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龙湾大捷的这一年,世子朱标已经5周岁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能让自己后继有人,也为了能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主,所以朱老大便专门设置了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遣世子习受经学。
其实,微言大义的儒家经典本不应作为一个孩子的启蒙读物,可能也正是由于朱同志望子成龙心切,才特意命宋濂等人从小就向孩子们灌输这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期他们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偏这朱同志一向又是位眼光长远的主儿,他更为关注自己百年之后的问题,那心操得都海了去了。
而就在龙湾之战的几天后,便召开了大型的庆功会,以专门奖励那些在此战中光荣立功的将士们。注意,先发奖金再开会,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那些得到奖励的就会兴头更足,得利少或没得的,就会化悲愤为力量!
自然,会上朱老大还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号召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最后,大家齐唱了革命歌曲: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呜哈哈哈哈……”
不过,有一位同志虽然没有参加此战,没能躬逢其盛,却也是有些功劳的,此人就是胡大海同志。
就在陈皇帝大军集结于太平并窥伺应天的时候,为了在其他方向上牵制敌人的兵力,朱老大特命胡同志出兵直捣广信(位于江西东北)。本来,胡同志认为陈皇帝既然已将主力集中到了太平,那么广信必然就空虚了,所以他才只是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元帅葛俊率兵前往。
当葛俊的军队路经衢州时,结果被都事王恺给拦了下来,老王又赶紧乘驿马到金华的胡同志处说明情况,他解释道:“广信乃是陈友谅大汉国的东面门户之地,如今他既以倾国之师入寇我们的应天,难道他会不以重兵把守广信要地吗?以在下愚见,非一位大将统领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出偏师,倘若有所失利,那么不仅广信拿不下,恐怕咱们的整个衢州也要为之骚动了!”
老胡觉得的确是这个理儿,所以他才决定亲自出马。
当他领兵到达灵溪时,广信城中有步骑兵数千人出来迎战老胡,可是没一顿饭工夫这帮人就被打得满地找牙而去。于是老胡开始督兵攻城,朱家军的兵力是敌人的数倍,再加又是老胡这等人物亲自统领,所以广信城中的敌人感到压力很大,不久他们便身心崩溃了。很快,广信被顺利攻克。
不久,改信州路为广信府,以段伯文为知府,立龙虎翼元帅府,以葛俊为元帅、周隆为副元帅守之。
随后,朱老大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罢除各郡县“寨粮”。
起初,那些新被招抚的郡县,都有义务在军队经过时主动提供粮草供给,或者由军队前往专门征粮,名之曰“寨粮”。这也本是实现“广积粮”战略的重要手段,不然粮食从何而出?显然只靠现阶段的军屯是远远不够的。
可是,粮食的生产总是有限的,军队征收的多一点,留给老百姓的就少一点;而且有时候军队的人数过多,就会把一个相对窘迫的地方狠狠刮掉一层皮,弄得当地的老百姓都没了活路,不免有些反抗的举动。即使宽裕些的地方,老百姓也会怨声载道,因为加征的比重实在是偏高了。
胡大海同志长年身处前线,所以他对于这些基本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民情骚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形成规模,就要出大麻烦。于是,胡同志就把这一情况向朱老大做了汇报。
最后,经过朱老大的一番深思熟虑,他才毅然决定罢除征收“寨粮”之举。
当然,粮食以后还是要继续征收的,只是征收的名目和比重少了。当时,除了几年的“寨粮”征收工作已令仓库有所积蓄以外,几年来军队且战且耕,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已经做到了足兵足食。
比如朱老大曾分派诸将在各处开荒垦地,他还专门立下了一条规矩:用粮食的生产量来决定赏罚。而且,就像他自己说的:“兵不贵多而贵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阵。”除此之外,只要注意加强民兵的组织、训练就足以应付紧急情况了。
对于统治者来说,一定要适度得体贴民意、保养民力,不然就会失去民心;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才不管你将什么“仁政”、“和谐社会”喊得震天响,他们需要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只看你让他过得怎么样!
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一个领导人(班子)能否做出尽量合理的抉择、决策,这也是对其执政水平的考验。
这年的六月,任命安庆总管童敬先为省都镇抚,兼安庆翼统兵元帅,算是担负起了守御一方的重任。
不久,又加筑太平城。先前因为太平城西南俯瞰姑溪,所以才被陈友谅的水师从这里突破;如今陈家军败走,常遇春带人收复了此地,所以常同志特命这城的西南方向上靠后修一些,与姑溪拉开约二十余步的距离,并增筑了部分楼堞,这样一来敌人再进攻时就困难多了。
另外,为了加强应天的守备,朱老大也命人在龙湾修筑了虎口城。
九月,以亲军左副都指挥朱文忠为同佥枢密院事。
随后传来消息说,张士诚兵入侵诸全,朱家军元帅袁实战死。坏消息之后又有好消息,已故的苗军元帅杨完者的部将、元江浙同佥郑某率众投降;不久,又有一批原徐寿辉的部将欧普祥等人以袁州降(即是彭和尚的老家)。
而当处于袁州的欧普祥等人投降的消息传到陈皇帝那里后,他立即派出了独眼龙陈友仁率兵前往征讨。不想,这欧普祥也非常强悍,他不仅打败了敌人,结果连陈五王本人也给活捉了。
被俘后的陈友仁那是相当得惨,欧同志将火都撒在了他身上,不仅将陈友仁用鞭子狠抽了一顿,还把他关在囚笼里示众。
如此一来,陈皇帝害怕了,他念着手足情谊,于是便又派出了太师邹普胜前往袁州与欧普祥讲和,双方约定以后各守其境,不互相攻伐,这样欧普祥才同意释放了陈家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