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都城西城门外十里之处,在直通城门的官道上,银都城朱雀分堂堂主木兰铭藏,带领着所有的银都城的高官绅贾在修葺一新的官道上分列而立,官道两旁,是一个接一个烧制青花瓷的火窑。这些儿火窑显然也是重新修葺过了,那建窑的砖大约都是刚烧制成的青砖。青砖砌垒成圆形的火窑,沿着官道两列一直建到了城门的跟前。现在每个火窑前都有十个士兵,这一路下来就几乎是所有驻守银都城的朱雀军了。这些军卒一个个盔明甲亮——
蚕忠很高兴这样的大场面——这是西秦帝国应有的威仪,也是他蚕血该有的骄傲:“只是他们建这么多新窑做什么?这样子建在官道两列,往后烟熏火燎的好像不怎么好吧?”
玄武宗宗主木兰文景忙上前道:“这是银都城自古传下来的传统,或是帝王巡幸,或是他们认为最尊贵的客人来访,他们都会临时新火窑,为来宾亲烧一窑上好的青花瓷器!”
“是么?”蚕忠笑开了花,就连木兰文景也是头一次看他这样子的笑:“意思是说,这里有一窑将来都是属于我蚕忠的了?”
“是的,最好的那一窑!”木兰文景有点儿谄媚地说道,他也不知道他最近是越来越喜欢用这种语气和蚕忠说话了——这完全到了一个不受他控制,自然而然的地步了。
“是么?”蚕忠没听到别的,就听到了一个‘帝王巡幸’:“你是说帝王巡幸吗?”
一十二声炮声响过,木兰铭藏第一个跪了下去——蚕忠细看了下这个叫木兰铭藏的人——很瘦、很干,就是一付病恹恹的样子,好像跪在那里还不住的打晃呢!随着木兰铭藏跪下去的身影,所有跟来的高官绅贾都跪了下去,跪得那叫一个赏心悦目——蚕忠他从马上跳了下来,他要一步一步地去享受这种感觉——他嫌马跑的太快了。
“你抬起头来!”他要看看这个给他蚕忠准备了如此盛大欢迎仪式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喜欢这样的人!
木兰铭藏抬起了头,蚕忠却看见一张他看过的最丑陋的脸了——导丑陋的模样差点儿让他将早晨刚吃的饭给呕吐出来——那一张脸简真比一张死人脸都难看:“你低下头去吧!”蚕忠还是第一次不敢直视一个人——是的,是平生的第一次。
“惊扰了王爷,铭藏该死!”木兰铭藏的话说的很坦然、也很刚直——他并没的将头低下去:“王爷若看不得这张脸,那如何去指挥千军万马,去面对战场上的血肉横飞?”
“说得也是!”蚕忠强压下了呕吐之意,重新看了看那张让人惨不忍睹的脸:“你就是银都城主木兰铭藏了?”
“正是小的!”
“你起来?”说实在话,蚕忠虽不喜这个木兰铭藏的脸面,但他还是打心底里喜欢他给自己的这个排场。
“小的谢过王爷了!”木兰铭藏依言站起了身形——竟然还是一个罗锅子,且个子也不高,几乎还没到蚕忠的肩膀。
蚕忠看着他留着的两撇山羊胡子,总是忍不得想笑:“这些新砌垒的火窑真是为老夫一人所为?”他虽知道木兰文景不会骗自己,但他还是想亲自地确认一下。
“是的王爷!”木兰铭藏说着话,将一沓子纸自袖管儿里褪了出来:“这是图样,皆是为王爷预绘的,小的请王爷过目一下,看看王爷最钟意那个。”
“呃?”蚕忠很高兴地接过了那一沓子纸,好像有逾百张之多:“这么多都是?”
“捡最合王爷心思的,小的为王爷亲自烧一窑最好的上成之作。”木兰铭藏腰弯的就像一只虾米,头点的若同那小鸡啄米一般:“请王爷示下!”
“很好。很好——”蚕忠说的当然不是那沓子图纸,而是那木兰铭藏在自己跟前的表现:“不用看了,这里共有多少图样?”
“回王爷,一共一百四十七种样式。”木兰铭藏的腰弯的更低,那话说的更是谄媚——谄媚的让蚕忠身边的木兰文景都自愧不如。
“哦?”蚕忠将这一沓子图纸又递回到了木兰铭藏的手里:“这一百四十七种样式,老夫全要了!”毕竟这银都的青花瓷在亚麟大陆堪比玉石,其上佳之品的价钱甚至比玉石还要贵上一倍两倍:“一百四十七种样式一窑烧得出来吗?”
“回王爷,一窑能烧出一件、两件上佳之品就是大远气了!”木兰铭藏也没想到蚕忠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烧制这些儿有问题吗?”按一窑能烧出一件、两件上佳之品,还得运气这个说法,要烧出他这一百四十七务虚样式,确实有点儿——
“好在这里有整两千新窑!”
“有烧出来的把握?”
“小的会为王爷尽力而为!”木兰铭藏说着话,就将蚕忠领到了一座新窑前——这座新窑披红挂彩装饰的相当惹眼夺目——这座青砖窑正处在这十里道的正中间。木兰铭藏将一支火把递到了蚕忠的手里:“请王爷开窑点火!”接着,他那罗锅身子好像挺直了一下地扬声大喊:“所有窑工听了——准备开窑点火!”
随着木兰铭藏的一声喝喊,无数火把依次顺着官道两列燃了起来。火把的热量让这十里官道瞬间就烟熏火燎了起来,呛的蚕忠差点咳嗽出来:“这样扔进去就行了?”
几十个窑工已将一大捆一大捆新劈的木柴投入了窑门里——窑门呈圆月,且很小,几乎就是一个人爬着进去的大小。扔完木柴的窑工在蚕忠往窑门跟前走的时候,皆伏身跪了下去——蚕忠相当喜欢这种让人跪拜的感觉,他举着火把一边走一边笑着——笑的很开心——
随着蚕忠将火把投入火里刹那,木兰铭藏的喝喊又响了起来:“窑工点火!”两千支火把同时划着弧线扎进了新砌的青砖窑门。
随着火把投入青砖窑,所有驻守银都城的朱雀军几乎是同时吼了下起来——这其间也包括木兰铭藏的声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瓷泥入火,化为青瓷!”蚕忠这时这才发现,木兰铭藏间然不是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