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波走进大厅里,看到了跟冯有为正在跟一个人坐在厅中的椅子上。那个人只是自顾自的喝着茶水,而在那个人身边站着四个年轻力壮,面情严肃的汉子。两人都没有交谈,气氛显得很尴尬。桌子上,放着几个用笼布罩起来的鸟笼子。
“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本店的东家。东家这位就是专门来店里销货的‘贵人’!”看到进来的李文波,冯有为赶紧起身给双方介绍起来,而且冯有为在介绍来人的时候,对在李文波着重点出‘贵人’二字。
“在下李文波不知这位兄弟有什么物品让小店代销?!”李文波对着还坐在椅子上没有动身的人抱拳询问起来。
“也没什么!闲来无事做了几个鸟笼,想让你这里帮着代销一下。”坐着的人用一种极其特殊的嗓音说了起来。
冯有为口中的“贵人”,来人面目无须,嗓音尖锐。再看身后站立的四人,李文波一进屋就猜了个大概。只是李文波拿不准这人来自己这干什么,此时一听来人的意思,李文波就已经彻底明白了。拿起放在桌子上的一个鸟笼,摘下笼布,李文波仔细的端详起来。
史书上记载熹宗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更加高兴,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
眼前的是一个用陈年老竹料,水磨细竹的64细条圆形红子鸟鸟笼。笼门及镶头上雕刻着十八罗汉的图案,细腻的神态,精湛的雕刻技艺,让李文波在心里暗暗地佩服起来。李文波拎起笼子像日常遛鸟一样,甩动起胳膊。李文波晃动了几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笼子放回了桌面上。如果说刚刚对朱由校的雕刻工功力李文波是佩服的话,此时李文波不得不对朱由校这个文盲木匠皇帝刮目相看。
历史上对于朱由校的描写和记录都是文盲皇帝,木匠皇帝。荒唐,昏聩,无能是对他的总结评价。但是李文波通过朱由校的木工技艺发现,朱由校除了是个文盲以外,朱由校绝对是个天才。就说眼前的64细条红子笼,红子鸟比较小,跟麻雀大小差不多。别的种类的鸟笼都是五十多根竹条的,使得笼条缝隙太大,红子鸟容易抿翅儿从笼条间钻出飞跑。现在京城流行的红子鸟笼子,笼条太密,看着挡眼。
而眼前由朱由校自己设计制作的64根条,外径290毫米,高200毫米红子笼。既考虑了鸟与笼的比例(百灵笼对红子来说太大),又便于观赏。甚至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南方红子笼就比北京笼外径多5毫米,虽说只是5毫米,但提着南笼就“打腿”、“架胳膊”,眼前的红子笼就没有这些个问题。
凭这个李文波就敢说朱由校绝对是个心思细腻,注意观察的人,而且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可惜没有人能发现他这个有点,更没有人对他这个优点进行点拨转化,使他把这个优点运用到治理国家上。
“李东家价钱什么的都好说,代销的好处也少不得你的,你就说说这笼子到底怎么样,你能不能代销!”看到坐在椅子上沉思的李文波,久久没有开口。坐在一旁送笼子过来的太监急忙站起来催问。
太监的催问让李文波从深思中回过神来,对着太监笑了笑,并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此笼在下愿以重金收购,可是还请兄弟暂时把笼子拿回去。”
“既是愿意重金收购,为何还让我拿回去?!莫非是消遣咱家不成?!”听到李文波的话,太监急的连咱家都说了出来。
“兄弟误会了!兄弟误会了!你听我给你说。”李文波假装没有听到太监说出的破绽,还是一副没看出来人身份的神情,拿起笼子指着笼顶板的位置说道:“还请兄弟在此处烫印名章,如此精品是要传家的,有个印记后人也好知道此笼的制作者是谁,到时候也好有一番吹嘘的证明不是!真想跟做笼子的人一起探讨一下,这笼子不仅仅是手艺的问题,那种想法很值得人去学习!”
“那好!那好!我这就把笼子都拿回去烫印,回头给您送过来!”太监一听李文波的解释后,一边说着话,一边收拾起笼子带人离去。
李文波并没有亲自去送几个人,而是坐在椅子上抽起了卷烟。看到送人出去的冯有为回到大厅里,李文波像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一样瘫在椅子上,懒洋洋的挥手示意冯有为坐下说话。
“哎!堂堂天子居然整天摆弄这些个东西,朝廷那帮人都在干什么。”冯有为坐在李文波身边愤青起来。
“老东西看来你还是不累,居然还有闲心在这大放厥词。明天旅顺卫我就不去了,你替我跑一趟吧!”李文波一边套着耳朵,一边说着。听到李文波的安排,冯有为大怒道:“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小子就忍心让我来回折腾吗?!”
“是得找几个人了,要不然把你个老东西累死了,我气谁去。”没有理会冯有为的话,李文波淡淡的说着。
“自打到北京城那天你就说找人,这都多长时间了,也没看见你找一个帮我忙的人。”冯有为扇着扇子气呼呼的说起来。
“我明天去旅顺卫,这帮人要是来送笼子就把东西留下,一个笼子十五两。我刚才看的那把笼子留下,剩下的都送店里卖了,标明每把五十两不还价。”
十五两银子足够一个四代同堂的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用了,五十两买一只鸟笼更是让人咂舌。但是对于李文波的雷人之举,冯有为早就习惯了,抻着长音‘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