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前线阵地上,志愿军战士们用棉被围着身子,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就餐;可是就在二百米距离的美军阵地上,美军战士们可以喝上热咖啡和牛奶,吃上火鸡和水果罐头。这真是冰火两重天的世界啊!
李奇微将军指挥美军撤出汉城,是采用所谓磁性战术的撤退方式,就是美军在撤退中还要粘住志愿军部队,其实在第三次战役中,联合**部队基本上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撤退,联合**在撤退中并没有遭受很大损失。志愿军的指挥官们发现,李奇微显然是一种有计划的诱敌深入的撤退方式。1951年1月8日,志愿军也就不再继续向纵深发动进攻了,志愿军在部署兵力,等待后勤给养的到来,密切防备仁川等海防地区,防备李奇微再来一个第二次仁川登陆。
联合**司令李奇微将军就在俪州设立了前线指挥所,骊州大约在三七线附近的朝鲜中部;后来彭德怀的指挥部设在金化以北的山沟里,这两位司令都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前线上。现在美第10军团已经加入第8集团军,都归李奇微来统一指挥。在三七线一带,联合**的兵力约二十三万,而志愿军大概是二十一万,在三八线以南至三七线上,美军兵力已经高于志愿军的兵力,美军还有绝对优势的空军及装甲部队等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美军在人力、装备和后勤给养方面,都明显优越于志愿军。
李奇微认为,凶恶的彭德怀这次也犯了失误,他不应该将志愿军大部队摆在汉江南岸。大量志愿军部队进攻到汉江南岸,给联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李奇微将军向上级提出了他的作战计划,叫做<屠夫行动>。李奇微将军打算,在志愿军的给养物资尚未到位时,就提前发动强大反攻,要消灭汉江南岸的中**队,可是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麦克阿瑟司令都对李奇微的反攻作战计划能否成功表示将信将疑。
现在,美国终于将中**队当成一个强大的敌人来认真对待了,美国还是决心想要全力以赴的打赢这场战争,朝鲜战争进入了更为残酷的阶段。
1951年1月,在朝鲜中部,到处都覆盖着冰雪。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刚刚迁到成川的君子里,这里更接近前线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他现在真是心急如焚,他在房间里实在坐不住了,他披着军大衣来到大矿洞外面,在皎洁的月光下面来回地走动着。他最了解自己的处境,现在换防部队和给养物资迟迟不能到位,部队大量减员,战士们苦苦地煎熬支撑着,汉江南岸的主力部队更是处境险恶。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将联合**驱赶到‘三八线’以南,许多志愿军部队已经挺进到三七线。彭德怀将军认为志愿军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现在志愿军的处境十分艰难,志愿军不要再继续向南进攻了,彭德怀又一次将‘停止继续进攻,部队进行休整’的意见去请示*。
斯大林和*都不同意彭德怀的报告,他们都要求老彭一举解放南朝鲜。*接着下达命令,要求志愿军在当前很困难的条件下,还要继续发动第四次战役,要求志愿军继续向南进攻,要求志愿军进攻到大田,就是要打到‘三六线’。可是谈何容易!**让彭德怀将重兵部署在汉江南岸,就是准备要继续向南进攻。后来的事实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彭德怀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而*没有亲临前线,对前线的困难程度没有深刻体会,因此*的这一错误决策致使志愿军遭到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志愿军攻打到朝鲜的三七线之后,又在美军的反击之下,志愿军又被迫退回到三八线。其实,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说法是在吹牛,是不可取的,解放战争中,**和粟裕这两员大将,都曾经违抗*的指示,事实说明前线将军们的决策更为切合实际。
在汉江南岸,志愿军至少有两个军的兵力,其中一个军就是原国民党第六十军,1948年增泽生军长率领这支原国民党军队在长春起义,向解放军投诚,经改编后这支部队的番号是中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又参加解放战争。现在这支部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赴朝参战,一直表现得英勇顽强,屡立战功,受到彭总的嘉奖。
在朝鲜三七线和‘三八线’附近,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美军战机超低空飞行,狂轰滥炸,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伤亡,美军一旦发现志愿军目标,美军飞机就进行地毯式轰炸,有的山头就被削掉近一米至两米的高度,志愿军经常是整排整连地被消灭。从鸭绿江至三七线,漫长千里的志愿军给养供应线上,遭到美国飞机更为猛烈的轰炸,志愿军给养供应线上的铁路和公路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了。
1951年1月8日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之后,中朝部队进行休整,等待换防部队的到来和给养物资的补充。彭德怀将军预料到敌人会伺机反攻,可是他也没有料到敌人的兵员补充和给养补充会这样迅速地完成到位,彭总更没有料到敌人会这样快地发动如此大规模的、空前猛烈的攻势。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将军发动了《霹雷行动》的进攻,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进攻中摸到了志愿军的一些特性和虚实,美军也取得了一些战果。2月20日李奇微发动了《屠夫行动》的进攻,这是朝鲜战争开始以来美军第一次发动如此空前激烈的大规模进攻,攻势相当猛烈而残酷。这也是朝鲜战争以来,志愿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防御作战,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建军以来,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空前激烈的战斗,这次战役就是一场大规模、现代化的对攻战。
联合**在东、西战线上齐头并进,采用各部队密切配合、稳扎稳打,以优势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配合之下,美军对志愿军发动了所谓的‘立体战术’的空前猛烈地进攻。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李奇微将军已经基本掌握敌我双方的实战情况了,当美军的物资和人员的补给完成之后,李奇微更加显得信心十足。
李奇威发动‘霹雳行动’和‘屠夫行动’的强大攻势,美军企图在战线的中间突破志愿军阵地,用坦克群强行进攻,企图迂回包抄汉江南岸的中**队,汉江南岸的志愿军部队进行艰苦顽强地抵抗,有时双方军队就是重叠交叉在一起进行混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
在朝鲜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中迎来了1951年的春天,汉江已经开始解冻。在朝鲜战争的西路战线上,联合**和中朝军队打得最为激烈,双方都是死伤惨重,中朝军队有些招架不住。驻守在汉江南岸的志愿军第50军,为了避免背水作战,大部分部队都撤到汉江以北,只留下一少部分还在汉江以南坚守桥头堡。志愿军第38军依然在汉江以南顽强死守,战斗中伤亡巨大,甚至有的志愿军军官发牢骚说:
“如果有林总在这里,他决不会让我们38军在这里牺牲!”
