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先说到这里,焦点还需要暂时拉回到顺帝老兄,因为在这危急之秋,他老兄竟也完成了一次身心的蜕变。
在至正十五年之前,无论是东、西系红巾军的起义,还是私盐贩子的起义,都遭到了元军有力的*,革命形势尚不明朗。因此,在度过了接管政权初期的艰难岁月、其地位得以巩固之后,再加上脱脱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使得元朝的政治形势趋于稳定,仿佛大元“中兴”指日可待。这时候的顺帝,竟慢慢地滋生出了骄逸自满的情绪,享乐主义思想的毒苗开始在他的心底潜滋暗长……
尤其是治河的成功和初期对红巾军*的胜利,明显冲昏了顺帝老兄的头脑,他于是开始满足于表面上的承平景象,不再勤于政事。后来,在一些朝廷奸佞的鼓惑下,顺帝更开始努力学习“行房中运气之术”,专研两性问题,以至最终消极怠政,被朱重八的军队赶回到了那祖居的塞外苦寒之地。
据说顺帝老兄有一位宠姬名叫戈小娥,其美不可方物,他老兄尤爱欣赏佳人香沐出水时的美态,爱她简直如癫似狂,为此两人整日形影不离。
因此,才有后人道:如果说崇祯皇帝是太“有为”而导致亡国的话,顺帝就是太“无为”了,而且他的这种“无为”简直就是一种麻木不仁,形同废物。
至正十五年,大元国之柱石、一代名臣脱脱遭政敌陷害被贬斥而死。从此元政更是江河日下,不可收拾。
大元统治集团内部开始互相大肆倾轧、争权夺利,皇帝和皇太子两派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以至顺帝老兄再也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纷纷各行其是,根本不听中央统一指挥,所以形如一盘散沙。
曾经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朱元璋能够创造以南扫北的战争奇迹?而且如此神速?其实,当时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而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朱元璋在南方实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一个打人的拳头时,北方的各位大佬们却还在激烈的火并之中,这就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朱元璋同志的崛起提供了天赐良机。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内部凝聚力往往是决定竞争者能否在博弈中取胜的关键。太平军为什么会败在清军手里?就是因为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不团结。
就像顾诚在《南明史》中所论及的:“南明之不振,关键在于从来没有一个能够调动全部抗清力量的权威核心。清廷内部虽然也常有勾心斗角,但大体上能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清胜明败,根本原因不是强弱异形,而是内部凝聚力的差异。”这也是老蒋一再推说什么“我是被自己人打败的”的因由所在。
而朱重八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他的权威不容他人挑战,他的命令不容他人违背。谁让他感到了威胁,感到了不便,他就会毫不手软、毫不犹豫地处掉他。
谁说曹操、司马懿之流恶毒?都不过是形势逼迫出来的罢了,他们的行事不是基于人品,而恰恰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宁可矫枉过正,绝不让死灰复燃,他们不是《潜伏》里心慈手软、留下后患的余则成。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能让自己活下来那才是硬道理。
我们今天的有些人,总是对于人类的生存竞争抱有一种平和与温情的超然态度,殊不知在你死和他活之间,并非那么容易找到一个平衡点的。一定要坚信:现实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
当今时代是一个“制度性贫困”的时代,今天的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得不到温饱,依然挣扎在死亡线上,但不是我们生产的物质不够人们使用,而是有人宁愿将牛奶倒入沟里、将粮食倒入大海,却不愿意拿出来救人急难。有的国家更愿意把其他国家剥夺到石器时代,为此各种阴谋无所不用其极。当然还有各种制度上一时很难克服的局限和弊端,都加剧了人类的两极分化。
世界大同之日绝不可能出现在22世纪以前的,同学们,请醒醒吧!
朱重八家族几代人的血泪史,就会明白无疑地告诉我们这一点:活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