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丧钟为谁而鸣(下)
作者:天下乞男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79

就在至正十八年时,刘福通所部攻克了中原重镇、元北宋都城汴梁。他们大造宫阙,更改正朔,正式建都于此,以号召诸路红巾军。

为了据有形势之险,察罕帖木儿于是北塞太行山,南守巩、洛一带,以与红巾军对峙。不久,他又因功被拜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事,便宜行事。

次年,察罕帖木儿欲图收复汴梁,他部署诸军,次第攻夺。到这年八月,被严密包围之中的汴梁城已是粮尽援绝,终于被察罕帖木儿所率领的元军攻破,而刘福通则只带数百骑掩护着小明王从东门突围而走。

很快,河南之地皆被平定,当李察罕派人前往京师献捷时,“欢声动中外”,大元的官儿们又可以继续得瑟了。

需要指出的是,李察罕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因为他摸准了红巾军的死穴。我们前面早已说过了,红巾军大部都是游民思想和流寇主义,从来不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以至于“数攻下城邑,元兵亦从后复之,不能守”;除了朱元璋之外,东系红巾军只有毛贵有些智略,也把山东根据地经营得红红火火。

正是针对起义军流动的特点,李察罕便采取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重在消灭起义军的有生力量;就像戚继光对付倭寇的“大创尽歼”的法子,一股又一股的起义军就这样被李察罕部吃掉了。而且“诸将在外,刘福通不能制”,红巾军无法有效配合也是他们的严重缺陷。

本来,自红巾军蜂起后,中原大乱,大运河既被切断,海运也跟着遭了殃;如此一来,大都上下屡为缺粮所苦。待到河南被平定后,江浙的方国珍、张士诚又都被招安,到此时大都才暂时没有了缺粮之忧。

朝廷自然也不会亏待了李察罕,于是又将他拜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仍便宜行事。

而此时,“察罕帖木儿既定河南,乃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数千里”,他成为了手握重兵的中原王,更是各路义军可怕的死敌――朱同志此时尚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势力显然还无法同李察罕抗衡!如果不是山东还在威胁着李察罕部的侧翼,如果朱同志再招摇些,否则李察罕在快速扫荡过苟延残喘的龙凤政权残部后,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朱同志了;而待收服了朱同志之后,再多路合击陈友谅部。

山东属于当时的中书省,既是红巾军的一大根据地,且又地近大都,李察罕自然不能无视它。李部“日修车船,缮兵甲,务农积谷,训练士卒,谋大举以收复山东”。

可是,就在李察罕已经将进攻的矛头瞄准山东时,他的后方却出了问题。

知枢密院事答失八都鲁曾节制过河南诸军,也曾是李察罕的上司,当时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率军驻守在大同。本来山西、河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李察罕所平定和掌握的,但是孛罗帖木儿看着眼热,他想将山西、河北收入囊中;李察罕自然不依,结果双方竟至于兵戎相见。

朝廷多次下诏调解无效,如此一来,也就延迟了李察罕进攻山东的时间,也大大推迟了他率军南下的时间,朱元璋部因此获得了发展壮大、雄踞江南的宝贵时机。

毛贵是至正十九年被赵均用谋杀的,所以到了至正二十一年时,便有消息传到了李察罕那里:说山东的红巾军已经群龙无首,陷入了自相攻杀的不利境地;只是,大元驻守于济宁的田丰部却不期投降了红巾军。

这年六月,看准了时机的李察罕于是拖着病体由陕西抵达洛阳,大会诸将,商议征讨山东的事宜。到了八月时,一路高奏凯歌的元军已经紧紧地包围了山东东部的东平城。

东平原是红巾军严密设防的一座重镇,田丰等人都龟缩于东平城中。只要一番强攻,东平旦夕可下;可就在这时,老谋深算的李察罕考虑到田丰“久据山东,军民服之”,于是专门写了书信招降田丰。结果,就坡下驴的田丰只好与红巾军首领王士诚等人投降了李察罕,东平、济宁等地区也就很快被元军收复。

之后,察罕军又继续攻略山东其他地区,其中济南在攻围了三个月后终被元军收复。为了表彰李察罕的卓越功勋,朝廷再次下诏拜李察罕为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中丞如故。

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山东地区已基本被元军平定,只有一座中东部的孤城益都还未拿下。而就在这将要彻底扫平北方、大功告成之时,一件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它近乎改写了整个元末的历史。

当时,已经投降的田丰、王士诚等人居然还未死心,他们暗中联络原红巾军将士,准备再次发动叛乱。

而自打田丰投降后,李察罕为了彻底收服人心,遂推诚待之不疑,甚至有几次竟只带着少数几个随从去到了田丰的营帐中。这正给了田丰等人以可乘之机。

这年六月的一天,已经打定主意的田丰于是邀请李察罕到他的营中视察。李属下之人已经听闻到了一些风声,所以力阻他前往,可是李察罕却说:“我既然推心待人,又怎么能处处提防别人呢?”属下人又建议他多带上几个大力士前往以备不测,结果也被他拒绝了。

最后,李察罕只带着轻骑十一人前往。在到达田丰营后,李察罕终于被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王士诚所刺死。

大元柱石一倾,“帝震悼,朝廷公卿及京师四方之人,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者”。《元史》中还说,此前曾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太史为此上奏顺帝说“山东当大水”,而聪明的顺帝却认为“山东必失一良将”;皇帝还急忙下诏告诫李察罕不要轻举妄动,但使者还没到达,李察罕已经丧命了。

为尽哀荣,顺帝下诏赠李察罕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等到下葬的时候,又改赠他为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因此请注意,只是在李察罕死后他才成了王,所以《倚天屠龙记》中说赵敏是郡主那显然是错误的。当时,李察罕的父亲还活着,他倒被朝廷追封为了梁王。

朱元璋曾说:“河南李察罕帖木儿兵威甚狠”,所以他才不得不派遣杨宪到李察罕那里通好。而当察罕被刺死的消息传来时,朱同志方才如释重负地说道:“天下无人矣!”

显然,假如李察罕不死,那么朱元璋未来问鼎中原的阻力就要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