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人们会认为,战争和民主是对立的,至少二者是毫不相干的,可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国的国共两党斗争中,就是民主取得了胜利,这本来是很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可是却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应该实事求是地认真研究历史,在苦难落后的中国,**这样英明的领袖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为什么中国**会凝集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为什么中国**会由弱到强,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后来又犯了错误!?
1935年中国**真是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红军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红军九万人被国民党军队歼灭六万,中央红军经长征到达陕北时已经只剩下七千多人,其他各路红军也遭到巨大损失。
新中国的建立不是靠任何外国人扶植起来的,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创造了历史。当时中国**有两条政治策略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础,其一就是:斗地主、分田地;其二就是大力提倡民主,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民主是在**的一方,所以**就取得了胜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承载着西方的先进思想被引入了中国,马克思理论具有先进性,当时中国**所体现的先进性之一就是实行党内民主。那时**内犯了错误的领导人就要受到批判,不得力的领导人就要撤换。实际上在1921年至1945年,中国**已经多次更换党的领导人,他们的顺序是:陈独秀、张国焘、瞿秋白、向忠发、陈绍禹、秦邦宪、张闻天、**。
那时中国**每届党的新领导人并不是前任钦点产生,多数情况都是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当时的中国**具有党内的思想民主和组织民主,这在中国是前所没有过的事情。当时的中国**善于通过民主方式总结自己所犯的错误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走上正确路线,党和军队保持着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陕北时期,**和军队中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宽待俘虏,善意对待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等等,所以中国**就能够汇集大批精英人才,党员的信仰坚定,能够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所以中国**由弱到强,犹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在艰苦斗争中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中国**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中国国民党自建党以来,就缺少民主机制和民主生活,国民党建党后,国父孙中山就被看作救世主,他倡导的三民主义就被国民党人像宗教的圣经一样对待,孙中山先生钦点了自己的接班人蒋介石,所以蒋介石顺理成章地走向了独裁和**,可以说国民党从建党开始就融入了东方封建传统的色彩。
在1935年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34年**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惨重,中国工农红军被国民党军队追剿得到处流窜。中国**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就是中国**的民主机制拯救了自己。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上,以民主争论的形式认真地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将犯了错误的、能力水平较差的同志撤换下领导岗位;在中国**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民主选举将有能力的同志选上领导岗位。中国**通过一次真正的民主活动更换了一个武装集团的军事领导人,这在中国真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世界史上也是少有的事件。这也是用惨痛的失败教训和大批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一次民主行动,党内有了民主,才有精英人物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才有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
1935年1月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上,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共有二十二名党的高层领导参加,他们代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观点。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对红军的领导人李德同志、博古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错误军事路线进行了认真而严肃的批判,会上以民主争论的形式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当时的军委主席周恩来同志和和党中央主席博古同志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了批评,做出了检讨。会上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将**同志选上了军委的领导岗位,**获得了军事指挥权。这次会议罢免了李德(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博古的军事领导权。中国**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再次纠正了错误路线,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中国**和工农红军从此化被动为主动,走出了困境,开始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得到了脱胎换骨地锻炼和变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在全中国取得胜利的基础。中国**在这次长征中浓缩了精英人才,淘汰了动摇分子,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一批信仰坚定、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优秀**员。可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在付出巨大牺牲的惨痛教训之后,在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内部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党内民主!从而中国**获得了新生。
当时中国**的民主生活不只是表现在选举领导人方面,还保持在政府和军队的各项工作和生活当中。**实行了一系列的英明举措,这不仅让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国的新曙光,甚至让外国友人都是刮目相看。当时美国总统驻华特使、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军将领史迪威将军,著名美国记者艾德加.斯诺先生等一批美国在华工作人员,他们多数都很赞赏延安政权,而且鄙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
1945年在陕北延安,在中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党内又进行了一次民主选举,直到那时**同志才当选为党中央主席。**是靠着自己的丰功伟绩,赢得了全党的拥护和爱戴。那时上届党中央主席是张闻天同志,(又叫洛普同志),可是在这次党内选举活动中,洛普同志落选了。由于中国**内实现了民主,**的精英分子就可能被选到了领导岗位,**就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于是中国近代历史就出现了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那时在延安这偏僻的地方,中国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初步民主的政权,尽管这只是极为初级的民主,还是很不完善的民主,可是对那时黑暗的中国来说就是一片灿烂的曙光!接着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在世界的东方站起来了,新中国曾经蒸蒸日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只有**时代的中国,才能够和世界头号列强美国、苏联进行实战较量,而且立于不败之地,**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世界级的伟人。
真是风水轮流转,到了1949年初,中国国民党又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出现戏剧性的一幕。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已经结束,蒋介石的精锐主力部队多数都被解放军所歼灭,国民党败局已定。那时中国国民党已经由强变弱了,那些本来很有战斗力的国民党军队都是变得不堪一击。那时连年战争的中国曾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家,可蒋介石绝对是一位失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显然蒋介石应该接受批评并且下台。
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处境,就像1935年的中国**的处境一样,都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1949年的中国国民党也能够实现一次党内的真正民主,如果国民党内可以批评蒋介石等人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所犯的各种错误,认真总结教训,通过民主选举让一位英明的统帅上台,如果蒋介石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真心和平地让出军事领导权。那么情况会如何?其实在1949年初,国民党尚有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和几百万军队,还有像白崇禧、孙立人、薛岳等许多有能力的将军,当时1949年的国民党的情况,要比1934年中国**败走湘江的情况要好多了。
可是在1949年初那关键时刻,国民党就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党内民主,蒋介石坚持**独裁到底,他阴奉阳违地对待李宗仁将军,蒋介石不肯让出军权,国民党不肯实行民主,所以国民党就彻底失败了!
