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节 冲突五
作者:万传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94

鬼佬这边应付好了。可是金发电子厂又出了一件事儿。在广东,没有事情发生的工厂,就不叫工厂。只要有资本家和打工仔存在,矛盾也就永远存在。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注塑部里面的一个工人被吵了。这个工人也是工厂方面*级人物了,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物料员。这个工人挺老实的,不管是工人,还是管理员,都说他是个老实人。他姓刘,人们都叫他“刘老实”。刘老实跟随工厂很多年了。工厂还在深圳的时候他就在,工帮从深圳搬来金发工业区的时候,好多工人都觉得这边没有深圳繁华,不肯来,但是刘老实还是来了。平时他干活也挺卖力的。车间里面的物料员有好几个,但是那几个年轻人都爱偷懒,去仓库领料或是送料出去的时候,总会在外面玩一会儿,偷偷抽一支烟,找人联一会儿天才回来,可是这个刘老实,干活是从来不偷懒的,他一个人干的活,相当几个人呢。据说他刚进厂的时候,才三十出头,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金发电子厂呆了这些年,如今就快四十了,这些年也算为工厂立下了汗马功劳吧。厂里面的管理,都挺尊重他的。可是,最近注塑部新招了一个主管,不知为什么就看刘老实不顺眼,一心想干掉他。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非常不幸的是,刘老实成了他的第一只火把。于是,他一纸解雇单写到行政部去,刘老实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解雇了。刘老实也真是老实,被解雇了,也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希望工厂马上结清他的工资,让他快点走人,出了厂还得重新找工作。本如果财务部那边顺利地给刘老实结工资,人事部这边快点写证明,让他去退社保,一点事情也不会发生。可是活该金发电子厂倒霉。刘老实拿着解雇单去财务部结工资的时候,刚巧出纳出去办事去了,要次日才回来。出纳出去办事情也算正常,但是财务部的一个小文员不会说话,惹恕了刘老实。刘老实进了财务部,挺有礼貌地问坐在最前面位置的小文员:“你好,小姐,我要结工资。”小文员问他:“结工资?你辞工到期了吗,辞工书给我看一下。”刘老实也真是老实,他告诉她,自己不是辞工,是被解雇了,要来结工资。小文员一听说刘老实是被解雇的,心里就有一点瞧不起刘老实了。这个小文员也真是社会经验不足,以为解雇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呢。于是没有好气地去他说:“我们出纳没有在,出去了。”刘老实又问她:“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呀,我要结工资出厂呢。”刚才小文员只是没有好气地回签他,刘老实这样一问,居然把她问烦了,她冲着刘老实叫道:“我怎么知道,被解雇的人还有理由问我们出纳什么时候回来。”小文员对刘老实发了火,刘老实也没有吭声,就出去了。他想着:工资结不到,也不能白等,社保还没有退,得到人事部去,请人事部的人写一张证明,去社保局退保去。他大致算了一下,他的社会可以退到将近一万块钱,这对于农村出来的他来说,可是一个大数字,可以供家里的娃儿交好些年的学杂费。刘老实朝人事部走过去,人事部就在写字楼一楼,前面有前台文员把守。刘老实进去的时候,前台文员正坐在位置上看韩剧。见刘老实走到前台,文员问他:“干什么的?”刘老实说:“我来开个证明,退社保的。”小文员看了看刘老实,刘老实身上的那一身衣服也太寒酸了,而且像他这样以干体力活来养家糊口的人,人到中年了,自然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苍老。与平时进出写字楼的那些白领和客户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而且,假如是公司里面的白领或者客户也是这样一幅面孔出现在这里,也得对人家好一点,可是眼前的这位,是自己工厂里面的工人,而且一个要离开工厂的工人,文员心里想:他算哪根葱,对他的态度自然少了几份热情。她依旧坐在位置上,一边看着韩剧,一边极不耐烦地打了负责开证明的人事部助理的内线,没有人接电话。然后同样没有好气地对刘老实说:“人没在。”刘老实一听,可急了。出纳不在,怎么人事部开证明的人也不在呢?他急急地问:“那她去哪儿啦?”小文员只顾看韩剧,刘老实问的话当然没有听见,所以也没有回答。她不回答,刘老实也就站在前台不走。小文员看了好一会儿韩剧,一集告一段落了,抬起头来,见刘老实还没有走,于是更加不耐烦地问他:“你怎么还不走,再不走我叫保安来拉你出去啦。”刘老实一听,觉得自己挺冤的。自己问她事情,她不但不回答,让自己在这儿多等了一大会儿,自己没有怪罪她,她反而对自己发火了,刘老实心里窝了一团火,可是他想:怎么也得知道开证明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呀。他又对文员说:“我想知道开证明的人什么时候在位置上?”文员不耐烦地问答了一句:“我怎么知道,你问他自己去。”真是莫名其妙,刘老实想:要是我问得到,我不早就开好证明了,现在已经在去社保局的路上了。不过,他还是没有说什么,就出了写字楼。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刘老实在饭堂遇见了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同事。他们见刘老实还在,于是坐在他旁边来了,问他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刘老实把上午受的气全盘说出来了。一个同事对他说:“刘老实,吃完饭我们出去厂外面走一走。”吃完饭,刘老实就跟那个同事出了厂门。那个同事告诉他,其实像他这样没有犯错误,又是老员工,工厂没有理由炒他的。即使炒他,也得赔钱给他,工作满一年赔一个月工资。刘老实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新鲜事儿,听得他直张大了嘴巴。他问同事:“我怎么才能要回赔偿?”那个同事说:“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按劳动法办事,工厂炒你的时候会主动把钱赔给你,不过也有赖皮的工厂,不赔钱给你,你就得去劳动局告他们。”刘老实一听,傻眼了,让他去官府告工厂?他可不知道进了衙门以后,找哪个人。同事见刘老实实在是老实,又想到刘老实家里穷,还有娃儿要读书,这一失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找到工作,而且素来和刘老实一起工作,刘老实干的活儿总比他多,算起来也沾了刘老实的光。于是他指点了一下刘老实怎么怎么办。刘老实说:“那我等他结工资给我的时候,看他有没有补,如果没有补,我就去告他们。”同事说:“是呀。”不过,那个精灵的同事想了想,说:“我想到了,前几天我们还在看劳动法呢,现在你就可以告他呀,有办法啦。”刘老实说:“又怎样去告呢?”同事告诉他,工厂没有和工人签劳动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就是违法,现在又无故炒他,按理说,炒人应该提前半个月通知呢,工厂也没有通知他,也是违法。算起来,工厂违背了法律的两条。有足够的理由去告工厂了。经同事一指点,刘老实终于明白了。

