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的发展很是猛烈,一路攻城略地,直逼建康。老家都要被人家撬了,那还了得,所以晋廷派谢安之子谢琰与北府名将刘牢之前往*。刘裕就是这个时候正式开始他令世人瞩目的军事斗争生涯的。
虽然在三吴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孙恩除了会用宗教迷惑人以外,并没有多少才能和远见。他带领的军队一派流寇作风,到了一个地方,除了杀死地方官之外,就只会劫掠财物,烧毁仓库房屋,甚至于砍伐树木,填埋水井,完全是一个疯狂的破坏者形象。他出身于次等士族之家,本来就恨世家大族占据着高位,让他们难有机会进阶,所以对他们的屠戮也格外严重。王家和谢家首当其冲,除了王凝之以外,包括谢安的两个侄子在内的许多王谢子弟都被杀死。这也是后来南朝那些顶级门阀士族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官军一度打得很好,可因为此时的政府军已经和强盗没有二致,加上傲慢轻敌,顿时使战争进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胶着状态,就连都督军事的谢琰也因骄傲大意而兵败被杀。不过这对于那些出身不好的中低层军官来说是个好事,因为从此门阀士族彻底退出重要的军事职位,给刘牢之、刘裕这些将领提供了机会。刘牢之因此成了北府兵的实际当家人,刘裕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在作战过程中,刘裕拿出了他以前在村子里好勇斗狠的蛮性,作战勇敢,又懂谋略,所以很是赚得了一摞军功。从史料截取一段记载他的作战描叙:“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余人。”
一个人驱赶几千人实在有些夸张,但还是从中可以看出刘裕确实作战勇猛。一个社会底层的人,要想出人头地,除了脑子好使之外,肯定是需要有铁血精神的,否则你怎么得到领导的赏识,同僚的认可,部属的拥戴?
在当时,虽然孙恩是一个破坏者,但那些官军也与暴徒无异,只有刘裕统帅的队伍才算得上人民的子弟兵。“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姓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
如果我们只是轻率的看一下刘裕前面的介绍,就一般会断定他的队伍应该比别人抢得更加厉害才是。因为他在家里的时候就凶狠好斗,还喜欢赌博,依常人看来是个十足的暴徒兼赌徒。这样的人带兵,还不害苦了老百姓?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象刘裕,刘邦、刘备这样的人,之所以在为发迹时,有一些为当世所轻的言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质差,而是胸怀大志,无处施展。郁郁不得志也好,豁达不羁也罢,都是一些不满情绪的宣泄或者不甘于“泯然众人”的表现。
事实上,历史确实又是这些出身寒微,鄙视名节,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异端分子”推动和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