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节 一场关于相亲…
作者:万传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59

吴玉兰和刘兰花互换照片以后,她的心里就特别紧张,不知道人家对她的儿子中意不?她一边看刘兰花女儿刘如玉的照片,一边用一只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瞟刘兰花。她看见刘兰花看照片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她对自己的儿子满意不?至于刘兰花的女儿,吴玉兰看过照片后倒是是基本满意。那个女孩子个头不算矮,脸盘大大的,俗话说“银盘大脸”,正是这种脸型。而且看上去女孩子的腰杆儿挺粗的,这样的女人易生养。陈媒婆见她们两个都拿着照片仔细地瞧着,自己反倒在一旁歇起凉来。吴玉兰觉得应该在这个时候来夸夸刘兰花的女儿,以博得刘兰花的高兴。她对刘兰花说:“你家闺女的模样儿很讨人喜欢,你看,大大的脸蛋,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刘兰花说:“很多人都这样说。你儿子的相貌也不错呀。”陈媒婆接过她们的话说:“你们觉得怎么样,还行吗?”吴玉兰和刘兰花互相看了看对方,笑了一下。陈媒婆说:“你们是同意啦?”两个人又互相看了看对方,点了点头。陈媒婆说:“这样吧,既然都满意,那照片就不用换回来了,我们挑个日子,你们俩相互去家里走走,再交换孩子们的工作单位,让孩子们早点见面吧?”

第一关就这样简单地过了,吴玉兰心里可高兴得不得了。小儿子第一次相亲,她一定要完美地坚持到交换孩子的工作地址,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大海自己去办了。她又去找过一次陈媒婆,求陈媒婆尽快把日子订下来。陈媒婆去找过大仙看了好几个吉日,让刘兰花选两个日子,一个日子是她去吴玉兰家看,一个日子是吴玉兰去她家看。刘兰花很快就订下了日子。其实她的心里也着急,她倒不是着急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如今的世道,坏人太多了,一个女孩子家在外面很容易上当受骗,她想给女儿在近处找个人家,知根知底才放心。

先是刘兰花去吴玉兰家走走。去杨家庄没有捷径可走,得先下王家庄。下了王家庄,往前走一段就是张家湾了,再爬山上杨家庄。陈媒婆的家就在两个村庄之间。刘兰花和陈媒婆约好了,先到陈媒婆家集合,两个人一起上杨家庄。这天她吃过早饭,打扮了一下,就拄着拐杖出发了。虽然自己家离陈媒婆家没有几里路,但是她拄着拐杖一路走到陈媒婆家,就将近中午了。两个人连中饭都没有吃,就上杨家庄去了。

吴玉兰头一天就下张家湾买了一桌好菜回来。早晨起了个大早,做好了准备工作,时间就到了晌午。她想:刘兰花她们应该要到了吧?于是梳洗了一番,把穿了好几天的外套脱下来,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穿上去,沿着家里的各间屋子走了一圈,觉得屋子没有扫干净,又拿扫帚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刘兰花她们还没有到。她在屋子里面坐了一会儿,总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坐立不安,于是让杨二贵看着家,自己动身去接她们了。出了门没有走多远,在一个拐角处向下望去,就看见拄着拐杖的刘兰花和穿着大红外套的陈媒婆在爬坡呢。她一路小跑着去迎接她们。

客人到了,她让杨二贵去把婆婆叫过来帮忙做饭,她自己则陪着客人们沿着屋前屋后转。刘兰花跟着吴玉兰转了一大圈,才问吴玉兰:“你家的地在哪里,带我去看一下。”吴玉兰才想起来,刚才带她们出去转的时候,居然忘记介绍自家的田地了。听她们说要到地头上去,她高兴得不得了。他们两口子种地种得好,是村里出了名的,不过眼下地里没有种什么东西,秋收过了,冬播又没有开始。刘兰花到了地里,仔细看地里收割过后留下的痕迹。在她的眼里,庄稼种的好的人家,才是好人家。她就怕女儿嫁到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家去了会受苦。看了家门口的地,她又让吴玉兰带着她到菜园子里面走一走。菜园就在屋子旁边不远处。三个人走到了菜园里面。菜园里面的大白菜长得又高又粗,开始卷心了,最里面的叶子卷了起来,外面的叶子也渐渐向着里面靠拢,萝卜也长得肥肥壮壮的,一个个萝卜都窜到地上来了,露出一圈红色的皮。葱苗、蒜苗也长得郁郁葱葱。刘兰花在心里着摸着:看得出来这是一户勤劳的人家,只是住在山上罢了。不过住在山上又有什么关系?自己家也不是住山上吗,而且地势比这儿还要高呢。只是她家的儿子如何,没有见过面,仅仅只是看过照片,就不好说了。

吴玉兰留刘兰花和陈媒婆在她家住一夜再走。刘兰花正想对这户人家做进一步的了解,正好吴玉兰留她,她也就住下来了。晚上三个女人围着火堆烤火聊天,三个女人一台戏,屋子里面唯一的一个男人杨二贵就成了外人了,他被吴玉兰叫来叫去,一下子要递杯子,一下子要泡茶,一下子要拿东西。杨二贵跑得乐呵呵的。

接着吴兰花就跟着陈媒婆去刘兰花家里看了。刘兰花家境和吴玉兰差不多,只是她家的地势比吴玉兰那儿还要高。不过走到了王家庄上面,倒是很平整,刘兰花家的周围倒是有许多住户。吴玉兰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她要娶的是女孩子本人,而不是女孩子家的地势。能在广东打工的女孩子,自然不是很差劲的女孩子。刘兰花自然是留吴玉兰在家里住了一宿。陈媒婆抓住这个机会,让她们交换了自己孩子的工作地址,宿舍电话。然后,陈媒婆让她们给各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简单地说了一下对方的情况,附上了对方的照片,家庭地址,工作地址,联系电话。写好的信陈媒婆收了起来,第二天和吴玉兰回去的时候,她到邮局把信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