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立志经营政治(1)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83

山上这边的事情很多,估计装修到年底也很难彻底完成。

晚上老总杜京生和鲁德说了,悲观一点看,有可能装修结束要耽误到明年三四月份了。刚来山上原本准备到“十、一”开业的,没想到基建装修拖得太厉害,都是国家级的大公司承包的,牛气得很,说也没用,把我磨得也快没脾气了,哎!不能急啊!急也没用。

鲁德想,这种可能是有的。事情需要时间,这是磨练,要坚持下去才能完成任务,才能有好的结果。鲁德为什么突发奇想放弃了原单位的岗位上了庐山?这种选择是艰难的也是必要的,走这条路,是因为看透了家里机关上下的现实境况,自己不想再去妄想什么,而是想扎扎实实做点事情。鲁德的妻子张秀英是很坚强的女性,鲁德来庐山,她非常支持。他们以为生活上暂时的不便,时间不会太长。鲁德来山上后也感到这里需要人,需要他帮助做点事情,看到杜京生很为难的样子,他把刚上山时的一丝动摇和不快已忘到了一边,作为帮助工作或是朋友之间相处,都要讲个诚信,这是鲁德的一贯秉性,他不愿意改变,更不能看到困难扭头就跑。

三座老别墅的装修快结束了,配置家具用具和电器,是需要抓紧跟上的事情。

第一次踏上南昌的土地,未能到滕王阁一游。时间很紧,要办的事情太多,老总也感到很累。看了几家家具,准备把两家经销商带到山上实地考察设计。

天气变冷了。老总说接到总局通知,周日到北京去,要解决老单位移交的事情,也好带我去接触一下总局的领导,昨天晚上他就说到此事,要我和总局的人联系,还说了另外一个任务,我看能否见到过去认识的小吕和小张打听一下。总局有个自查的通知,事情比较好办,已和杜京生说了我的想法。

总局领导下月来山上视察,这是大事,杜京生很重视。是的,的确是个好机会。

负责庐山宾馆建设的总局领导丁耀充在电话里告诉杜京生:“达世举局长早说要上庐山了,他说下雪不要紧,要到庐山看雪景呢!我看还是准备充分一点好,要把大别墅收拾好吧,不然住哪啊!”

30日晚去北京。昨天上午事情就办好,下午鲁德提议去看了鸟巢。好几年了,北京久违了,鲁德只从那年被抽到总局参加审计,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六七年没到过北京了。这几年,鲁德是没有机会的,局领导多次到北京总局慰问走访,也没有鲁德的任务。这时候,鲁德才感受到,出来帮助工作,有它一定的好处,不然自己已经和封闭了。

见到了总局审计司长盘锦发和几个处长,以后联系就多了。

鲁德和杜京生就没在北京住下,直接买车票回了九江。早上六点半就到站了,江槐英在车站和司机等候,来的很及时。杜京生和我都说到家了!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京九线成了我们的一条主线,这是生活的变迁,来山上已整整一月了。

鲁德和妻子张秀英又打电话联系,说起儿子的事。儿子太老实,还不够灵活。在超市里工作很辛苦,关系没处理的更好。他的想法还太天真,方向感不很明确。要很好开导一下,不能乱撞了。要稳定住才行,不然能学到多少东西啊,把时间浪费了。

杜京生下午对鲁德说,严民可能下决心要来山上了。

严明是杜京生在中原龙庭贸易中心当老总时的副总,是个可靠的助手,有一定策划能力,文字功不错的。鲁德刚来时,杜京生就给鲁德看了开业筹备的计划方案,鲁德觉得很完善的,正是这个方案,鲁德觉得杜京生做事很有章法的,自己的心里也充满了信心。

鲁德和杜京生最初的策划,就是一定跟上达世举,他是未来总理的身边人啊,说不定是下任副总理呢,有他指引提携,自然前途一片光明。这正是杜京生能够忍受寂寞和痛苦的最大动力,是他心中的最大期盼。为此,他务必要精密地思考筹划,要锁定目标,适当的表现自己,甚至不惜采取变数和挺而走险。

有时杜京生又很低调,晚上叙话,说到感伤处,当着鲁德的面流下几滴眼泪。

鲁德上山后,司机谢铭很愿意和鲁德交朋友,鲁德觉得谢铭是个很豪爽的人。谢铭就和鲁德说过,自己心肠软,他就怕别人流眼泪,看过几次了。鲁德说,你说的话我明白,我也看过几次了。

春节过后那一段时间里,我是两头忙,周五下晚上坐车回庐山,周日晚上再坐车去北京。审计司的张云处长说,这样你太辛苦了!我讲话也直,看你太辛苦我于心不忍,不然你就先回去工作,家里也忙,要不就和家里说一声,不再来回跑了,集中在北京干一段,把最后两家企业审计完。

我决定坚持干下去,既然来了,就要帮上忙,帮忙就要帮到低,不说有什么成绩了,出点力算不了什么,也好通过审计了解总局大企业的情况,和专业同行交流一下。

我在审计中信集团时派上了用处,张云处长和司里领导在招待我时对我评价不低,说鲁总监业务很熟的。干我们这一行的,能听到这样的夸奖肯定,比说什么都好。

正在中信集团审计时我接到了来自市局的电话,市局要调整机关科长一级干部了,我的办公室主任兼人事科长的两个职位都要免去,只保留正科级待遇。这时候,我还没把这个消息当回事,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回到单位说个明白。

在北京审计期间,鲁德认识了中信集团的监事会主席,和鲁德是一个省的老乡。鲁德和主席讲到请求帮助安排儿子工作的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马上联系了广州分公司,已经有个说法。鲁德心里多了一份希望,打算在庐山还要干上一段时日,只要能安排好孩子,上庐山也是一大收获。在京工作一月,鲁德回到庐山,向杜京生汇报了在总局和大公司的见闻,并向杜京生提议,方向应该明确起来,还是到到大公司当老总,比到总局当司长更好,大公司资产百十亿啊!年薪也高得多。

杜京生听了,很兴奋的,他黝黑的脸上透出一股浩气和光彩。

杜京生很兴奋地告诉鲁德:“达局长很快就要上鲁山了,汇报材料我俩要很好准备准备推敲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