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火热
作者:去元若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68

中牟城从正月初七起,掀起了火热的建设热潮。

长吏吕步带着民壮去周边的山上采取石头,修缮本是破败的城墙。屯田都尉任峻带领百姓和俘虏的流寇在中牟城外开垦土地。

秦峰命令所有俘虏的流寇为奴,进行劳作以抵之前所犯之罪。但是流寇在劳动中表现得好的话,每两月有一次机会从奴隶的身份变成平民。流寇转变成平民后也可以分田地,和中牟的百姓待遇无异。秦峰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因而这些俘虏的流寇干起活来也很卖命。

高顺、魏延两人轮流率兵出去剿灭流寇。秦峰下令,流寇的老巢一律烧毁,用得着的物资全部拉回中牟。这段时间高顺、魏延两人剿匪也是很顺利。还在流寇的老巢内收缴了大量铁器。

流寇什么都抢,铁器、粮食以及可以换取粮食的一切东西。因而在流寇的老巢中存在大量的铁器,不过这些铁器多是以前百姓家里用的菜刀、农器等。有这些铁器,秦峰想着应该找人打造点兵器。

秦峰和李进两人则轮流率兵出去收拢中牟周边的百姓,将他们全部迁中牟。

转眼间到了正月十五,坍塌的城墙都被吕步率领人修好了。

高顺、魏延将周边的流寇全部一扫而空,唯有那些躲在山上的十几万大股流寇还未剿灭。若是上山强攻这些流寇的话,流寇占据地理,士兵很可能会伤亡惨重。

秦峰下令没有让他们继续进攻流寇,而是派人监视山上的流寇,一旦小股流寇下山,就派人前去歼灭。秦峰打定的主意是慢慢削弱这些流寇的实力。

而秦峰和李进将散落在周边县城的百姓,共两千三百户,七千五百三十四人,全部迁移到中牟城。

河南府惨遭董贼的蹂躏和流寇的清洗,竟然只剩下这么点人口。

各项工作都进行得差不多了,此时秦峰己经将心力放到了城堡周边荒地的开垦建设上去。马上就要到春天了,秦峰得抓紧时间开春前垦出一定的田地,兴建一定的水利,到时可以播种。

任峻对中牟周边的土地很熟悉,哪里荒地多,哪里土地肥,都有过仔细的了解。最后任峻决定在中牟北面,鸿沟两旁开垦荒地,并将鸿沟旁边的水渠疏浚,以解决灌溉问题。

城墙修缮完毕,全城百姓、俘虏的流寇、没有任务的士兵,全部要天不亮就出城开垦田地。

秦峰现在有士兵四千五百三十人,其中新增的二百三十人,是原来中牟的县兵;这段时间抓获俘虏八千六百人;还有迁移过来的七千五百三十四个百姓,加起来现在中牟城共有九万六百六十四人。

虽然有九万多人,但任峻规划得井井有条,派一部分人疏通水渠,其他人分成几组,指定人为工头,分别负责开垦某块田地,互相比进度,开垦得快得,以后分田地也多。因而开垦田地的百姓都是使劲干活。

任峻虽是儒生,但是这些天也是扛着锄头,天不亮就下田劳作。有任峻带头,众人谁敢偷懒,都是埋头苦干,进度很快。

吕步将城墙修葺好之后,就负责整个中牟城的户籍管理,将迁来的百姓落户,为他们盖简易的房屋,还有城中百姓开垦田地,这口粮,要由吕步来供应,加上还要负责转化流寇的工作。事物虽然繁杂,但吕步将每件事都弄得干净漂亮。

吕步很快安排人在城中加盖了简易的木屋,供新迁来的百姓和俘虏的流寇居住。城中的口粮,全部集中定量供应,吕步竭尽所能让干活的众人都能吃上饱饭。

有吕步和任峻两人相助,秦峰倍感轻松。两人都是大才,尤其是吕步条分缕析、再繁杂的事到他身上都好像变得很简单。秦峰虽不知吕步的来历,但接触下来发现他是直爽的汉子,秉着用人不疑的原则,秦峰也没有派人去查探。

正月十八,高顺派去河内太守张扬那的使者回到中牟。使者带回了一百条牛和一大堆锄头、犁等铁制农器。河内太守张杨是诸侯内少有的讲究信义之人,而且为人最是古道热肠。他是奉先公的好友,这次听说秦峰需要屯田物资,没说二话,就支援了一百条耕牛和大量农器。

牛就算太平盛世,也是极其重要的种田物资。在这乱世中,一百条耕牛的价值,简直无法估计。

秦峰欣喜地将耕牛和农器转交给任峻。任峻看到耕牛也是大喜,因为按人力,一个壮丁,一天只能开荒半亩地,但是有了耕牛后,一天可以开荒一亩,甚至更多。任峻当即表示在雨水前,一定能完成开垦任务,保证今年的春播没有问题。

张杨给了秦峰这么大的惊喜。秦峰也是很期待派往陈留太守张邈处的使者会带来怎样的成果。

三天后,正月二十一,派往陈留的使者也回来复命了,他只带回点麦种。原来张邈这厮,见秦峰失势之后,根本不召见秦峰的使者。还是使者左磨右泡,那张邈的手下刘诩才给了点麦种。

秦峰一听,怒火中烧,这张邈最是小人,还记得句阳之战后,那张邈屁颠屁颠派刘诩来句阳劳军,送给秦峰大量茶饼。今朝一见秦峰失势,就翻脸不认人。

陈留如此富足,落在这样的小人手里,恐非幸事!

不过,虽然没从陈留拿到物资,但是中牟城内已经让吕步打点好了,中牟城外的屯田也在任峻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在中牟屯田已经走向正轨,秦峰又将目光转向了练兵。

练兵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兵源,二是武器装备,三是如何训练。

兵源这个问题,秦峰早有想法,中牟城眼下百姓和流寇加起来有八万多人,其中壮丁有一部分,这些人马上就要分有土地,而且他们的家也要安在中牟。因而从这些人中招兵,他们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和家人而拼死战斗,这正是上好的兵源。

武器装备这个也好解决,从流寇中缴获了大量铁器,可以找铁匠打造大量兵器,装备士兵。

最难的该是怎样训练这些士兵。秦峰接受的兵曲是侯成将军的残部,他自己从没有训练过士兵,对训练士兵一事实在不了解,看来要训练士兵,还是要召集下属商议。

(兄弟们,这是本书作为新书的最后一周了。兄弟们,有票就投给屈原吧,让本书上新书榜!谢谢!^_^)