联合**的火力真是太强大了,志愿军38军即便是顽强冒死抵抗,也是很难防守,还是节节后撤了。
在中路和东路战线,中朝部队有计划地后撤和诱敌深入,中、东路战线,美韩军队已经进军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和美军都有重大伤亡,但总的来说志愿军处于被动守势。当美韩军队在东部战线的进攻又呈凸显之势后,彭德怀司令员及时组织中朝部队发动了强大的横城反攻战役。在东路和中路战线支援军组织六个军的兵力,再加上朝鲜人民军一起,发动了强大地横成反攻,志愿军迂回包抄南朝鲜第8师和美军部队,并将其歼灭一部。在东路和中路战线志愿军继续发动大规模反攻,中朝部队继续挺进到横城地区,大量歼灭美、韩军队。
彭德怀司令员计划用中路战线的纵深反攻,来迂回包抄西线大举进攻之敌,缓解第38军和第50军的防御压力。可是当中路战线进攻到砥平里时遭遇了一支美军和法军的顽强抵抗,将近两个团6000兵力的美军和法军以强大火力阻止了志愿军的继续前进。彭德怀将军决心拿下砥平里,用四至五个师的兵力强行进攻砥平里,最后将敌人压缩到两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可这时志愿军的这次反攻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了,志愿军战士们已经精疲力竭、饥寒交迫,甚至就是弹尽粮绝。
张铁柱率领他的团参加进攻砥平里战役,志愿军采用人海战术,战士们前仆后继;可是联合**采用火海战术,用强大的火力疯狂打击志愿军的进攻。张铁柱团长眼看着志愿军战士们成片的倒下了,可是后面的志愿军战士们踏着死难战友的尸体继续冲上去,可是又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之下成片地倒下了,雪地上尽是志愿军战士们的尸体。
后来张铁柱这些志愿军中级军官向上级军官反映,战士们已经精疲力竭,弹尽粮绝,不能再这样去送死了,志愿军上级军官将这种意见反映到彭德怀总司令那里。最后敌人增援的坦克团队与砥平里的敌军会师,彭德怀将军不顾北京的指示和命令了,他眼含热泪,果断下了命令:
停止进攻,全线后撤防御!
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进攻砥平里战役失败了,几千具志愿军战士的尸体,就被埋在砥平里前沿的雪地里。
砥平里战役失败后,彭德怀果断下令撤出战斗,西、中、东线中朝部队迅速退回到汉江以北,仁川和汉城相继失守,志愿军阵地由三七线又退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如此迅速后撤,出乎李奇伟将军的预料之外,李奇微曾派出一支伞兵部队降落在汉江以北地区,企图对志愿军进行后路包抄,可是汉江南岸的志愿军部队已经及时撤出该地区,致使美军包抄志愿军后路的企图落空了。
在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中,彭德怀进行了大规模地反攻,使得美韩军队也遭受巨大损失,但是李奇微运用了磁性战术。李奇微有计划组织撤退,粘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当中朝军队进攻到第七天,就基本停止进攻了,这时部分志愿军已经又一次进攻到汉江南岸,可是志愿军还是给养不能及时补充。李奇微在第八天就发动猛烈反攻,志愿军还是挺不住了,在弹尽粮绝的条件之下志愿军又溃败到汉江以北,从此志愿军再也没有打到汉江以南,再也没有能收复汉城。
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和范佛里特用火海战术来对付志愿军的人海战术,使得志愿军遭到重大损失。而且也有指挥失误的情况,致使志愿军180师被美军包围全歼,师政委被俘,只有师长和少数人逃回来。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的进攻都遭到了失败,中朝军队被迫处于艰难的守势,但是志愿军冒着巨大地牺牲和顽强的意志,还是顽强地守住了‘三八线’,在鏖战中大量歼灭敌人。
其实联合**的进攻作战也是伤亡巨大,敌我双方都是苦战得精疲力竭了。联合**司令李奇微将军在实施‘屠夫行动’之后,又实施了‘撕裂者行动’、‘狂暴行动’等军事进攻,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将军强调加大投入弹药量,实行火海战术。战争越发的残酷而艰苦了,伤亡也是越来越巨大,但是双方军队只是在三八线附近进行拉锯战。美军虽然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可是志愿军有不怕死的战士,客观地说当时的中美两**队在朝鲜战场的三八线上打了个势均力敌。
美军使用立体战术和火海战术,但最后还要美军士兵们来占领阵地,还是必须要冒着人员的巨大牺牲,范弗里特将军竭尽全力发动进攻,还是不能越过三八线。经有关方面统计,美军所投放的弹药量大约是志愿军的五倍,而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大约是美军的三倍以上。
1951年6约10日,在中美双方都是伤亡惨重、精疲力竭、在三八线上争持不下的情况之下,双方只好暂时停止地面进攻,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