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五)
作者:如此而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78

蔡少公向大家介绍了眼下最流行的一条谶语:刘秀当为天子。在场的人大都认为是长安城里那个“刘秀”―就是西汉末年那个最为著名的经学家刘歆,他本人也是一个谶纬学高人。而且他那个“刘歆”已经非常有名气,又是前朝刘汉的皇族,突然之间把名字改成了“刘秀”,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玄机吗?

只有我们的南阳知识青年刘秀不以为然:“何用知非仆也?”。结果“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大家笑是因为不了解刘秀,觉得这傻小子呆头呆脑的,而邓晨作为刘秀的姐夫,自然很清楚这个小舅子的实力和志向。当然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这个时候刘秀就有了做皇帝的远大抱负,只能说明他在特定环境下表现的一种自信罢了。

看来刘秀这人也比较猛,出来避风头,别人战战兢兢的。他倒好,一边做生意,一边大摇大摆的到处乱逛,好像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事实上,这个时候王莽统治下的新朝虽然新鲜花样颇多,但没一样是利国利民的。整个大新朝的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大家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谁来当皇帝这种可视同谋逆的话题。可见在时人眼里,王莽下岗是迟早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直到二十八岁跟随兄长起兵,刘秀的人生都是比较平淡的,没有多少我们期待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如果王莽稍有治国之才,不说把江山打理得面貌焕然一新,只要能够做到老百姓有条活路,那么无论是慷慨豪爽的刘?,还是内敛务实的刘秀都拿他没办法,就更不消说那些成不了气候的散兵游勇了。

那我们就来稍稍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

纵观两汉政治,有一个特点就是后戚干政。这很正常,因为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对政治国策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而皇帝一般因为纵欲太过,又不注意身体锻炼,加上找的老婆都要是鲜嫩年轻的,因此一般都活不过皇后。

东汉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但有后戚干政,还有宦官乱政。这一点区别于西汉,原因在于东汉章帝以后的皇帝登基时年纪都很小,皇帝年龄小朝政就一直控制在后戚手里,因此后戚们对皇帝没有畏惧心理,而皇帝也没机会和朝廷里的大臣建立比较信任及深厚的关系。所以他们长大后要夺回政权,就不能指望朝堂里的大臣,而只能依靠整天和自己混在一起的宦官。这也是终东汉一朝两百年少有名臣名将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