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庐山的魅力有多大(4)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99

昨天晚上老总去北京开会。

我们一同下了山,让胡炳华也看见了。

昨天、今天,胡炳华当着老总的面和背着老总的面在饭桌上发话,那不是奉承什么,而是有意说的,因为有我和江槐英在场,他在急于把房子交掉,而建筑和装修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不想再解决了。

江槐英就和我说:“胡炳华,他是个老滑头,老狐狸!听他的说明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真的这样,观察了一段,感到胡炳华不愧是从红墙内走出来的,很不一般,心思重重,笑里藏刀。

前天晚上散步时老胡还在鼓捣老总,宾馆装修还没完毕就要提前交资产呢。

杜京生没去搭理他,不可能的事情。老总的经历和教训是有的,认识得很清楚,不想要什么维修金,而是要合法完善的手续,验收资产是基建上的责任。老总说了,坚决不上这个当,现在我也不急了。

昨天今天都和江槐英这位老大姐有了更多的接触。两个月的感受,人是很热心的,头脑好使,懂政治,会来事,年纪不小了,精气神十足。老家是江苏盐城,有点阿庆嫂和沙老太太的派头。这是我对江槐英最初很好的印象。不过这个热情洋溢的老女人,有她的另一面,杜京生心里很明白。

和小车司机S交流不少,昨天在九江一块住了一宿。小S人很聪明,有眼色,也有认识能力。十一点多他说出去办个事,实际是下楼买了两份方便面和火腿肠。今天中午我喊他一块下的山,是为了安全,也是交流感情。

这个地方和我同姓的人不少。认识两个做生意的,老总对他们评价也不错。人嘛,总得有几个朋友。

老大姐江槐英说,三十六年前,她和她老伴在这里一个朋友熟人也没有,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人,她做事干脆利索,敢做敢为,她的口头禅是“开玩笑!”自信心很足的。她是在鼓励我,为我加油。

她和上层也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对谁有意见,是不会手软的。

妻子在电话里和我说,同学洪和洁已把车票买好,可是他儿子洪磊又想回来过年,怎么商量的啊!

我们还是要去的。到广州过年也很好的,气候暖和,也可以看一下南方的发展。

儿子这一段很忙,刚发了福利,最近可能情绪稳定一些。是要艰苦,而且要奋斗,不容易,没有什么现存的可直接享受安逸的美差在等着你,现在就是锻炼,取得经验,把本事学到手,以后自己干也是可以选择的。

快放假了,但事情却很多,今天一直很忙,刚改写了一份材料,发好了。

完成了两项任务。和总局的小陈联系了,报告已发,可以了。

了几份贺卡,单位的领导每人一份,说点祝福的话都印在上面。

感恩的心,阳光的心,空杯的心。

了解的情况越多,认识就越深刻.庐山的真面目在哪里呢?

没到过庐山的人,大多数是向往的,它的名气大,内涵深,很是神秘,让人有种憧憬崇敬的心理。庐山也的确与众不同,文化价值颇高,仅此一点就让很多名山望其项背。庐山发生过很多传说和故事,历史尤其是近百年的历史让人们记忆犹新。

说话不能过多,不说还好,说就有一份责任。但是,不要把责任揽到了自己头上,有些问题也不要轻易捅出去,那样不好,因为别人比你更明白。要有个节度,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刺探,投石问路,套路,老辣多谋,的确情况复杂,而我一个打工帮友之人,心气高不过庐山汉阳峰,就不要乱掺和了!杜京生的头脑很聪明,他说的没错,我现在已非常理解,他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和往日比较也许是一种苦难,什么事情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既来之,则安之,可贵的是他的心态调整的不错,苦中有甜,苦尽才能甘来。

一个宾馆不大,严格意义上说只能是家中小型宾馆,却配了正副三个老总,江槐英对此有她的看法,她说最多有两个人负责就可以了。我观察了一段才感到情况的确如此,江槐英讲的是大实话,但她不会向总局提什么意见的,她很明白该向总局的领导说些什么话。三个老总都是公选聘任的,可是各自的目标、目的很不一致,背景、思维方式和出发点差异很大,工作配合上面也很不和谐。

总局开展学习活动结束时出了一份的报告,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非常之准,可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又非常不容易,这就是中国国企普遍存在的顽疾,一句话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当然还是人为的因素。

副总文纯飞早上走的,很有礼貌的和我打了招呼,人还是挺客气的,还说了声问家人好!只是,最大的问题,他摸不得钱,老总看出来了,大姐也知道。大姐就说,在北京办了一个小企业,总局投入的200多万元都花光了,能干什么事情啊!总局也真叫好玩。看来,上下情况套路都一样,甚至有些事情比下面还差,根本不是搞企业的路子。

胡炳华那天晚上散步时和杜京生说,他在总局向领导汇报了,选老总选对了。

情况和表现都让人敬佩,闲话也就不好说了。杜京生早就说过,是要下功夫干上两年才行,这个时间是必须的。不过,胡炳华斯瞎扯,他向哪个领导汇报啊!还说什么好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