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后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吕后为首的吕氏势力日渐坐大。刘邦后来一直想换太子,一方面是考虑到刘盈孱弱,压不住那帮元勋宿将,另一方面是因为刘盈即位就必然导致吕后专权,后戚干政。可惜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吕后的几个兄弟本是帮他打天下的,妹夫樊哙也是一直跟随自己的开国功臣。吕氏势力已经是树大根深,不是想根除就能一时做得了的。
刘邦最终没有换太子,原因可能有这么几条:
先,虽然太子懦弱,但他后面是势力强大的吕氏集团;
其次,那帮老臣都是和吕后及太子一起风风雨雨走过来的,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感情上肯定是倾向于原来的太子刘盈;
第三,吕后的政治能力无疑远超戚夫人,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政权在一定时期内在刘家人手里;
第四,虽然“白马之盟”无疑会随着吕后的当政而成为一纸空文,但至少在大臣和吕氏集团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为大臣维护刘氏江山提供了法律文件;
第五,赵王如意年幼,要立他为太子,第一是必须铲除吕氏势力,第二是找一帮靠得住的托孤大臣。这两点都是很难的事情,两害相侵取其轻--与其天下落到异姓手里,还不如让老婆管着放心一些。
我们看高祖本纪,觉得刘邦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虽然前部分把他炒作了一番,但司马迁还是把他描述得很真实很人性化,有时候还真感觉他是一个有些喜剧色彩的君王。因为他总是大大咧咧的,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从史记里面可以看到许多他很有个性的行为,这也给那个充满血腥气息的时代带来了一丝轻松的感觉。也许就是这些行为使得人们认为他坦荡磊落,不虚伪,而愿意追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