历史说明在那生死存亡的关键历史时刻,中国**实行了党内的真正民主,**就转败为胜。而中国国民党在那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就没有能够实现党内的真正民主,继续坚持**独裁,所以导致了国民党的继续惨败,功亏一篑,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教训!
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民主已经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流,只有实行真正的民主,才能成为发达国家。如果还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民主,坚持独裁和**,那就要**和落后,就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
到了1947年夏天,在中国东北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北民主联军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逐渐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下来,退缩到重点大城市里。民主联军越战越强,在国民党军队多次出城作战中,多数遭到惨败,刘振武随军作战几次险遭丧命和被俘。
孙立人被蒋介石调到南京,卸去了兵权,随后新一军被整编,其中两个师调到南满,又扩编后还是新一军的番号,归属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原新一军三十八师还留在长春,又扩编后组成新七军,原三十八师师长李鸿升任新七军军长。刘振武又在国民党新七军任营长。
1945年末至1948年末,国共两党激烈争夺中,东北战场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国共两党都使用最精锐的部队,蒋介石派出了最器重的名将杜聿明;**派出了最年轻的爱将**。当时**还不到四十岁,杜聿明大**三岁也就是四十岁刚出头。杜聿明和**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杜聿明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这两位将军都是抗日英雄,都能在中**队节节败退、中国人丧失信心的情况之下,他们能够突然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打一个全歼日军的大胜仗而震惊中外,**打了一个平型关大捷,而杜聿明打了一个昆仑关大捷;这两位战场上威名显赫的将军,他们从外形上看都不是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形象,虽然他们都是弱不禁风的儒生模样,可又都是久经沙场指挥着千军万马;当然,在实战中杜聿明是**的手下败将,还有就是这两位将军都是悲剧性结局。
**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的战役中取得全胜,接着就要打辽沈战役了,败将杜聿明灰溜溜的病倒了。愚蠢的蒋介石为了加强在中国东北的力量部署,派亲信陈诚来东北接任杜聿明之职,陈诚本来就自命不凡,他刚上任就大话连篇,吹得最响,可他一接手实战就败得一塌糊涂,遭到国民党将领的一片斥责声。后来蒋介石又将实战型将军卫立煌派往东北,来替换政治型将军陈诚,魏立煌接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之职,面对**,名将卫立煌也是一败涂地。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在国民党败相已定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又派杜聿明接替卫立煌指挥东北的作战。而这次杜聿明竟然扔下廖耀湘和郑栋国这两位忠实老部下,自己领着一部分军队在营口坐船逃跑了。杜聿明的这个果断逃跑行动还算是正确的选择,毕竟还逃脱了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五十万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廖耀湘和郑洞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在1946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全国的剿共内战。可是表面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却是不堪一击,到1949年末,蒋介石遭到彻底惨败,蒋介石逃到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得以生存。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断送了自己,蒋介石辜负了孙中山先生和美国人对他的期望。可怜那些战功卓著的抗日将领们,还有那些出国远征军被国际所公认的英雄们,他们在蒋介石的指挥之下,在剿共的内战中,都成了一个个的草包将军,多数都被解放军所俘虏或投降,还有的被击毙或自杀。
1948年末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就基本确定了**必定胜利和蒋介石即将失败的结局。接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势如破竹般的向南推进,1949年末除了西藏和海南岛之外,全中国基本上解放了。在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中,**独自打赢两大战役,可以说是**给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一败涂地,引起美国的很大反感,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美国曾经几次暗地里向孙立人提出,要求孙立人推翻并且取代蒋介石。凭着当时孙立人在军队中的实力,再有美国的支持,孙立人可以做到这件事。可是没有想到留学美国的孙立人将军也还是没有摆脱儒家思想的毒害,孙立人将军宁可学习岳飞而忠于君主,也不愿做阴谋叛乱之人,孙立人将军几次拒绝和美国合作共同反蒋。后来美国的倒蒋活动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停止。可是蒋介石却没有放过孙立人,1955年蒋介石给孙立人扣上反叛罪名而逮捕,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了三十多年。这位抗日英雄,在当时的国际舆论界将孙立人将军赞誉为“东方的隆美尔”,于1990年在台中去世,享年九十岁。
历史无情,大浪淘沙!当年几位声名显赫、转战沙场的将军们,几经沉浮之后,**虽然在当年是胜利的皎皎者,可他却是死得最早,下场最惨!在1971年六十四岁的**背叛**,**和老婆叶群、儿子林立国在逃往苏联的途中死于飞机失事。到底是**要背叛**?还是**要拿下**?这事情很难说清楚了。**曾经拿下功臣彭德怀,又拿下亲密战友**,当然也应该可能拿下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