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孙恩对于刘裕来说是初出茅庐第一功,对他的整个人生事业可说至关重要,以后的发展都得益于此,所以要说上一下。
孙恩是新安太守五斗米道教主孙泰的侄子,在孙泰被司马道子诱杀后,继承了叔父的衣钵继续以宗教的形式反抗东晋统治。自汉末以来,道教大盛,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以道教的名义和形式传播发动的。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信奉的道教的一个分支太平道。而三国时期在汉中有个割据势力,首领为张鲁,是祖师爷张陵的孙子,他们信奉则是另一个分支五斗米教。
张鲁降曹后,他的徒众大量北迁,所以五斗米教逐渐在全国发展开来。
隆安三年十月,孙恩乘朝廷强征“乐属”(晋廷征调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引起浙东社会骚乱之机,从逃亡的海岛登陆攻克上虞,袭会稽,发动起义。一时间,江浙地区闹得轰轰烈烈。
在攻打会稽的时候,发生一幕颇为有趣的事情。因为会稽当时的内史王凝之也是一个五斗米教的拥趸。内史相当于太守,自西汉以来,有封国的地方太守一般称内史,魏晋时分,要郡亦有以内史代太守者。这个王凝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但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老爸和老婆。他老爸就是中国两千多年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的王右军王羲之。他老婆呢,就是一代名相谢安的侄女,号称才女之最的谢道韫。
“可堪停机德,甚慕咏絮才”,这咏絮才一句,便是说的谢道韫。
“未若柳絮因风起”,诉出了多少*蕴藉?叹杀了多少才子佳人?
虽然王凝之继承了乃父的那么一点点书法*,字也算写的不错,但实在是一个书呆子。他怎么也不相信和自己一样信奉五斗米教的同门孙恩会反叛朝廷,所以并不派兵据守。等叛军逼近时,他才不得不相信,却不组织军队抵御,而是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说是请下鬼兵守住各路要津,使贼兵不能犯。结果当然是城破被俘,王凝之却仍然不相信同一教派的孙恩会杀他,因此并不逃走。后果那也是显然的,被一刀枭首。死得糊里糊涂,让人哭笑不得。
而此时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面对虎狼叛军,竟然镇定自若,手持利刃而前,“手刃数人”,凛然面对杀人魔王孙恩。孙恩也不由得为之心折,竟不敢伤她。孙恩要杀她的外孙刘涛,谢道韫亢声而辩:“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
掷地有声,孙恩为其所慑,放走两人。从这里也可以隐约看出谢家风范,淝水一战能够克敌制胜也不全是侥幸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