于是,到了下午,刘老实先是按照同事指点的,打了个匿名电话到劳动局投诉说金发电子厂不给工人签劳动合同,打完电话,马上打了摩托车去劳动局,告工厂无理炒人,去争取他该得到的赔偿去了。本来金发电子厂平时和这些政府部门的人关系还不错的,什么劳动局呀,税务局呀,公司的人经常会同他们活动活动的,按说刘老实的这一通事情也闹不起太大的事情的。顶多工厂赔他一点钱,息事宁人算了。可是眼下不是时候,眼下正在狠抓外来工人的合理权益,报纸上,电视新闻上,把这件事情当成了重点来播,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新闻:某某工厂没有给工人签定劳动合同,发球违法行为,经我报(或我台)记者跑退,联系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某某厂进行突击检查,明查暗访,经查情况属实,在劳动部门的强制下,某某厂给全部工人签定了用人合同。末了,会放出几个工人一只手挥着劳动合同,一边对着镜头说:“谢谢劳动部门的深入,我们外来工终于签到劳动合同了,我们的工作有了保障,以后会更好地为工厂服务”,或许是:某日我报社(或我台)接到报料说,某某厂没有给工人买?社保,我报(或我台)记者暗访,情况属实,于是记者找到劳动部门,劳动部门和记者一起到某厂解了情况,某厂认识到错误,给工人买了社保,并补交了欠下的部分。末了,放出劳动局的某个领导,在女表讲话。讲话内容是什么什么。

刘老实打了电话报料以后,劳动部门相关的办公室里面,就炸开了锅。有的说:“那家厂不要搞,人家和我们关系好。”有的说:“搞他一下,我们现在要的是政绩,不过只小搞他一下,不要大搞。人家是大厂呢,今天搞他一下,明天再帮他一下,就件事情就扯平了。”一群人正在议论,刘老实本人就来到访了。进了办公室里面,刘老实说明了来意,马上就有一个人义愤填鹰了:这金发电子厂还是大厂,大厂里面居然有这样乱?我们得帮你办实事。你稍等啊,我们就带你去讨回公道。说话的人看起来还是个官儿,长得肥头大耳,他说完,冲着旁边一个小角色,看起来像是秘书的女人小声说:“马上联络某某把驻我们区的记者,带上记者一起突击检查金发电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