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臭老九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13

*的初期,是大学生们发动了这场运动,所以被称为红卫兵运动。可是到了*中期,解放军介入了地方的*。这时的知识分子,包括大学里的红卫兵学生们就都成了‘臭知识分子’,又叫‘臭老九’。

1971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了‘两个估计’,也称谓两个政治结论,这虽然是经姚文元修改,*定稿,但是该两个政治结论是按着**的意愿去做的,定稿之后也经**亲自审阅和批复的。两个估计内容如下:

*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

知识分子,包括1949年以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还指示说:

“┅┅知识分子必须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彻底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

1971年‘两个估计’出炉之后,‘臭老九’这一新名词也就应运而生了。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就是革命的对象了,甚至就是阶级敌人了。**在*前的阶级政策是将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定为五种阶级敌人,称为黑五类。*开始后,又增加了‘叛徒、特务、走资派’变成了八种阶级敌人。*中期提出的‘臭老九’就是第九种阶级敌人的意思。当时虽然没有看到文件这样规定,但是在当时‘臭老九’这个称呼是被默许的。甚至**还在公开场合说过:

“老九不能走!┅┅。

**这样说就是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知识分子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指理工科知识分子。要让知识分子明白,党和人民不能抛弃知识分子,还要使用知识分子的一技之长。但是知识分子是处于臭老九的地位,这基本就是给知识分子定了调子。知识分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急转直下,有的姑娘就不肯找知识分子处对象了,甚至有个别女大学生都不肯找知识分子做丈夫了,找了工人师傅做丈夫。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过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可是在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也是越演越烈,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新文化思想的倡导者。新中国建立之后,已经进行了两次‘反右斗争’,那就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反右派斗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二次大规模对知识分子进行严厉打击,在‘反右派斗争’中有五十五万知识分子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从此二十二年他们就成为阶级敌人和专政对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部分知识分子打击是在两千年前,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将四百六十名儒生给活埋了。那只是对儒生的迫害,并没有涉及到法家和其他学派,严格地说,那是一次法家对儒家的迫害。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贬低部分知识分子是在元朝,蒙古统治者认为中国的儒生既不能种田,也不能做工,更不能当兵,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可是儒生们多数人还讲究‘气节’,他们多数人都不肯归顺蒙古统治者。元朝统治者在划分各阶层人群的地位时,就将中国儒生定在第八等级,被排在娼妓的后面,就是:

┅┅五医六匠七娼八儒九盗十囚。

元朝蒙古统治者并没有对儒生进行迫害打击,对医生和占卜等学者还是很尊重。蒙古统治者没有认识到儒教的意义所在。儒教将儒生培养成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但是儒生非常忠于君王,儒生构成的士大夫阶层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力量。元朝没有将儒教定为国教,所以元朝命短,不到百年;后来满族人入关建立大清帝国,正因为清朝又将将儒教定为国教,所以清朝的统治长达三百多年。但是正因为满族人皈依儒教,所以满族人也就一蹶不振,几乎完全被汉族同化了。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已经不敢谈论政治了,可是在中国**内部依然有大量知识分子,有些党内有知识有思想的领导干部,他们并不完全同意列宁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内部存在两种思想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或者说就是存在着党内新文化思想和封建保守思想的斗争。

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就是党内两种思想的两种路线斗争的激烈表现,斗争结果是党内民主遭到破坏,伸张正义的声音遭到压制,以彭德怀为首的几百万右倾分子,都在领导岗位被清洗下来,使得中国**和中国又走上了坎坷倒退的回头路。可是历史发展的车轮不肯停止,党内的思想路线斗争还在继续,对立双方的斗争反而是愈演愈烈,终于以促成了‘*’的爆发。

1966年的‘*’就是‘反右倾斗争’的继续。当新文化思想的势力在党内外又逐渐活跃和强大起来,那么两种文化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也就越加激烈起来。在近代,上海和北京一直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所以那里的新文化思想一直很活跃,*一直对北京市委和上海市委耿耿于怀,甚至就是恨之入骨。**采用*的激烈手段,来清算和压制那种代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和新路线,那种新思想和新路线就是以**和*为代表的党内较为温和的思想路线。为了发动*,**大声疾呼:

中国**内存在一批走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这些所谓的‘走资派’,他们想要在中国搞‘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国家主席**提出‘剥削有功’,就是肯定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就是主张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经济模式。在国际**运动中,这样的思想也是由来已久,他们被称为修正主义,他们不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甚至要求参加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选举。这些思想也是各种各样,他们被统称为修正主义,修正主义者还是自称为社会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是他们认为通向社会主义所走的道路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列宁主义者们认为,修正主义就背叛了社会主义,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路线斗争远远没有结束。

一九七一年正在‘祖国山河一片红’,*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之下,突然传来了令人震惊的坏消息,就是爆发了‘*事件’。*背叛**,*、叶群、林立国在逃往苏联的路上一起死于飞机失事,接着*集团被大规模清洗。这一事件使得*又处于极度被动之中。

*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卓著,他已经在中国**的党章中被确立为*的接班人,已经公开被称为林副统帅。可是在批判*时,发现他也对*有不满言论,他的叛逃给*造成了很大的精神打击。

最后,‘无产阶级*’随着**的逝世而归于彻底失败,党内那些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路线取得胜利,*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后,深刻批判‘两个凡是’的保守主义。*大胆实行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由于大量引进了国外资本主义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立竿见影地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了。但是*只是完成了开拓进取的初步工作,中国主要依赖外资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是靠不住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工作要后继者去完成。

作为改革派领袖*同志也逝世了,现今党内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领导层,他们都具有*同志那种改革的新思想吗?他们能够像小平同志继续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吗?他们在继续改革方面作了什么?是否还有一些封建保守思想的人?!应该说要检验他们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那么是否继续敢于进行政治改革就是一块试金石。沉迷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者往往就要保守,只是口头上承认继续改革,实际上表现出缩步不前,甚至他们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如果他们是新思维的开拓者,就会像小平同志那样,就敢于大刀阔斧地继续改革,特别是勇于进行政治改革。但是中国保守势力还很强大,中国的思想路线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