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忙着和第三任女朋友拍拖的时候,杨大海的母亲吴玉兰正忙着请张家湾的陈媒婆给杨大海介绍女朋友。陈媒婆近年来专门给在外面打工的年轻男女做媒。她做媒不像传统的媒婆那样,一旦做媒介就非得让男女主人公上场。她知道年轻人在外面没有太多的功夫回家相亲,所以拿着照片做媒,让年轻人用照片、书信、电话谈恋爱。这种新式的做媒方法已经撮合了好几对青年男女。吴玉兰去请过她之后,她物色了一段时间,打听到王家庄有一户人家有个和杨大海年龄相仿的女儿,也在广东打工。于是她上王家庄说媒去了。经她的巧嘴一说,女孩子的父母答应先见男方的家长。陈媒婆忙着上杨家庄去告诉吴玉兰这个好消息。吴玉兰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年轻人不在家里面,第一次相亲就由双方的父母代劳了。陈媒婆选了一个好日子,请杨大海的母亲和女孩子的母亲请到她家里来碰面。她特别嘱咐两个母亲:赴约的时候带上孩子的照片。到了见面的日子,陈媒婆一大早把家里收拾了一番,在家里面等客人了。闲坐在家里不干活真无聊,她抓了一些花生来剥壳。吴玉兰急着给小儿子找一个女朋友,她当然是从头到脚收拾了一番,才前往陈媒婆家里去了。在去的路上,她的心里未免有一丝激动。小儿子虽然才二十岁出头,年轻不算大,但是也到了说朋友的年纪了,得找个女朋友,谈个一年半载就结婚。虽然说广东那儿的女孩子多着呢,按说儿子在外面找个女朋友也不会太难,但是外面的女孩子不靠谱,保不准骗了你的钱财然后一拍屁股就走人了。骗钱财事小,耽误时间事大。所以她想来想去,还是请人在家里面给他介绍女朋友的才放心。她一边走一边想着,不一会儿就到了陈媒婆家,女方的家人还没有到。喝过了茶,她搬了一把椅子坐到陈媒婆旁边,一边和她拉家常,一边帮忙剥花生米。不一会儿,装花生米的小盆子就满了。陈媒婆看了看盘子里面的花生米,够吃很久了,把花生米端进了厨房,收起了没有剥完的壳花生,然后继续和吴玉兰聊天。
左等右等女孩子的家人还没有到。吴玉兰心里有点不靠谱了。他们不会放飞机吧?她一直在心里滴咕着,可是她却不好意思说出来。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壶茶喝清了水,时间快到中午了,才有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女人,步履艰辛地来了。陈媒婆见那个女人来了,脸上早已笑开了花,她拉起吴玉兰,把那个女人迎进了屋子里面,分别介绍了她们。
王家庄和杨家庄是斜对门,也算是隔山相望了,只是王家庄的地势比杨家庄的还要高。因为大山阻隔了道路,两个村庄的人很少有往来。王家庄以姓王的人家居多,可是女孩子的父亲不姓王,姓刘,村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刘二百,据说年轻的时候力气特别大,背起两百斤的东西还能一路小跑。刘二百的老婆也姓刘,娘家是本村的,名叫兰花。这个刘兰花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朵花,只可惜这花生长在贫瘠的山沟沟里,在王家庄呆了半辈子,还没有走出过大山。前几年上山挖药材的时候,从悬崖上摔下来,把腿也摔瘸了,从此以后只能拄着一只拐杖走路。两口子养了两个女儿,大的就嫁在自己队里面,小的就是正要和杨大海相亲的二女儿,名为如玉。在陈媒婆家里,吴玉兰,杨二贵老婆的名字终于被提起来了。平时在杨家庄,年纪大的叫她“二贵家的”,小辈子们叫她“婶婶”,年纪差不多的叫她的外号“三乐子”,据说她刚嫁进杨家庄的时候,村子里面有三个喜欢笑的年轻媳妇,她排名第三,所以叫三乐子。
刘兰花到了以后,陈媒婆摆起了一张小桌子,三个人一边玩斗地主一边拉家常。其实三个女人的心思都没有在打牌上面,她们各自在想着心事。陈媒婆关心的当然是她这次做媒能不能说成。虽然每说成一桩亲事,她也得了一些好处,不过她从来都没有在乎这个的什么好处的,她在乎的是她在外面的名声。人家说她陈媒婆做媒做得好,又撮合成了一对人儿了,她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高兴。吴玉兰在心里思考着:不知道刘兰花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如何呢?孩子没有在,她的形象就代表孩子的形象了。只有人家对她的印象好,两个年轻人才有机会交往。刘兰花心里也在想着:这个吴玉兰看上去人材倒也不错,不过不知道她的儿子人材怎么样了。这里得提醒一下读者朋友,他们是拿着照片给孩子们相亲。两个大人刚碰面没有多久,还没有交换孩子们的照片呢。厨房里面,陈媒婆的儿媳妇正在忙着准备午饭。材料早一天陈媒婆就准备好了,只等人到齐以后就开始做饭。
三个人玩了一会儿牌,饭也做好了。吃过午饭后,陈媒婆借故走开了,让吴玉兰和刘兰花两个人聊。其实她没有走远,她到另一间房里面去了,坐在另一间屋子里面,她还在听两个人谈话呢。吴玉兰和刘兰花聊得挺投缘的,陈媒婆想:这个事情的第一关:面谈,算是过关了。得走第二关:互相看照片!于是她走到外面来,对两个说:“玉兰,兰花,你们看,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多投缘呀,我看你们也挺像两亲家的,老一辈的人聊得来是好事,好事呢。年轻人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如果没有问题,就把自己孩子的照片拿出来给亲家瞧瞧。”其实两个女人聊了一会儿,也有互换照片的想法了,只是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陈媒婆一说,她们就把自己孩子的照片拿出来互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