有兵权,那么干脆辽东全交与王化贞,我还回乡养老。”

对此王化贞也上疏反驳:“臣已联络西部蒙古,他们可出四十万兵马。朝鲜国主耻于前败,可出五万兵马。降将与敌后抗战将士,约有十万兵马。我广宁只须发大军六万,就可带动全局,一举击败强敌,光复辽东寸土。”

熊,王二人的争论也导致了朝廷党争的再一次开启。有人支持熊廷弼也有人支持王化贞。兵部尚书张鹤鸣因为总被被熊廷弼骂,甚至直接派人告诉王化贞不必受熊廷弼节制,可以相机进取。

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各路大军齐集广宁,而经、抚不合,众将无所适从,只好谁的命令都听也都不听。方化贞多次出兵都无功而返,就埋怨众将不用力。乃是由于熊廷弼坐守山海关,不肯指挥进军。朝中逼迫熊廷弼出关,熊廷弼几度拖延,几度争执,最后只好出了关,驻于右屯。分重兵防守广宁,分兵各二万防守镇武、闾阳,以三千兵马守西平。

后金建奴也看准了这个时机,于是派辽东叛将李永芳带着五万兵马假做投降,一路奔明军而来。

广宁王化贞府衙,王化贞正为准备主动出击后金而忙碌着。门外有人来报:“有一人自称来自抚顺,说有机密事求见。”

王化贞连忙将来人请到书房,寻问此来有何机密大事。

来人答道:“我乃降将李永芳亲信,我家大人有书信一封给大人。”说完从内衣夹层里掏出一封信。

王化贞都开书信“永芳怀李陵归汉之心,怎奈朝中奸党不容,所以犹疑至今。闻听巡抚乃是当世奇才,有意收复辽东。永芳特遣人书信致意巡抚;若能赦免前罪,永芳当联络各山旧部一同反正。巡抚攻敌于前,永芳攻敌于后。后金纵有三头六臂也难逃一败。如此一来,辽东失地尽复,后金元气大伤。巡抚可以得志,永芳可还故里。除此之外,更有何求?”

王化贞观信后大喜道:“回去告诉你们李将军,休要迟疑,早日来归。此战如胜,李将军等人不但无罪,尚且有功,本抚可为担保。”来人大喜,千恩万谢,回去复命。

?????????????????????????????

天启元年(1621)十一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广宁。

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身在广宁重镇的王化贞先在三岔河布阵,作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在西平堡设置第二道防线,其余兵力退至广宁城。这样的安排很明显就是跟努尔哈赤打兵员的消耗战。

十一月二十五日,王化贞派心腹部将孙得功、鲍承先前往迎接假做投降而来的李永芳部,两军相会于平阳桥上。

李永芳把枪一指,五万大军一涌而上,惊得二将目瞪口呆,拨转马头便跑。李永芳一抢挑死了明将黑云鹤,一箭将鲍承先马匹射倒,将其活捉。孙得功拼了命方才逃回广宁,已是心胆俱裂,不知所以了。

李永芳将鲍承先解开绳索对他说道:“大明气数已尽,大清如日中天,必可入主中原。大清皇帝思贤若渴,将军如能归顺,你我同朝为官,将来定可名垂青史,不强于败军之将被戮东市乎?”鲍承先见事已至此,只好投降。李永芳率领得胜之军,包围了辽东桥头堡――西平堡。范文程来到前线,下令暂缓攻打,静等明军前来援救。

当得知西平堡被围,王化贞急令辽西副将祖大寿、祁秉忠带军五万前往援救。熊廷弼也派出部将刘渠支援。同时命令镇武、闾阳两处全军出动赶赴西平。祖大寿、王秉忠二将领兵急进,刚走到沙岭大军已被清军包围。清军将从辽阳缴获的火器放于阵前,对着明军一顿猛轰。祁秉忠躲闪不及中炮身亡,刘渠战死,10万余人全部被杀。至此明军广宁军全军覆没。祖大寿拼死突围,带着残兵躲到了觉华岛。

西平堡守将罗一贯在救援部队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以三千人守西平堡,与后金军主力血战数日,明军叛将李永芳劝降,罗一贯凛然拒绝,言:“岂不知一贯是义士!”一矢飞来,射伤罗一贯一眼,使之不能指挥。最后火药用尽,乃北面再拜,曰:“臣力竭矣。”横剑自刎,都司陈尚仁、王崇信亦战死。

西平堡之战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损失空前惨重的一战,据史料记载,和西平堡三千守军一同阵亡的,有近七千名后金军。

???????????????????????????????

已经投敌的鲍承先派心腹到广宁拜见孙得功,送上劝降书一封,其中写道:“明军大败,广宁已是不保。此番失利,熊廷弼必斩我等卸责。你我兄弟同死共生,倘能顺应天命,辅佐大清,将来定属开国元勋。”

一封书信当然不能让一个巡抚的心腹去投敌,后金出了一个很高的价钱让孙得功送一份大礼给努尔哈赤――广宁城。

孙得功见信对来人道:“回报你家将军,生擒王化贞以为晋见之礼。”

于是安排心腹暗做准备,半夜起事。王化贞一向将孙得功视为心腹,言听计从。见后金即将兵临城下,便把全城防务交与孙得功,自己坐镇府中。半夜时分孙得功手下大喊建奴进城了,全城大乱。孙得功命部将江朝栋带一百士兵擒拿王化贞,江朝栋领命,带人冲进了巡抚衙门。王化贞见江朝栋来者不善,不由得大声喝斥,江朝栋道:“巡抚尚在梦中呢,孙得功已归降了清军,特派我等前来生擒巡抚前去领功。”王化贞尚是不信,江朝栋将他扔上马背,一路飞奔,直奔大凌河明军大营。

进了大凌河明军大营,熊廷弼已先期到达,王化贞不由自主?啕大哭。熊廷弼却是有些幸灾乐祸,微微笑道:“你不是要六万大军就一举荡平辽东么,今日如何?”王化贞惭愧万分,低声下气的与熊廷弼商议分兵把守宁远、前屯。

熊廷弼冷笑道:“已经晚了,还是弃城进关吧。”于是烧毁了数百万石粮食,数百囤马草。凡是带不走的重武器一律毁掉。令王化贞带着五千兵马断后,熊廷弼护送数十万百姓进了关。

当努尔哈赤到达广宁,接受孙得功投降之时,才发现,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敌人。在大肆抢掠之后,他率军向新的目标前进――山海关。

走到半路,努尔哈赤发现他所得到的是一个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的辽东。以掠夺为战争目标的努尔哈赤决定:无论这些地方有多广袤,无论这些据点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

为了拟补损失,努尔哈赤并没有按来时的行军路线由平西堡回辽阳。而是命令转道攻取沈阳然后铁岭最后开原。

历史上是天启二年(1622)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广宁。而在这个时空,一切战事,结果都没有变只是时间提前了。

??????????????????????????????

而当这场广宁之战刚开始的时候,本书的猪脚李文波正在马地沟与银州城之间奔波。

他并不知道那个他只知道发生,却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发生的战争将带给他怎样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