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去来兮(3)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74

原市局办公室主任赵佳禾,半年前下到公司当经理了。知道鲁德回来了,一定要请鲁德在一块坐坐,电话是赵家禾的老婆刘艺珍联系的,鲁德没时间,晚上就要出差去北京,实在推辞不掉,就决定两家合在在一块过元宵节。

没想到到了酒店,鲁德见S公司的原副经理牟中东两口子也被邀请来了。

牟中东和杜京生也熟悉,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知道鲁德上了庐山投奔杜静生了,但两人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他说鲁德啊,现在这个年纪,想通了,别想其他的了,赚点钱是实在的。牟中东就在三年前去了高速公路打工,做了服务区的经理,收入很不错,这边S公司还照常为他交养老金等。

鲁德说,是啊,上山就是帮个忙嘛!帮了忙再回来。

正月十五晚饭后出发,第二天赶到北京总局,鲁德就和审计司的一位处长和副处长投入了工作。

到周五下午才回到局里,要向司长汇报审计进展情况,这才见到了盘锦华。

盘锦发个头很高,头发稀疏,五十四五岁了,老家是湖北的,好像是北大或人大毕业的,是总局的老人员了,人很客气和善,看不出有什么架子。

在听取汇报后,盘锦发很感慨的说:“那年总局定在河北投资搞房地产,不少人都反对,考察论证我根本就没去,当时我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可是有人硬让我汇报,说是汇报材料都写好了,就念一下有啥关系呢,实际上一把手情况都是知道的,私下里也是表态支持的。我迫不得已,只好念了,但后来损失了两个亿,有人就指责我没有低制,让我念汇报的人却一点责任也没有。我一直认为,这是我在局里工作的一大耻辱!”

他说这话时显得很激动,很动情的。大家听了都再没评价什么。

鲁德还是第一次当面听到,一个司局级干部竟然说出自己很耻辱的话,虽然其中有什么样的背景和原因一点也不知晓,但更增加了对盘司长的尊敬。

盘锦发和鲁德说:“知道你到庐山后,我就想,既然你可以到山上帮忙,到北京来也是可以的,庐山那地方嘛,也就屁大一点儿,一会儿就转过来了,现在还没开业,事情能有多少呢!”

鲁德说:“是的,以后请盘司长多关照!”鲁德从盘锦发的话里得知,在总局领导的眼里,这个宾馆也就这么回事,盘锦发事隔很谨慎的人,话语不多,没往别出说,但有一层意思再里面。

在北京工作一个月,鲁德看到也听到不少讯息,原来总局也是这样,上下都是一样,路子差不了多少。

鲁德对上边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神秘感在慢慢消退,这和他对庐山的认识有种非常类似的感觉。

第一次参观故宫,鲁德就突发奇想,现在要是皇帝还住在里面,自己能走进来吗!真的走进来,岂不是有点心惊肉跳呢!他有机会认识了几位领导和同行,觉得上面的人素质很不错。他感到自己这一生很遗憾的,稀里糊涂几十年了,混了个小科长实际是混碗饭吃,好不容易考上了高级职称和国际执业资格,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如果让自己到更高层级干,实际是一样干的。再看看家里单位的那几个人,又有多少本事呢!也是人五人六的了。他没有什么愤愤不平的感觉,知道自己没有底气,不是狂想的年龄了,出来开开眼界,体验一下生活,也算有缘了。

鲁德感受最深的在于,总局的一些领导如像盘司长和处长一级的干部,对在庐山投资一亿多元重建宾馆,还有很多担心。

以前那地方有三座百年的老别墅和一个招待所,翻来覆去,先后机构调整,军方管、总局管、地方托管、大公司代管,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个包袱,上次审计结果,连续十多年亏损,累积亏损了500多万元。要不是前任局长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恐怕就没有这么大的投资,杜京生也没有机会走上庐山。

鲁德就更不用说了,上山的因素当然第一是与认识杜京生有关,二是他太向往庐山了,几十年了,才有这样的特殊机会,还有他是专业干部,高级职称,做总监比较合适,也是自己还要追求一下。

鲁德最终决定和老舅他们一道回来了。

关键时候老舅的到来,是个很大的促进,当初鲁德上山老舅就反对,等老舅知道再想劝阻,鲁德已经动身走了。

老舅还对鲁德说:“你回去就去跑这个项目好,这就对了,加盟中信集团搞成了,你有了事情做,说不定孩子也能安排进去,还是在家里好呢,现在不就孩子的事最重要嘛!和一把手关系必须搞好,有职务没职务都没啥大不了的,这个年纪资格也混到份上了,有事就办事,没事就应个卯,随便回家、上街转转,看谁能咋置你?谁怕谁啊!”

鲁德很尊重这位长辈,以为老舅还是有经验,混世长些,很有阅历见识,看得很开,定位也很准确,这不是什么保守不保守,进取不进取的问题,而是真正知道和把握了生活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