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十八)
作者:如此而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86

当初,高欢逼走北魏孝武帝后,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为了牵制西魏,东魏方面主动向梁朝示好,双方互使不断。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但是,高欢死后,侯景叛东魏,萧衍竟然对此人予以接纳,不仅仅破坏了与东魏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敲响了自己的丧钟。

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东魏又进击侯景,侯景4万余众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南梁寿阳。

后来梁武帝又想拿侯景从东魏换回萧渊明,最终导致侯景再次反叛。梁武帝太清三年九月,侯景正式在寿阳造反。由于当时梁朝的主要大臣朱异等人“皆以奸?骄贪,蔽主弄权,为时人所疾”,所以侯景就托辞以诛杀朱异等人为名起兵。

虽然侯景也不是什么正义之师,但他造反时,其谋士王伟为他草拟的檄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梁自近岁以来,权悻用事,割剥齐民,以供嗜欲。如曰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妾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不夺百姓,从何得之?”这些话还是切中了当时的时弊,也是侯景造反能够逞一时之威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么一个被当时三方追来逐去的不安定份子,仅仅据寿阳一隅之地,居然很快就打到建康。当时只要梁武帝稍有一点明智的作为,就不会有侯景的叛乱,更不会使得侯景之乱演化成一场颠覆天下的大浩劫。攻克建康后,侯景宣布全部释放在南方为奴的“北人”,这些人加起来大概有两万多人,再加上他所“解放”的奴客,构成了其主要心腹力量。奴才翻身,穷凶极恶,所以,江南一带的人民才遭受这么深重的杀戮和涂炭。

其时,南梁诸王都手握重兵,只要稍稍发力,侯景便可覆灭。可这些亲王宗室关心的都不是老父亲和太子的生死安危,而是那座令人垂涎的皇位。他们都认为一旦击灭侯景,梁武帝和太子尚在,自己捞不到多少好处,而且要冒和侯景作战的风险,所以态度都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迁延坐视”。

萧家各位翩翩王孙公子,“皆有文章名理之誉”,个个才华横溢。但因他们“所习有读者,宫体之淫词;所研诸虑者,浮屠之邪说”,因此忠孝仁义的道德教育方面十分亏欠,故造成家国速亡的恶果。梁武帝吃斋念经几十年,连自己的儿子都感化不了,又何谈渡化天下。

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