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去来兮(2)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20

老舅只在远处看了两眼,他对新建的宾馆也没多少兴致。

鲁德介绍说,宾馆“五、一”开业后,就没几人来住,还有座旧楼准备拆掉重建,还需要投资2000多万元。

老舅便说:“还投资啥?这是败家子的做法!就没什么人住,哪是开宾馆的路子啊!上面也是瞎扳钱”。

老舅知道一点情况后就劝鲁德:“不能把秀英一人放在家里,又不是没有工作,没有钱花,单位也不错,年纪也不小了,公务员吃喝不愁的,还奔啥呢!别说在这里当什么总监,就是当个副总又能如何?”

鲁德明白,在老舅的眼里,不就是图挣几个小钱花嘛!什么官不官的,搞的背井离乡,夫妻两地,值得吗?

岳母却说:“要能坚持再干一段,多拿点补助也不错啊!”

岳母从街道退休后一月只有400元的收入,和小儿子住在一起,还要贴补他们的生活。小儿子下岗六、七年了,单位破产了,单位欠的集资款接近10万元,到现在一分也没拿回来,等于前十年是白干了。

生活的艰辛,老人是最有体会的,钱不闲扎手啊,只要挣得合情合理。

当然,鲁德对钱有自己的看法。他非常理解老舅的一番话,老舅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根本的原因还不是这么简单几句话。

鲁德上山半年了。

鲁德上山直接能够公开的目的,就是试图给儿子找个好工作,顺着这个途径能够安排到全国总局下属的大企业里,以后也好有个前途。

他不经意间在和冯纬鹃的交谈中交了底,自己就是这么想的,儿子的事情能够办好,就是收获,以后在大企业做事,当个什么处级干部能算什么呢。

冯纬鹃讲:“那你儿子以后有前途了!”

鲁德说:“这只是个设想,不一定能够实现”。鲁德也预料到事情不是那么好办。

鲁德还说:“我只是去帮个忙,开开眼界,干得好就干,不合适就回来,这样把专业再捡回来,不然也忘的差不多了,有了五星级宾馆总监的经历,提前退休也可以到外面干了”。

鲁德,一直追求着外面的世界,在他的心中,外面的世界有一个很美好的地方在招唤他,让他时常不安。

他的一点聪明,始终被理想和固执束缚着,在现实社会里,什么都能看明白,但显然迂腐了些,傻冒了些,直来直去太机械了,拐弯抹角的东西太贫乏,脑子就少了一根筋。

到现在儿子的工作还没有好的着落,继续在漂,虽然算不上“蚁族”一类,还不是个结局。

前年儿子刚毕业,天太热,儿子想在家里呆一段再说,鲁德觉得不妥,找工作还有等天气的啊!就让鲁德赶了出去,到温州找鲁德的表弟介绍在一家民营企业的卖场做销售。

鲁德的观点,没有关系可依靠,就要靠自己,自己和爱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儿子要学会自己打拼,况且按自己的职权范围非常可怜,朋友圈子也少,没有人帮助安排合适的单位。

半年后,儿子感到在民企太缺乏文化了,待遇也一般,就转到广州,用了两个月时间到处面试,才被录用在一家外企打工。

说是进了世界500百强企业,很有发展前途,儿子也感到这份工作是靠自己找到的,总算是检验了自己。但实际上干了一段才体会到,这份工作还是做苦力的份,比在温州还要辛苦,房子还要自己租,费用不低。

本科毕业生现在算不上什么高学历,应聘时要求很严,还需要英语面试,来了才知道,沾了点管理的边,基本上做体力活,收入也很一般,落个储备干部、培训科长的好名声,一天到晚早出晚归,辛辛苦苦,睡不好觉,连看书学习的空都没有了。

春节儿子没放假,一家三口人是在广州过的春节。张秀英看到儿子双手磨起了厚厚的老茧,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大年三十下午,鲁德和妻子、儿子,还有同学洪和杰一家和儿子同在广州打工的一位同学,一道游了白云山。

鲁德听到除夕的鞭炮声,猛然想起来,这时候该给全国总局的审计司司长盘锦发发个祝福短信。

到庐山一个月后,杜京生带鲁德一块去北京见过盘锦发,盘锦发给他们安排了宾馆基建审计的事情。

盘司长说:“宾馆开业后要想办法开展经营,还要搞点其他的东西才行,不然还要亏损的,以后不能年年再到局里要钱发工资了。

七年前,鲁德就认识盘锦发,那时他还是副厅级干部,有个审计项目需要从下面抽人,从总局专业人才库里挑到了鲁德。

时隔七年后,鲁德才有机会再次来京,再次见到盘锦发,盘锦发想起来了,还是有印象的。这就有了春节后,鲁德被盘锦华司长抽到北京总局参加审计的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