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十七)
作者:如此而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15

其实说来很多的著名战役偶然性都很大,技术含量很少的。不是烧了别人的粮草,就是对方把船连在一起自投死路,或者是发现了一条小路从后面夹击。就如这个淝水之战,我们看一下交战双方的战术指导,觉得前秦的技术含量还高一些,至少有一个半渡而击的想法在里面。而晋军呢就是打算跑过去硬打一场,打不赢就回来(先以八千人马渡过河,看情况再作打算),这算哪门子谋略呢。

如果不是前秦军队自乱阵脚,被歼灭的是东晋军队无疑了―而一次这么大的战役,你能够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方自乱阵脚上吗?

前秦的政治问题也反映在军队上,那就是民族融合的不够深,几十万军队,来自好几个民族。而且那时没普通话标准,方言很多,交流不方便。加上本身就厌战恐惧,看着别人跑,自己也就跟着跑了,这么多人一旦跑起来,就如脱缰野马,哪里还约束得住。

前秦这部巨大的战争机器在淝水边戛然而止,可是这场战争并没有摧毁这个国家。毕竟在这样一场击溃战中,前秦只是损失了十来万人马―这对于前秦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在于他的失败使那些心怀他念的异族复国主义者看到了希望。当然,这个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苻坚对国家的控制能力,并且那么多的散兵溃勇又给造反的人提供了人力资源。

可前秦灭亡的最终原因还是苻坚随后的一系列失误,首先他放走了慕容垂等人,又逼反了姚苌,给自己制造了两个最大的对手。后来形势不好了,苻坚就应该进行战略收缩,把力量集中到关中来,先保住这块根据地再说。然后他还可以考虑把慕容?放出去,许以河东之地,让他带着慕容冲等人跟慕容垂去一争高下。当然,我们也承认,他那帮苻家子弟整体素质还是比不上慕容家那帮儿郎,导致在一度很有优势的情况下一溃千里,这也是苻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淝水之战失败了,但还是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留下了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这样的成语和故事。也算是这位喜欢汉文化的君王无心所得吧。

苻坚实在是一位令人扼腕叹息的帝王,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北方的外族君主,而且他完全可以创造如秦始皇一般的千秋伟业。可在那离顶峰不远处倒下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站起来。但以他的功业和气度,仍不失一代明君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