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思乡(1)
作者:唐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60

雄伟的樊城和蒙古人连绵的营帐渐渐地远了,曹小满找了处山坡坐下,取下了越来越沉重的铁兜鍪,一股汗臭味散发出来,头发已经湿透了,汗水经风一吹,凉意顿生。

他是探事使臣,为了行动的便捷,身上没有披甲,只着有鸦青色的布袍,此刻也已经沾满了尘埃,用手猛力拍打,溅起了一股黄雾。

曹小满拍去身上的尘土,然后以手枕头靠在树干上,双腿伸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回想起刚才那神奇的一幕,不禁咋舌。

不知那个鬼神般的人儿到底是谁?听声音应该很老了,叫他老鬼?老神?还是老爷爷?嗯,对了,还是叫他老恩公的好。

远处的樊城依旧笼罩在云影之中,仿佛披上了一层透明的黑纱。而蒙古大军的营盘则沐浴在朝阳下,炊烟四起,旗帜飘扬,不断有银镜般的光芒星闪过来,那是战马的辔头和士兵们的铠甲、兵器反射阳光所致。

曹小满叹了一口气,被蒙古人如此一困,城中的人一旦断了粮食,可怎么办?

他闭上眼皮,默默祷告,“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那是笃信佛教的婆婆教他的咒语,大意就是愿众生平安,远离灾异战火,逝者业障永除,离苦得乐,往生善道。

等睁开眼来,蓦然发现从蒙古军营的寨门里冲出来几十个小黑点,向着自己这个方向奔了过来。从姿势和速度看,应该是令宋人丧胆的骑兵。

难道他们又后悔了?

曹小满赶紧翻身坐起,兜鍪也不要了,四肢着地,猫腰爬进了灌木丛,再潜行至树林,才站起身来,回头一瞥,黄尘滚滚,蹄声得得,竟然还有狗叫声。

然后就听得一声尖厉的口哨声吹起,黄尘中,五只鹞鹰冲天飞舞,铺开双翅,高高地在蓝天上盘旋。

地上有狗鼻,天上有鹰眼,我还逃得了吗?曹小满对待生死与常人不同,活着就好好活着,要死的话,他也会毫不畏惧地去死,甚至会带着傻傻的微笑。死亡,对他来说,不过是另一种活法。

于是他就站在那里,摸着湿漉漉的头发,瞧着那越来越近的黄尘,等待着蒙古人的到来。但他忽然一拍脑袋,“哎呀,老恩公要我做的事还没有完成,怎能这么快就死?”

他不再迟疑,拔腿就钻入密林,漫山乱跑,幸亏学过些拳脚,身体轻灵,一路狂奔下来,除跌了一跤把手掌和衣服划破外,倒无其它伤害。

估摸跑出了几里路,他伫足细听,犬吠很模糊了,抬头望天,那几只鹞鹰倒还盘旋在天空上,但已经偏离了自己的头顶,似乎正往北而去。

曹小满松了一口气,提起衣服的下摆擦去脸上的汗水,张嘴笑道:“好险,好险!”

金陵大概就在都城临安那个方向,那就在樊城以东。曹小满想明白了方位,站在山坡上就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看去。樊城此刻已缩成了一个小盒子,蒙古军营则如同一朵朵白色的蘑菇,把樊城围了半个圈。四周的平原上河流纵横,荒芜的田园长满了野草,一片青绿,更远处则被云烟雾霭遮住了视线。

曹小满下了山坡,走出树林,脚踩在松软的草甸上,朝着白河走去,要向东行,就必须渡过白河。

脚下是废弃的田垄,早已经长满了荒草,杂生着艾蒿,蒲草和蒺藜,紫色和粉色的小花星星般点缀其间,让人竟然遗忘旁边就是一个血腥杀戮的战场。

曹小满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不时还要上蹿下跳。如此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才到了白河畔,河畔曾经茂密的树林只剩下了浅浅的树桩,树桩上长满了新发出来的嫩叶,几株小树被缠在身上的夜来香的藤蔓压得东倒西歪,不堪重负。几年战事下来,樊城周围的树木几乎被砍尽。

曹小满趴在河边洗手洗脸,又喝了几口冰凉的河水,然后坐在一个树桩上,望着奔流不息的白河水,呆呆地出神,如此深阔的河水,怎么渡?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唉,怎么办?”

他摇头晃脑地咏出了一段《诗经》里的句子,然后拾起一块大石头就抛入了水中,咚,只冒出了一串水泡,石头就被翡翠色的河水冲得无影无踪。

咚,又一快石头飞了过来,栽入了曹小满脚下的水中,这次竟然涌起了一丝浪花,溅湿了他的鞋面。

曹小满咦了一声,“这不是我丢的吧?”

有人发出了哼声,似乎就在他身边,那声音里面竟然充满了无限的痛楚。

曹小满慌忙扭头,周围都是短树桩,树桩上长满了茂密的嫩枝,如果人故意隐身其中,哪里还能看得见?

“是谁?”

曹小满站了起来。

只听得一声豪迈的大笑声从某处树桩后传来,曹小满循声看去,就见一只鲜血淋漓的大手慢慢地从树桩后抬了起来,五指张开,颤颤巍巍地搁在了树桩的横截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