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周瑜归来(2)
作者:慕容飞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6

“主公,恕瑜直言”,周瑜似乎对孙权的话并不赞同,“江东六郡新定,以主公目前的威信,尚不足以服众;今伯符去世,六郡必然人心不齐;况曹操虽与袁绍相持,但几个月前,仍然大败刘备;若曹操此时又攻打江东,江东必乱。”

“那依公瑾之见当如何应对?”听周瑜这么说,孙权似乎有些紧张了。

“之前伯符将子纲[1]留在了许都,请主公速派人送信与子纲,让他从中斡旋;主公这面则即刻遣人向朝廷纳贡;若能让曹操不打江东的主意,自是再好不过。另外,也请主公令六郡太守[2]严防内乱,加紧练兵,随时准备应战。”

“公瑾言之有理。我这就派人与子纲联系……纳贡的事,就派长绪[3]去吧。”孙权点点头道。

“还有”,周瑜顿了顿,低声又道,“丹杨太守、豫章太守和庐陵太守都是主公的亲人,吴郡太守是自破虏将军在世时就一直跟随的老臣,这几人都可以信任;会稽太守原为伯符,主公可以继任;唯有庐江太守,还请主公安抚之,以防有变。”

“你是说李术?”孙权沉吟了一下,点头又道,“是啊,我差点把这个人给忘了……此人本就是曹操派来的人,兄长当时用他当太守,也是不得已的事。他要是知道了兄长去世的消息,肯定会在庐江郡给我弄出点什么乱子……我得派程公[4]赶紧回丹杨,协助公覆[5]盯住李术。”

李术是曹操的人[6]?闻言我讶异了一下――孙策怎么会用曹操的人当太守呢?不过眼下的情景,我也不便开口相问。

“公瑾想得如此周全,有公瑾助我,江东定能无忧。”片刻,孙权由衷地叹道。

“主公”,听了孙权的话,周瑜对孙权一拜道:“瑜受伯符知遇之恩,早已发誓终身追随;今伯符传位于主公,瑜自当誓死效忠,倾力相助!”

想想两个时辰前,孙权还在防备周瑜,我不禁有点疑心此刻的孙权对周瑜到底有几分信任。不过周瑜刚刚的一席话倒是让我意外了一把――伯符去世,周瑜哀伤到吐血,可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眼下局势的思考,这是怎样的冷静啊……

这一夜终于过去。孙策去世,孙权掌印,周瑜归来……一夜之间,竟发生了这么多事。紧张、愤怒、不安、悲伤……我的心绪在这一夜中,也不断起伏,到天明的时候,只剩下了深深的疲惫……

“小乔,你先回去吧。”周瑜见我一脸倦色,低声对我说道。

“那你呢?”我问。

“我要留下来处理事情。”

我担忧地看看周瑜,他从巴丘赶回来的路上,恐怕已经有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了吧;昨天又悲伤到吐血……本想劝他也回去,可再一想,肯定没用,便道:

“那好,我先回去了。但你答应我,今天一定早些回来休息。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累垮。”

“嫂夫人说的是。”孙权也附和道。

“好,我答应你。”周瑜看看我,没有多想,便点头应道。

“那……我先走了”,我深深地又看了周瑜一眼,而后转头向孙权告辞:

“……吴侯也请多保重身体。”我忽然发现,这还是我第一次用“吴侯”这个称呼;孙策在世的时候,我还从来没这么叫过他……此时叫来,却让人感觉是那么陌生,似乎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远……

“小乔姐姐……”回到周府,第一眼竟看见一身素衣,神情哀伤的玉儿,“伯符哥哥他……”

我没有说话,默默搂过玉儿,于是玉儿便在我怀里抽泣起来。玉儿提到孙策的时候,也总是称他哥哥,从不称吴侯……看来,孙策跟孙权还真是不一样……我不由得又多了几分伤感。

“你们什么时候知道消息的?”我问玉儿道。

“昨天夜里,小乔姐姐去了将军府一直没回来,我爹不放心,便想差管家去将军府问问,却发现周府竟被围起来了……于是大家都猜到出了大事……今天一早,便传来了伯符哥哥去世的消息……”玉儿哽咽道。

昨夜孙权还围了周府?我暗地心惊……如果孙策没有传位给孙权,孙权还会做出什么事来?周瑜会不会与孙权为敌?这样一来,周府一干人的命运……心里忽觉一阵寒意,眼下看似平静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凶险?

“你爹他们还好吗?现在在哪?”我赶紧问玉儿道。

“他们没事。一个时辰前,围在周府的人已经撤去,我爹、我哥、还有公德哥哥现在都已去将军府了。”

“哦……”我略松一口气,又对玉儿道:“你先回房吧,如果有什么事就来找姐姐。”

“嗯。”玉儿应道。于是我也回房睡下了。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傍晚的时候,管家来报,周瑜和叔父他们一起回府了。我迎到门口,见玉儿和大嫂也在。玉儿见到周瑜回来,神色动了一下,不过很快又转成了凄然。众人们相对无言,周瑜低低地与叔父和周道说了几句,于是大家便回各自的院子了。

“你还好吗?”我和周瑜几乎同时问道,一愣,又都不语。

“回房吧,我还有话问你。”周瑜走过来,拉过我的手。

我点点头,同时也拽紧了周瑜的手。周瑜许是感觉到了我被他握着的手传来的力度,抬头看了我一眼。我不语。我只是想抓紧他,害怕他像孙策那样,有一天也会离我远去……

-----------------------------------------------

[1]张?,字子纲,和张昭一起合称“江东二张”。《三国志.吴书八》记载,建安四年(199年),孙策遣张?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

[2]此时江东六郡的太守分别为:会稽太守孙策、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丹杨太守吴景、吴郡太守朱治、庐江太守李术。其中孙贲和孙辅是孙权的堂兄弟,吴景是孙权的舅舅。

[3]《三国志.吴书二》裴注记载,孙邵,字长绪。孙权称帝后,孙邵是东吴的首位丞相。

[4]程公即程普。《三国志.吴书十》记载:“先出诸将,普最年长,时人皆呼程公。”

[5]黄盖,字公覆。

[6]按《三国志》记载,李术应为孙策所表,但本人对此存疑。有兴趣的可参见我的随笔:“再论孙策‘袭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